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2 年,融资 14 亿, 18 个月发布首款 AI 训练芯片,直面 PK 英伟达,燧原科技如何走出中国人工智能高端芯片之路?
假若 AI 芯片时代如 CPU 时代一样,国外巨头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产业生态,国内却一直无法突破壁垒,市场被垄断,那么可以预见,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必将又是受制于人的局面。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 AI 芯片开发者们坚决想要改写的“剧本”。
燧原科技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燧原科技在小圈子里早已被人熟知:创纪录地用 18 个月,将技术门槛最高的 AI 训练芯片“邃思” 一次性流片成功,并于 2019 年 12 月对外发布基于“邃思”的云端训练加速卡“云燧 T10 ”,直接 PK 这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英伟达 Tesla V100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家成立 2 年的公司一直非常低调,公开信息少之又少,以至于去年 12 月召开产品发布会时,令人猝不及防。
5 月 7 日,燧原科技宣布完成 7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领投方为半导体产业基金武岳峰资本,老股东腾讯继续跟投。此前,真格基金曾参与燧原科技的 Pre-A 轮融资及种子轮融资。
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开局,燧原科技正迈向下一个目标——在最高端的云端 AI 训练领域,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业务规模化的公司,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前有巨头 NVIDIA ,后有众多新玩家,燧原科技要如何杀出重围,实现目标?
带着这些问题,36氪采访了燧原科技 CEO 赵立东,聊一聊这背后的底气与野心。以下为 36 氪与燧原科技 CEO 赵立东的访谈内容整理。
2 年融资 14 亿元投资人认可团队看好市场
AI 芯片一直是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赛道上的热门创投方向,寒武纪、地平线、深鉴科技等均是赛道上的明星公司。
但与其他公司从终端或者推理环节进入不同,燧原科技直接选择了技术门槛最高且被巨头高度垄断的云端训练市场。
这一战略方向,得到了包括鲜少投硬件公司的腾讯在内众多投资人的认可。
Q1:当初为何没有像其它 AI 芯片公司选择从端侧切入,而是选择云端训练市场切入呢?
赵立东:“我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高举高打的路线:瞄准数据中心,做 AI 训练加速芯片。因为那是蓝海市场,拼的是技术实力,不是价格,高度契合我们创建公司时“做大芯片,拼硬科技”的初心。同时,这个市场被巨头独家垄断,中国客户迫切希望看到可替代的供应商和产品。对燧原科技来讲,技术门槛高是挑战,更是机会。”
他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新算法、新模型不断涌现,模型中的参数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大规模算力业已成为 AI 算法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国际组织 OpenAI 的报告指出,过去 5 年 AI 行业对于算力的需求每 3.5 个月翻一倍,每年就是增加 10 倍。
市场前景方面,以垄断云端训练芯片市场的英伟达为例,2019 年其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 30 亿美元,AI 训练卡贡献了其中的 20 亿美元和最大利润。Intel 在最近一期的财报里预测,到 2024 年 AI 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 250 亿美元。
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市场,约占全球 40-50% 左右的份额,到 2024 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超过 100 亿美元。燧原科技瞄准的正是这个市场。
对于投资人而言,他们看好的是这支中国顶尖的研发团队,以及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对国产 AI 芯片的巨大需求。在今天国际大环境下,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燧原科技 CEO 赵立东在真格精酿「前沿科技未来之旅」做分享
Q2:作为一家成立两年的初创公司,燧原科技想要打破对云端训练的垄断,挑战英伟达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天时地利人和。”赵立东如是说。
他认为,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飞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GPU 的架构并非专为 AI 设计,爆发式增长的数据及算法模型所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专为 AI 设计的芯片架构提供了机会。
同时,云端 AI 芯片与 CPU 或 GPU 不同,后者有几十年形成的成熟生态,初创公司想要切入,不仅仅有技术门槛高的问题,还有知识产权,技术授权,专利墙等其它“隐性”问题。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 AI 神经网络算法和模型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战场,大家的起跑线并没有那么远。这是初创公司的机会,是“天时”。
中国有领跑世界、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人口红利也决定了庞大的市场规模。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不但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为初创公司在中国做高端芯片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此乃“地利”。
而“人和”是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过了近 20 年的发展,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使我们具备了以创新的国产技术,打破市场垄断的实力。
燧原科技正是聚集了这样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他们来自全球各大知名高科技企业,平均工作经验 10 年以上,不但实战经验丰富,而且从软硬件架构到量产,建制十分完整。去年“邃思”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并顺利发布,充分证明了这个团队的超强实力。
燧原科技 2019 年团建
不但要打破垄断还要实现盈利
从“ AI 芯片热潮”到如今“谈 AI 芯片色变”,似乎只用了短短 4 年——不仅投资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个当初看起来性感无比的赛道也经历了如过山车般的跌宕。
落地难、不赚钱,是摆在 AI 芯片初创公司面前的两道难题。当阿里、百度、华为等巨头开始入局,初创公司面临更大的挑战。
燧原科技要如何破解落地与盈利难题?
Q1:2019 年 12 月即发布第一款产品,仅用时 18 个月,燧原科技是如何做到的?
赵立东:“我们拥有的是一支高水平、建制完整,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化团队。从设计、验证到项目流程管理,都对标世界级芯片公司,甚至做得更好。
尤为可贵的是,为中国芯而战,大家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以精确到“天”的完美执行,实现一次性流片成功,并迅速完成功能和性能验证。去年年底顺利发布了“邃思”和“云燧 T10 ”,为今年规模化落地争取到有利的市场窗口期。”
基于 CUDA 的软件生态一直是英伟达在市场竞争中强有力的武器。赵立东表示,燧原科技正在持续完善去年发布的“驭算”软件平台。不但支持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也提供完整的编译、调试、调优工具链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并支持客户的各种定制化开发。
未来将进一步构建开放的软件生态,让更多的客户和第三方供应商可以基于燧原算力加速平台高效地进行算法的开发和优化工作。
“邃思”芯片
Q2:AI 芯片市场玩家众多,但落地不易、盈利更难,燧原科技如何破局?
赵立东:“从公司创立伊始,我们就坚持业务落地与产品开发同等重要。既要有产品开发的路线图,也要有业务落地、规模化以及实现盈利的路径和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在确定市场方向、产品定位、融资、商业合作等一系列的决策中做出了战略性选择和布局。”
赵立东表示, 2018 年 7 月,燧原科技在 Pre-A 轮融资中与腾讯的结合,是实现业务落地的战略布局。腾讯拥有丰富的 AI 业务场景,开发了众多 AI 算法和模型,这是双赢的合作模式。双方从技术交流到项目合作,从产品研发到业务适配,这一“热启动”大大提高了产品业务落地的进程。而这种标杆作用,又将帮助企业开拓其他市场客户。燧原科技很快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以 AI 训练加速卡产品实现业务落地和规模化的初创公司。
“高端芯片技术门槛高,利润空间也大,但实现盈利有赖于规模化落地。”云端训练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和盈利空间,在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下,燧原科技可以提供比竞品更具吸引力的综合性价比,以及更灵活的定制和优化,更深入的技术支持。同时采用丰富的经验和手段控制成本,实现财务目标。
云燧 T10 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
赵立东表示,公司主要聚焦三大业务方向:一是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云服务商;二是金融、保险、医疗、互联网等领域的行业客户;三是为政务云和城市大脑服务的智能计算中心。
他特别指出,今年 3 月国家提出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都是重点发展方向,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针对“新基建”中智能数据中心的广阔前景,燧原科技正与政府和上下游商业伙伴合作,提供解决方案,助力新基建的建设。
扩大先发优势,成为中国人工智能
和集成电路双赛道的领军企业
有人说 AI 芯片的泡沫将破,但事实是,这个行业其实才刚刚起步。
对算力的需求将继续驱动全球 AI 芯片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发展速度也将更为强劲。能够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站稳脚跟,这样的企业也会拥有更大的商机。
Q1:刚刚融到的 7 亿元人民币打算怎么花?
赵立东表示,本轮融资将帮助企业实现从燧原 1.0 到 2.0 的跨越,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用于第一代云端训练芯片产品云燧 T10 的量产,实现业务落地和规模化的业务目标以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支持。
第二是在开发第二代云端训练和云端推理产品方面投入资源,继续产品迭代,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从 AI 云端训练到 AI 云端推理的完整解决方案。
第三,站在新的台阶上,为实现更高的目标,人才是关键。燧原需要吸收学术界、产业界的高端人才,助力公司的长远发展。
Q2:如何评价英伟达上周的产品发布会?
赵立东表示,作为市场龙头,英伟达会继续发挥其多年积累的软硬件开发以及产品生态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中打组合拳。其目的是保持市场垄断地位,维系高额利润,以满足华尔街的要求。
燧原科技则会继续坚持聚焦中国 AI 市场的实际应用和需求,为客户提供普惠算力的策略。同时充分利用有利的市场和资本环境,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从而赢得客户和市场。
Q3:燧原科技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赵立东表示,中国云端 AI 芯片市场作为全球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到 40%-50% 的份额,到 2024 年有望达到 700 亿人民币的规模,市场机会巨大。同时,打破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既是刚需,也有紧迫性。
燧原科技定位云端数据中心,坚持 To B 和 To G 的产品路线,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设施提供普惠算力,打造性能强劲、性价比高、能效比高、软件生态完善、从云端训练到推理全覆盖的 AI 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
他表示,“驭算”软件平台目前支持业内主流的 AI 框架,后续也会支持逐渐起步的国产 AI 框架。燧原科技将会和国内合作伙伴一起构筑更适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系统。
“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燧原科技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恪守正道,出奇制胜,以技术创新和业务盈利为驱动力,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pj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162浏览量
268427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67浏览量
237592 -
高端芯片
+关注
关注
0文章
23浏览量
375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