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推进,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期,制造业创新体系正加速重构,世界各国纷纷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为深化落实制造强国战略,2016 年,我国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聚集产业创新资源,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解决制造业创新链和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及共性难题,促进技术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最终形成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网络。 赛迪智库科技与标准所编制了《2019-2020 年制造业创新中心白皮书》,介绍了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背景、建设要求和 16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进展,以及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同时,还对下一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机制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进一步创新技术攻关机制、优化资源供给结构、完善协同合作机制、创新管理考核模式和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等路径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特征
从总体部署看,要形成以两级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制造业创新中心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制 造 业 创 新 中 心 建 设 工 程 实 施 指 南(2016-2020年)》、《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先后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40家左右。对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在有条件、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建成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 2016年至今,我国已论证通过和启动建设1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2020年建设15家的阶段目标已经完成。下表为1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概况。 从地域分布看,已形成“东部多极、中西一带”的分布格局。历经3年多的建设部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形成“东部多极、中西一带”的总体空间布局,“东部多极”是指包括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以及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6个省市,从北向南呈点状分布;“中西一带”是指北起内蒙古、南至湖南的带状分布区,由位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陕西和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六省区组成。 目前,1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北京分布有3家,上海、湖北、江苏、广东各分布有2家,辽宁与黑龙江共建1家,江西与内蒙古共建1家,湖南、陕西和河南等地均各布局了1家创新中心。总体来看,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与地方优势领域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相吻合。 从领域分布看,已建成的创新中心聚焦于基础材料、核心器件、关键工艺、重大装备以及软件等5个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汇聚行业创新力量,对五大关键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发挥重大影响,包括基础材料、核心器件、关键工艺、重大装备以及软件等5个领域。其中,核心器件领域布局最多,共有6家,其次为重大装备领域,布局有4家,而软件领域目前布局最少,只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1家。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文章
7514浏览量
88626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16浏览量
53540
原文标题:赛迪智库 | 《2019-2020 年制造业创新中心白皮书》发布(附PDF下载)
文章出处:【微信号:industry4_0club,微信公众号:工业4俱乐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