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发挥颅电刺激技术的效应?

牵手一起梦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2020-06-20 12:22 次阅读

脑筋转不动?大脑累了怎么办?能不能像给手机充电那样给大脑充电?尽管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奇谈怪论,但认知神经科学家却正在一本正经地探讨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给大脑“充电”的经颅电刺激技术正在研究界崭露头角。

经颅电刺激通过外置电源和放置在头皮表面的电极,可以对人脑施加微弱的直流、交流或者随机强度的电刺激,最大电流强度通常在1—2毫安,单次刺激时间一般小于30分钟。

我国科学家经过研究论证了刺激前评估的必要性,建立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刺激前筛查流程,有助于推进经颅电刺激标准化流程的制定,预防经颅电刺激的滥用。这项研究论文近日作为封底内页故事发表在《先进科学》上。

或以“隔山打牛”方式发挥效应

查询相关论文得知,经颅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技术,它通过电极将特定的低强度电流作用于特定脑区,达到调节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目的。研究表明,经颅电刺激技术对于脑损伤的恢复、情绪调节、增强认知能力等具有调控作用。

那么,经颅电刺激究竟是如何发挥效应的呢?

“经颅电刺激技术在发展之初有一些简单粗暴的假设。比如,正极刺激会引起电极下皮层兴奋性的提高,提升相应的认知功能,而负极刺激会引起电极下皮层兴奋性的减弱,降低相应的认知功能。早期的经颅电刺激研究通常聚焦运动皮层和运动功能,研究结果基本支持这个假设。然而,当人们将电刺激作用于高级皮层区域时,这个假设时而成立,时而不成立,难以琢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杨立状说。

随着对大脑功能网络的研究,人们意识到认知功能依赖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而非局部的神经。因此,电刺激产生的效应可能是通过“隔山打牛”的方式来实现的。

“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电刺激降低成瘾者对成瘾物质的渴求主要源于调节前额叶和海马旁回之间的功能耦合。现在,领域内大多数研究者已经开始抛弃简单粗暴的皮层局部兴奋性改变假设,拥抱电刺激效应的网络机制假设。”杨立状说。

电刺激效果似乎因人而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颅电刺激效应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杨立状等人的论文中这样描述:“神经刺激技术,尤其是经颅直流电刺激,由于其潜在的临床价值和低成本而变得非常流行。尽管经颅直流电刺激易于操作,但要获得一致的结果并非易事,因为效果在不同人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我们招募了一组健康年轻人参与研究,采用功能核磁共振影像计算他们的大脑功能偏侧化,即大脑在社会认知活动中左右侧颞顶联合(TPJ)的激活不对称性,同时采集了参与者在左侧颞顶联合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刺激和虚假刺激3种条件下的社会认知功能任务成绩。”杨立状说。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些人而言,电刺激是“蜜糖”,会让他们的任务成绩显著提高;而对于另一些人,电刺激则是“砒霜”,会降低他们的任务成绩。

如果刺激效果仅仅是两种:积极作用和没有作用,那么这项技术还是安全的。可是如果刺激效应还包含消极作用,甚至副作用,那么人们就该三思而后行了。

“然而,很多研究者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杨立状说,学术文献中充斥着积极作用的证据;大众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大肆渲染电刺激的作用;很多没有研究资质的公司,在销售经颅电刺激技术的相关治疗方案;人们甚至可以在网上找到专门的网站,学习如何动手DIY经颅电刺激设备。

2014年,神经科学权威期刊 《神经元》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呼吁研究界重视经颅电刺激的潜在滥用和伦理风险。不论是研究者、商业机构,还是个人,都应认识到:汝之蜜糖,或许是彼之砒霜,在使用新技术时,风险评估永远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我们认为,刺激前筛查能够事先评估个体是否适合接受经颅电刺激,是经颅电刺激应用标准化的必要一环。”杨立状说。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IY
    DIY
    +关注

    关注

    176

    文章

    888

    浏览量

    349464
  • 外置电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

    浏览量

    10085
  • 核磁共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4

    浏览量

    24791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刺激系列之高精度经刺激HD-TES

    传统TES(经刺激)是一种通过头皮电极向大脑施加微弱电流的非侵入神经调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电流改变神经元膜电位,增强或抑制特定脑区活动。传统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2-15 20:05 104次阅读
    经<b class='flag-5'>颅</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系列之高精度经<b class='flag-5'>颅</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HD-TES

    刺激系列之高强度经交流电刺激Hi-tACS

    随着TES技术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出新的刺激方法来提高刺激聚焦性、刺激强度和刺激深度,目前涌现出来更多优化的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4:29 104次阅读
    经<b class='flag-5'>颅</b><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刺激</b>系列之高强度经<b class='flag-5'>颅</b>交流电<b class='flag-5'>刺激</b>Hi-tACS

    台积在日本熊本投资带来的经济外溢效应显著上调

    近日,日本九州经济调查协会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台积通过其子公司JASM在日本九州熊本的投资,将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该报告对经济外溢效应的预估进行了上调,预计在2021至2030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1:23 350次阅读
    台积<b class='flag-5'>电</b>在日本熊本投资带来的经济外溢<b class='flag-5'>效应</b>显著上调

    如何有效避免EBSD数据采集中的荷效应并应用导电镀膜技术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一种强大的材料表征工具,它能够提供关于材料微观结构的详细信息。然而,在分析绝缘体样品时,荷效应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7:21 219次阅读
    如何有效避免EBSD数据采集中的荷<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效应</b>并应用导电镀膜<b class='flag-5'>技术</b>?

    陆地移动无线调制分析仪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陆地移动无线调制分析仪是一种专用于陆地移动无线(LMR)系统的高性能测试设备,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如下:技术原理陆地移动无线调制分析仪
    发表于 11-05 14:28

    磁阻效应与霍尔效应的联系与区别

    磁阻效应和霍尔效应都是与磁场和导体中的电荷载流子相互作用的现象。它们在半导体和金属的电子性质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它们描述的是不同的物理过程。 磁阻效应(Magnetoresistance) 磁阻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09:51 2256次阅读

    霍尔效应是一种磁电效应

    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 二、霍尔效应与磁电效应的关系 磁电效应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由电场作用产生的磁化效应或由磁场作用产生的电极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09:50 603次阅读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基于铁材料的新型晶体管技术,其工作原理涉及到铁材料的极化反转特性及其对半导体通道电流的调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14 1748次阅读

    涡流效应怎样进行无损检测

    涡流效应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损检测方法。它通过在被检测物体表面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进而通过测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5:01 685次阅读

    什么是涡流效应?怎样利用电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涡流效应是一种电磁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的流动形式类似于水中的涡流,因此被称为涡流。涡流效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4:57 3470次阅读

    涡流效应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涡流效应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位移的方法。它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快速响应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精密测量、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涡流效应的原理 1.1 电磁感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4:51 2766次阅读

    逆压电效应的概念及其特点

    逆压电效应,又称为压电逆效应致伸缩效应,是指某些材料在受到电场作用时,会发生形变或位移的现象。这种效应在压电材料中尤为显著,具有广泛的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4:34 3785次阅读

    电流的磁效应小磁针怎么偏转

    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磁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与磁之间的密切联系。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对附近的磁性物质产生作用,如磁铁或磁针。本文将探讨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对小磁针的偏转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6:54 1990次阅读

    基于光伏效应和摩擦效应的液滴三维路由器,可用于医疗检测

    对于生物化学分析、药物检测分析等领域而言,非接触的可控液滴输运至关重要。液滴定向输运技术,通常依赖表面梯度驱动或外部刺激等方式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09:09 717次阅读
    基于光伏<b class='flag-5'>效应</b>和摩擦<b class='flag-5'>电</b><b class='flag-5'>效应</b>的液滴三维路由器,可用于医疗检测

    台积跨制程整合晶体管架构并引入CFET,发布新一代芯片技术

    张晓强强调,半导体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未来AI芯片的发展几乎99%都依赖于台积的先进逻辑技术和先进封装技术。台积凭借技术创新,将在未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5:09 92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