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银行的“非接触式服务”需求凸显,去人工化的全在线业务及智能化的业务模式促使传统银行向数字化银行转型,而疫情显然成为银行线上业务的推手,催生银行服务的技术变革。
创新赢未来!在数字经济浪潮背景下,银行系科技子公司加速成立,各大银行对金融科技的研究、投入和应用都在不断增加。
金融界现推出《未来银行》访谈栏目,特邀银行行长分享重磅观点,全面剖析传统银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未来角色,探讨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期嘉宾: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行长 赵海华
新技术应用需警惕信息安全等五方面风险
金融界网站:创新赢未来,新技术的应用对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传统银行业务意味着什么?需警惕哪些风险?
赵海华:对于传统银行业务而言,新技术的应用意味着能够有效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顺应互联网时代客户金融消费需求的变化,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但需要注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能做到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将面临客户流失风险;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需要银行及时转变思路,涉及到存量客户的产品切换,对系统支持也是一大挑战。
对于需要警惕的风险,我认为大概有这么五点内容:
第一,信息安全风险。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是个闭环,银行只需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及风险防控能力。而金融科技的应用,银行与诸多合作伙伴建立连接,风险易在信息安全技术及风险防控能力较弱的节点暴露,安全挑战随之而来。随着线上业务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蓄意造假、欺诈行为也日益增长,欺诈分子通过试探交易摸清银行贷款平台规则体系的具体细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银行身份验证、绑卡验证、手机验证、社交账号验证等各种校验,造成安全风险。
第二,信用风险。信贷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分析现金流,将现金流分析作为信用风险管控工具可以准确评价信贷风险。线上业务缺乏对现金流这一信贷风险核心内容的精准分析,无法对客户贷款需求的原因做到精准掌握,也不可能对客户还款的资金来源加以确定,这将成为商业银行线上业务的最大风险。
第三,系统性风险。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结算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共联共生,联系密切。单个机构的风险可以演变为行业共性风险,对金融业的稳健运行产生区域性、系统性的不利影响。金融产品存在快速迭代发展的特点,新技术不完善、市场接受程度低、风险评估不充分、储备不足等问题,造成业务连续性和信息安全的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外部机构深度介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多家商业银行开展业务、技术合作,提供运营平台支持,将存在系统性隐性风险。
第四,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针对数据信息所有权、使用权、隐私权等新概念,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尚不成熟。一方面,现行法律对于数据资产的安全性保护仍不足,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因其蕴含的巨大价值或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但其产权属性在法律中尚未明确,银行与外部机构合作在数据获取、开发、使用中需防范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我国针对大数据采集涉及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立法缺失。自行收集客户信息时如何告知客户并获得许可,仍是敏感争议问题。一旦数据泄露,将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及声誉风险。
第五,专业人才匮乏。线上业务的开展,对于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日益增强,传统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风控管理已不再能满足银行线上化业务的开展,银行亟需构建符合线上业务开展的业务团队,加强“数据挖掘需求,数据驱动风险控制”类人才培养。同时,从业人员不但需要懂得银行业务,还需要懂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银行迫切需要具备金融、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层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银行将是智慧化的数字银行
金融界网站:在您看来,“未来银行”是怎样的?您如何定义“未来银行”?
赵海华:对于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而言,“未来银行”是能够发挥我行“来自市场、更懂市场”的经营优势,锚定“本地化、多样化、生态化、数字化、乡村化、品牌化”的战略方向,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紧贴市场需求,分类施策,加强创新,跳出传统发展思维,进行数字化转型,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市场化服务型银行。
对于“未来银行”的定义,我简单用八个字来概括:“数据+智能”、“场景+生态”。
“数据+智能”:正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突飞猛进,大数据解决了海量数据存放和访问的问题,云计算突破了摩尔定律的限制,分布式技术大幅度提升计算效率,“一切业务数据化”将会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数据资产已经逐渐成为银行的重要资产,客户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负债信息、行为偏好、权益信息、人脉信息、经营信息等都将会以数据资产的形势呈现,围绕数据资产的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等应用能力将会是未来银行的基础能力,基于数据资产结合金融科技技术,打造未来银行大脑,建立渠道获客、精准营销、产品服务、业务运营、风控合规、财务效益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能力,将是未来银行的核心能力,未来的银行将是智慧化的数字银行。
“场景+生态”:从Bank1.0银行提供网点服务、到Bank2.0银行利用ATM和网上银行等提供电子渠道服务、再到Bank3.0银行提供全渠道服务,都是围绕银行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银行4.0提出了未来银行是以场景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其核心观点是“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传统银行拼价格、人脉的服务模式不可持续,由于准入门槛低,很容易被替代。未来的银行更加注重服务输出能力和场景生态能力,在服务输出能力方面,未来银行通过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开放平台、SDK、H5、API等技术,让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灵活、快捷、安全地对外输出;在场景生态能力方面,未来银行将改变完全依靠自身渠道开展金融服务的态势,换位思考,跳出银行看金融服务,和B端、G端等场景开展合作,将金融服务嵌入到B端和G端场景中,甚至为一些没有科技能力的B端G端企业提供SAAS场景服务,挖掘客户痛点,做到“处处无我、处处有我”,打造嵌入式的场景金融服务。
金融界网站:未来银行与传统银行区别是什么?
赵海华:我认为未来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在于“产品、生态、科技”三大领域的体系化建设。
产品体系,区别于传统金融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未来银行将独辟蹊径,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之路。未来银行的产品体系将依托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健全和丰富产品门类,提供千人千面的产品,让产品更有亲和力。
生态体系,区别于传统银行业务简单的价格竞争,未来银行通过打造生态化,搭建“社区式场景金融生态圈”,依托场景建设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的构建一方面避免了价格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范围围绕各类场景增加客户粘性、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科技体系,区别于传统的线下业务“跑街”营销获客、“经验”风控等模式,未来银行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运用于产品研发、推广、风险防控等环节,结合移动设备、社交网络、数据处理、传感器与定位系统等新工具,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保护数据,构建数字化科技体系。未来银行将基于丰富的数据信息,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解决交易成本高、道德风险难控等问题。
银行业围绕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业务流程 成效凸显
金融界网站:近几年,银行业针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持续加大,请您介绍一下,银行业这些投入都覆盖到了哪些重点业务?效果如何?
赵海华:银行业充分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创新技术应用、金融产品、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最近几年的成效凸显。具体来说:
一、云计算实现资源服务化
传统银行采用稳态架构,依靠硬件资源配置的提升来改善系统运行效率。云计算技术可以通过资源服务化来支撑业务的快速迭代,实现资源集约化管理,降低整体硬件采购成本,实现资源标准化配置,提升运维服务效率。运用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安全虚拟化等技术,让银行在基础资源层摆脱对传统专用商用硬件的高度依赖,实现资源的横向扩展和快速供给。
我行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打造开发测试云和场景金融云,其中开发测试云实现各类测试环境资源自服务化,实现自动化的资源配置,将测试环境供给周期由以往单个环境1至2天缩短到集群环境2个小时以内,大幅度提升了测试管理效率,解放劳动生产率,也为敏捷研发奠定牢固的基石。
二、大数据辅助营销和决策
大数据在银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精准营销、客户画像、风险控制、经营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案例。
我行在大数据领域也积极展开探索和尝试。在智能风控应用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我行重点建设了智能风控体系,包括零售贷款风控平台和互联网贷款风控平台。充分利用外部合作机构的数据源,包括征信、工商、司法、对外投资、企业舆情、行政处罚、税务信息、反欺诈、结算、监管披露等数据信息,完成了反欺诈、贷前预审、贷后预警、风险集市等应用建设。根据零售业务完整的生命周期,以信贷数据为基础,以科学统计方法建立评分模型,全面提升模型区分能力、稳定性等表现,培养专业的风控、数据挖掘、建模团队,实现自主风控,形成特色风控文化;在精准营销应用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推进客户画像和精准营销项目建设,通过综合分析客户基础数据、触点轨迹数据、行为数据、交易数据等,细致刻画客户社会角色、行为偏好、客户价值等特征,生成客户画像并建立模型,构建客户、产品、服务等信息标签体系,维护好存量优质客户、挖掘低价值客户、精准定位新增目标客户,打造精准营销体系。同时,通过分析客户群体特征、已有产品特征、客户经理特征等各类信息,为新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三、人工智能提升服务效率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行在生物识别、图像识别、智能语音和智能知识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生物识别方面,我行构建了统一生物设别平台,充分应用指静脉、人脸识别、静默识别、图片防伪、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根据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安全级别,采取不同生物识别手段,防范业务风险,改善客户体验;在图像识别方面,我行广泛应用OCR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在移动展业领域,为提升客户经理在移动展业上的获客体验、提高我行移动进件效率,引入电子影像OCR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客户的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证等证照信息,减少客户经理手工录入工作,缩短客户等待时间、提高进件效率。在网点服务领域,通过OCR技术,对营业执照、票据等进行识别,减少网点客户等待时间,提升柜面业务处理效率;在智能语音方面,我行利用语音语义识别技术,实现了智慧柜员机、手机银行、智能客服等渠道的语音导航,并实现了客服录音的智能质检,利用语音转换技术,实现机器人智能外呼,辅助业务营销和管理;在知识库方面,我行建立了智能客服、智能运维等知识库,建设了支撑手机、网银、门户网站、展业平台等渠道的全渠道客服,实现人机的自动交互,智能知识库和HELPDESK平台相结合,大大提升了我行运维支持能力。
四、区块链建设可信体系
在区块链领域,我行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号召,在跨境电商、同业协作、联合风控、动产管理、电子合同等领域开展应用创新研究,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
决胜未来银行 离不开理念、组织、能力及开放
金融界网站:针对未来银行,您认为取胜的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海华:我觉得决胜未来银行,离不开“理念”、“组织”、“能力”、“开放”,具体来说,
第一是数字化的理念。理念即战略和文化,将数字化转型上升到全行战略高度,包括董事会、高管层、管理层和员工等都要具备数字化的理念和创新天赋,将数字化思维贯彻到稠行文化基因中。
第二是敏捷化的组织。组织即是人和管理,未来银行一定是快速变化的,快速变化的金融产品、快速变化的业务流程、快速变化的场景形态等等。只有具备敏捷化的组织才能匹配快速变化的未来银行。我行在互联网金融、小微零售、国际业务、场景金融、大公司大资管等重要业务领域探索扁平化、社区化的产品与服务模式、研发与运营模式,以追求卓越效率、快速创新为目标,打造技术、业务协同创新的敏捷团队。
第三是平台化的支撑。在未来银行,应具备大军团与特战队协同作战能力,信息系统平台化的基础支撑就是大军团,要以平台作为强有力后盾,包括基础资源平台化、数据分析平台化、风险控制平台化、场景生态平台化、人工智能平台化等方面,渠道差异化的业务诉求就是特战队,有了大军团全面支撑和特战队精确打击之间的有效协作,才能决战中赢得先机。
第四是开放化的能力。具体良好业务能力是内在因素,但正如前面讲到的“场景+生态”,我们要把内部的业务能力有效开放出去,才能真正在未来银行之战中取胜。
金融界网站:贵行在未来银行如何布局?重点业务是什么?
赵海华:我行2018年开始布局未来银行,提出“科技强行”战略,按年制定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强调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2018年我行提出建设“智慧稠行”目标、2019年践行推进“数字化转型”、2020年开始落地“数字化运营”经营理念。
2018年的“智慧稠行”建设,我行成功实施了渠道优化、场景营销、内控提升、智能运维四大工程。渠道优化工程,开启了智能网点转型的新篇章;场景营销工程,为我行实现由“跑街”到“跑数”的大数据营销体系转型奠定基础;内控提升工程,打造自主可控能力的数字化智能化风控体系扬帆起航;智能运维工程,进一步夯实我行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的基石。
2019年是我行“数字化转型”的元年,我行提出“打造极致体验的智能化金融场景”的目标,并正式确立了全行“三个中心、三种能力、五条路径”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即围绕“账务核心、互联网核心、数据核心”,打造“数据中台能力、业务中台能力、场景延伸能力”,创设践行“业务线上化、金融场景化、决策数字化、数据资产化、流程敏捷化”五条路径。
2020年延续“数字化转型”方向,重点围绕产品管理、运营支撑、营销服务、风险合规、经营决策等领域,提出了“数字化运营”经营理念。一方面,加大创新转型力度,通过打造扁平化组织、建设平台化系统、落实精细化管理,来夯实数字化运营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提高业务运营能力、完善风控管理体系、改善经营决策水平,来加速数字化运营的落地。
5G时代 寻找合适的应用创新场景很重要
金融界网站:5G时代,贵行在智能网点新生态的战略和布局是什么?
赵海华:5G与智慧网点的结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美妙场景,我们也正在探索。5G最重要的是寻找合适的应用创新场景,通过充分挖掘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再配合人工智能、VR、物联网等技术,尝试在云柜台、移动私人银行、无人银行方面有所突破。在云柜台方面,利用我行已布有的智能柜员机与远程智能座席结合,实现面对面客户金融服务的效果。在移动私人银行方面,利用VR技术替代传统个人终端,办理非实物交割类银行业务,实现新颖的金融服务体验。在无人银行方面,利用5G的移动属性,在之前自助机具的基础上再次提升,考虑实现智能迎宾、引导机器人、智能安防等高级别功能。
金融界网站:新常态下,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出现后,防风险是银行业务的第一要点,贵行在风险防控方面是怎样做的?科技创新在这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
赵海华:风险防控方面,我行根据“集中管控、全面覆盖”的原则,建立了全面、垂直、集中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实现前、中、后台的分离,构建组织科学、战略清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我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将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政策等各类风险全覆盖,业务前、中、后台全覆盖,各环节经办、复核、审批环节人员全覆盖,建立全面、统一、专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小微金融领域,我行积极探索“地缘信贷”+“量化模式”的风控模式,从传统的“三看三查”,到综合运用评分卡、大数据风控技术,建立风险量化模型、灰名单库和风险预警、贷后管理等系统,有效控制小微业务信贷风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问题,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贷后检查和风险预警。强化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工作,通过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贷后检查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并有效识别授信风险信号,动态调整预警处置措施,做好授信风险监测和现场走访,完善小微后督机制建设,推进后督人员配置和检查到位,提高贷后管理质效。
智能风控方面。我行依托科技力量,实现信贷全流程、全渠道、全生命周期管理。前台搭建“信贷系统+贷后系统+预警系统+移动展业+微业务”等业务系统,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实现线上与线下全渠道覆盖;后台搭建“数据仓库+风险数据集市+智能风控平台+反欺诈平台”等辅助系统,加强数据分析与风控决策的智能化程度。
拥抱大数据,提升“智慧”风控能力。如我行小微线上化产品“税易贷”,与税务机构的银税互动,引入客户税务数据。通过目标客群定位、构造客户画像、存量相似客群数据分析、行内小微专家意见等流程,制定智能决策模型,实现产品的在线申请、审批和出账。同时,针对线上拒绝的客户,制定二次营销标准和线下匹配产品,有效提升客户申贷获批率,实现普惠金融。
科技创新与风控防控相互依存,科技创新优化风控模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利用金融科技搭建大数据风控平台,量化与优化风险模式,为商业银行的风控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大数据对银行业的战略意义在于海量数据的创新运用,通过大数据对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客户历史交易行为习惯,对账户、行为、交易关联、产品偏好、位置、终端等多维度海量数据聚合分析,主动识别异常行为,实时分析判断,有助于扩大风险控制覆盖范围和拦截半径,提高风险交易识别准确率,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金融界网站:请一句话描述未来银行?
赵海华:未来银行将是通过“流程敏捷化、数据资产化、决策数字化、金融场景化、业务线上化”的五化实施路径,完善“组织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四项基础架构,打造“数据中台能力、业务中台能力、场景延伸能力”三种核心能力,以“零售金融、互联网金融”为双轮驱动,最终实现“极致体验的智能化金融场景服务”的现代化科技型银行。
-
银行
+关注
关注
0文章
73浏览量
21208 -
智慧城市
+关注
关注
21文章
4261浏览量
9727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