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什么原因导致了5G网速失衡 全球毫米波频谱现状分析

454398 来源:cfan 作者:cfan 2020-08-20 16:39 次阅读

随着高通海思三星联发科纷纷祭出新一代5G SoC,智能手机的联网体验即将拉开新的篇章。然而,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都是5G SoC,它们的最大下行速度却存在最高3倍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5G网速的失衡呢?

下行速率的3倍之差

联发科在发布天玑1000时,曾称其是“全球最快5G单芯片”,理论最高(峰值)下行速率可达4.7Gbps。

作为对比,以骁龙855(外挂骁龙X50基带)和麒麟990 5G(集成巴龙5000基带)为代表的第一批5G Soc的最高下行速率却只有2.3Gbps。

2019年12月初,高通发布了骁龙765和骁龙865两款5G SoC。令人意外的是,哪怕是定位中端的骁龙765也拥有3.7Gbps的理论最高下行速率,而骁龙865更是可以实现高达7.5Gbps的下行速率,是第一批5G SoC的3.2倍!

都是5G SoC,为啥天玑1000比麒麟990 5G快,而骁龙865又能秒杀天玑1000呢?难道5G SoC的网速是发布越晚性能越强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在2019年高通骁龙科技峰会上的一张PPT上看出端倪——“Sub-6+mmWave is real 5G”,只有同时支持Sub-6和毫米波才是真正的5G。

但在正式介绍Sub-6和mmWave之前,我们还需了解一些关于5G网速的知识。

5G网速到底怎么看

我们以Exyno 980为例,看看三星官网对这颗SoC网络性能的描述,它支持3种网络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网速都是不一样的。

5G NR Sub-6GHz 2.55Gbps(DL)/1.28Gbps(UL)

这一行信息是指Exyno 980在Sub-6G(5G标准频段)下,其理论最高下行速率(DL)为2.55Gbps,理论最高上行速率(UL)为1.28Gbps。在这个模式下,Exyno 980的网络性能其实是和骁龙855+骁龙X50和麒麟990 5G差不多的;

LTE Cat.16 5CA 1Gbps(DL)/ 2CA 200Mbps(UL)

这一行信息是指Exyno 980在传统4G网络环境下,理论最高下行/上行速率分别为1Gbps(LTE Cat.16)和200Mbps(Cat.18);

EN-DC 3.55Gbps(DL)/1.38Gbps(UL)

这一行信息是指Exyno 980支持5G双连接(EN-DC)技术,在4G和5G网速叠加状态下的理论最高下行/上行速率分别为3.55Gbps和1.38Gbps。

通过表1可见,联发科天玑1000在Sub-6G频段下最高下行速度是4.7Gbps,比Exyno 980在5G双连接的速度还要快,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无论是骁龙855+骁龙X50、麒麟990 5G还是Exyno 980,它们都不支持Sub-6G频段下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网络带宽只有100MHz。而天玑1000则支持双载波聚合(2CA),可以将2个100MHz的载波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对于200MHz带宽的利用,不仅可以将5G终端的5G信号覆盖提升30%,上下行速率也因此提升了一倍,即从竞争对手的下行2.5Gbps→4.7Gbps,上行1.2Gbps→2.5Gbps。

载波聚合技术是指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载波(Component Carrier,简称CC)聚合成更大的带宽,从而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升上下行速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载波聚合技术在4G时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此前的4G+也正是通过载波聚合技术来实现的。

据悉,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此前已经宣布在5G方面进行共建共享。根据双方达成的《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内容显示,双方将全国范围内针对3.5GHz的200MHz 5G频段(3400MHz-3600MHz)进行共建共享。这意味着未来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5G SoC将大有用武之地。

而5G SoC到底支不支持5G载波聚合技术,我们可以登录芯片品牌的官方网站查询,通过骁龙765和骁龙865的对比就不难发现只有后者才支持200MHz带宽的双载波聚合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巴龙5000和骁龙X50基带其本身是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只是当它们与麒麟990和骁龙855组合后,出于成本和定位的考量,海思和高通都取消了SoC对这一技术的支持。

5G网络的两大频段

我们都知道,无线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频率是电磁波的重要特性,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着不同的特性,也因此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3kHz~30kHz属于超长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主要用于超远距离的导航通信,而0.3MHz~3MHz的中频到3GHz到30GHz的超高频则可用于移动通信。

从1G到2G、3G再到4G,不同时期的移动网络锁划分的电磁波频率越来越高,其背后是为了满足更高传输速率的需要。各个国家/地区、各个运营商在有限的频率分配背后涉及到巨大的利益纠葛,当年很多“全网通”手机都主打“5模”(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13频”、“17频”......“32频”,所支持的频段越多则可兼容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网络,翻译过来就是“走到哪都有信号”,限于篇幅本文我们就不针对网络频率的具体分配展开介绍了。

5G时代,3GPP在标准中对5G的频率做出了规定,将其划分为2大部分。其中频率在6GHz以下(450MHz~6GHz)定义为Sub-6频段(又称FR1频段),而24.25GHz~52.6GHz的部分就属于mmWave频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毫米波”频段了(又称FR2频段)。

和2G/3G/4G时代相同,无论是Sub-6频段还是毫米波频段又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瓜分”。可以预见,未来的5G手机也有“x模x频”之别,想实现真正的“全球通”需要购买支持更多Sub-6和毫米波频谱的手机。

全球毫米波频谱现状

作为一款定位中端的5G SoC,高通骁龙765在不支持载波聚合技术时就能实现接近天玑1000的下载速度,骁龙865和Exyno 990的下行速率也能3倍于麒麟990 5G等竞品,支持的毫米波技术就是它们实现更极致5G网速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无论骁龙X50还是巴龙5000基带,它们本身也是支持毫米波的。华为在2019年初公布巴龙5000的性能数据为Sub-6GHz频段最高4.6Gbps(需搭配双载波聚合技术),毫米波频段可达6.5Gbps。

可惜,当它们与骁龙855和麒麟990联姻后,毫米波也随载波聚合技术一起出局了。

深入了解毫米波

毫米波,即波长在1mm到10mm之间的电磁波,通常对应于30GHz至300GHz之间的无线电频谱。相较于Sub-6频段的4G/5G拥挤的网络资源,高频率的毫米波在通信上鲜有干扰源,电磁频谱极为干净,信道非常稳定可靠,频谱资源也更加丰富,可以分配给运营商许多连续的高质量频带。

毫米波最大的优势还表现在提供了与光纤相当的带宽传输潜力,同时也避免了部署有线光纤的成本和后期维护挑战。基于Sub-6频段的4G LTE网络最大带宽是100MHz,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1Gbps,需要集成多个载波才能实现更高的系统带宽。

毫米波频段的5G网络可用带宽为400MHz,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10Gbps甚至更多。可见,下行速率刚刚超过7Gbps大关的骁龙865和Exyno 990还没有“吃透”毫米波,它们还大有潜力可挖。

可惜,毫米波也存在很多先天缺陷:它的频谱容易衰减,无法传播到很远的距离。由于毫米波波长短,衍射能力不强,它对建筑物的穿透力几乎没有,还受限于很多环境因素影响。比如水分子对于这些频谱的吸收程度就很高,下雨时或穿过树木、家具和人体时信号的衰弱非常快。

毫米波之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普及,就好像SA(独立组网)晚于NSA(非独立组网)一样。Sub-6是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度最高,兼容性最好的频段,所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优先部署Sub-6基站,毫米波在短期内难有大规模的商用工程。换句话说,至少在未来的1年内,毫米波都不是5G应用中的“刚需”,所以才会出现基带支持但SoC却不支持的怪现象。

美国是推广毫米波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因为该国家Sub-6的很多频段都被军方占用。此外,美国的地理环境是地广人稀,部署覆盖面积大,传输距离远的Sub-6基站反而会有浪费,集中在局部热点部署毫米波基站反而更加划算。

那么,毫米波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简单来说,毫米波并不适合室外基站的大范围商用,它的局限性注定它只适用于体育馆、写字楼、大型商场等需要室内基站提供网络支持的场所。

在未来的5G时代,我们身边会出现更多基于波束成形技术和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等技术(解决了其短距离的定向穿透能力)打造的“室内毫米波基站”,它们相当于一个个“超级Wi-Fi热点”,可为一定区域内的大量密集人群提供超高速、低时延、高可靠的移动网络,以往在万人体育场观看演出时手机没信号、经常断网的情况将成为历史。

总之,我们不要指望户外的基站信号塔可以释放毫米波的荣光,“室内毫米波基站”这种“小基站”才是毫米波普及的关键要点。同时,一款5G手机哪怕搭载了支持毫米波的SoC,要想支持这一功能也需要在内部加入豪华的Massive MIMO天线阵列。

问题来了,在寸土寸金的手机体内,加入Massive MIMO天线需要付出更多的研发和物料成本,以搭载骁龙765的Redmi K30 5G版为例,其天线规模已经比4G手机增加了1.4倍,但依旧不支持毫米波,可见这个技术背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了。

好消息是,高通已经针对毫米波推出了专用的QTM525天线模组,它是一套完整的、可与骁龙X55基带芯片搭配使用的射频解决方案,为支持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的高性能5G移动终端提供从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的完整系统。QTM525可以直接嵌入到手机内部,省去复杂的传统天线布局,而且依旧可以将手机厚度控制到8mm以内,不会影响手机的便携性。未来,这种模块化的毫米波天线模组有望成为主流。

毫米波是能为5G手机提速的关键技术,但它仅适用于室内或体育馆等场所,而且短期内还看不到普及的契机,哪怕5G SoC支持,搭载它的智能手机在没有搭配专用天线阵列时也无缘享用。但是,毫米波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自然希望每一款5G芯片和手机都能对其加以支持,只是现阶段还不值得我们为它加价买单——支持最好,不支持也莫要强求。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oc
    soc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4220

    浏览量

    219318
  • 频谱
    +关注

    关注

    7

    文章

    887

    浏览量

    45839
  • 毫米波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1934

    浏览量

    65090
  • 5G
    5G
    +关注

    关注

    1356

    文章

    48521

    浏览量

    56658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CHA3218-99F低噪声放大器适合5G通信吗?

    的严格需求,但具体是否完全契合还需依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频段规范来综合考量。 优势 广泛的频率覆盖:5G通信涵盖了从Sub-6GHz到毫米波等多个频段。CHA3218-99F的工作频段为2-18GHz
    发表于 02-14 09:42

    华为发布5G-A毫米波万兆网络

    ,黑龙江联通与华为携手合作,成功部署基于毫米波和C-Band 3CC(三载波聚合)技术的5G-A万兆网络。这一网络通过毫米波与Sub-6GHz(低于6GHz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09:39 248次阅读

    ALN3750-13-3335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WENTEQ

    ALN3750-13-3335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WENTEQALN3750-13-3335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是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专为高频信号放大而设计,尤其适用于5G及未来6
    发表于 02-11 09:32

    5G毫米波市场蓬勃发展的因素

    毫米波5G市场迎来决定性时刻的当下,市场需求开始呈指数级攀升并达到一个临界点。需求量的极速膨胀将催生一条持续上扬的增长曲线。为应对这一需求的激增和5G应用场景的爆发,将需要大量关键的毫米波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0:51 414次阅读

    用于实时频谱分析的N9040B UXA 毫米波宽带分析

    用于实时频谱分析的N9040B UXA 毫米波宽带分析仪 苏州新利通仪器仪表 UXA 信号分析仪性能十分出色,让您能够表征当今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信号,包括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6:48 257次阅读

    苹果自研5G芯片获重要进展,毫米波技术暂缺席

    知名科技媒体DigiTimes最新爆料指出,苹果公司在其自主研发的5G调制解调器(基带芯片)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首个版本却面临一个关键性限制:不支持毫米波技术。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考虑到毫米波对于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6:05 1018次阅读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模组选型

    一、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型的传感器,其工作频率范围涵盖10毫米(30GHz)至1毫米(300GHz)的波段。这种技术具备精确的定位感知能力,可准确测定目标的位置、速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7:38 1628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毫米波</b>雷达?<b class='flag-5'>毫米波</b>雷达模组选型

    5G毫米波测试助力突破高频段设备局限,实现高效外场测试

    用频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G毫米波测试中,需要用到高频段、高灵敏度的频谱分析仪。然而相较于低频段的频谱仪来说,毫米波频段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3:34 419次阅读
    <b class='flag-5'>5G</b><b class='flag-5'>毫米波</b>测试助力突破高频段设备局限,实现高效外场测试

    5G网络毫米波支持的最大载波带宽是多少?

    5G网络中当前毫米波支持的最大载波带宽是10GHz。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5G网络。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被设计用于提供比4G更快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08:10 1164次阅读
    <b class='flag-5'>5G</b>网络<b class='flag-5'>毫米波</b>支持的最大载波带宽是多少?

    爱立信与高通、Dronus共同完成使用5G毫米波无人机的制造与仓储用例测试

    验证 爱立信已经开展一项概念验证(POC),让配备原生5G毫米波连接技术的自动无人机在厂区执行室内任务。 在工厂仓库的高货架自主库存盘点中,无人机的室内优化飞行控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8:03 1.9w次阅读

    Qorvo收购Anokiwave,以硅晶创新推动毫米波5G商业化

    才能真正发挥毫米波5G的巨大潜力。     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Qorvo于2024年初宣布已就收购Anokiwave达成最终协议,本文将介绍高性能硅基集成电路的领先供应商Anokiwave如何利用硅晶创新,依托第
    发表于 07-09 11:17 417次阅读
    Qorvo收购Anokiwave,以硅晶创新推动<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5G</b>商业化

    毫米波应用5G手机低介电绝缘透散热膜

    毫米波具有更短的工作波长,可以有效减小器件及系统的尺寸;其次,毫米波有着丰富的频谱资源,可以胜任未来超高速通信的需求。由于波长短,毫米波用在雷达、成像等方面有着更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08:10 476次阅读
    <b class='flag-5'>毫米波</b>应用<b class='flag-5'>5G</b>手机低介电绝缘透<b class='flag-5'>波</b>散热膜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识别算法

    [6]和红外[7]光感测在手部成像和手势识别方面要准确得多,但毫米波在隐私保护和能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毫米波是最适合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的选择。特别是毫米波主要用于5G技术[1],
    发表于 06-05 19:09

    5G毫米波通信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5G技术已经站在了无线通信领域的前沿。尤其是5G毫米波通信,作为一个关键技术,它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6:19 1405次阅读

    5G技术面面观:毫米波与Sub-6GHz特性及其量产挑战

    5G 毫米波与Sub-6GHZ特性与量产挑战
    发表于 03-01 10:08 780次阅读
    <b class='flag-5'>5G</b>技术面面观:<b class='flag-5'>毫米波</b>与Sub-6GHz特性及其量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