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OLED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凭借超高清、透明、弯曲、超薄等优势,实现了快速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HS的数据,2015年OLED电视销售额仅仅占全球电视市场的1.1%,2017年提高到4.5%,2018年销售额占比为5.7%。IHS预计,OLED2019年销售占比将增加到6.4%,到2023年会超过10%。OLED占有率不断增加,引发了建线投资的热潮,截至2019年年初,已有七家显示厂商在我国建立了11条6代柔性OLED面板产线。
OLED市场空间广阔
现阶段OLED最常被应用于电视屏幕和智能手机等智能显示设备。随着三星率先将OLED屏幕运用在手机和智能设备,掀起了高端旗舰手机纷纷采用OLED屏幕的风潮,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等手机厂商陆续采用OLED作为其高端机型的屏幕。
事实上,OLED屏幕受到高端旗舰机青睐,与其特性有着密切关系。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徐征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OLED在对比度上的优势十分明显,由于OLED是自发光,因此OLED屏幕在显示黑色时可以做到完全不发光,黑色显示非常纯正。此外,OLED屏幕还有广色域、可以弯曲、相对省电等特点,因此十分适合作为手机在内的小屏智能终端的屏幕。
但是OLED在小屏智能终端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前脚刚踏进高端旗舰机“标配”队伍,后脚又深陷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迷中。三星电子发布2018年第四季季度业绩报告,三星显示面板业务第四季度的综合收入为9.1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0.97万亿韩元。尽管柔性OLED面板的需求强烈,但是移动产品显示面板销量的减少仍导致整体盈利环比略有下降。业界人士分析,在全球智能手机销售乏力的情况下,三星主要客户的OLED 屏幕需求也随之下降。
在大屏方面,超高清视频产业蓬勃发展助推了OLED电视的普及。《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0年,真4K电视终端的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40%,到2022年,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这无疑给了OLED在内的4K、8K电视带来换机新机遇。此外,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发布针对节能减排促进消费的相关补贴政策,也将刺激符合能耗标准的电视终端销售。
作为OLED大屏主要供应商的LGD也提前布局超高清电视面板,LG Display中国区域市场推广常务安乘模透露,目前LGD已经提前规划了包括77英寸、65英寸、55英寸和48英寸的4K面板以及88英寸、77英寸和65英寸的8K面板在内的不同尺寸的OLED面板产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
不过IHS研究总监张兵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主流的OLED屏幕只有4K规格的55英寸,65英寸和77英寸,目前尚没有真正量产的8K OLED显示器。对OLED面板厂商来说,OLED要实现8K的分辨率尚有挑战,因为OLED屏幕良率较低,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相对液晶电视而言,OLED电视在8K电视发展上反而是弱势的一方。
北京群智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琴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电视和智能手机市场总体稳定或者略有下降,但是OLED的渗透率仍然在不断提升,因此OLED的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OLED并非十全十美
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表示,OLED电视的好评率很高。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表明,高端电视用户对OLED主动提及率为1.14%,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 超过58%的用户,认可OLED可以提升机器的画质。那么,从技术层面剖析OLED屏幕,是否真的如评论所言那样十分完美呢?
徐征表示,无论是OLED、QLED还是LCD,每一种显示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显示技术和产品。他表示,影响显示画质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分辨率、色域和对比度。在分辨率方面,大家表现旗鼓相当。而OLED的优势在对比度更高,更轻薄以及可以满足柔性显示。但是OLED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受发光材料影响寿命相对较短以及亮度相对固定等。而QLED量子点的优势在于寿命更长、色域更广、色彩更纯、亮度更高。但是量子点由于背光系统和显示部件分离,光线易从屏幕边缘泄露(即漏光),影响亮度均匀性和对比度,进而削弱电视表现黑色场景的能力(黑色水平),让屏幕显示黑色时不够纯净。
安乘模透露了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各地区的OLED电视渗透率,日本渗透率最高为69%,其次是欧盟为52%,美国市场为33%,而我国的渗透率只有16%。张兵分析认为,中国OLED电视发展速度落后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液晶价格的快速下降,且OLED资源相对较为紧张,OLED模组价格坚挺,从而造成OLED和液晶的价格倍数在4倍左右,相当部分消费者选择更为便宜的液晶电视;二是一线品牌阵营分化,OLED对量子点,由于消费者大部分都属于非专业消费,很容易受品牌、渠道和媒体影响,过多的市场概念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OLED产业链短板亟待突破
李亚琴介绍说,韩国约占OLED面板出货量的88%,中国大陆占剩下的12%。两者之间的差距还相对较大,原因是目前我国OLED刚性和柔性实现量产生产线一共只有3条,但是国内面板厂商正在积极布局OLED屏幕。
根据群智营销咨询的数据,2018年全球生产手机约14亿部,而国内生产组装的手机约为13.6亿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从品牌上看,华为、小米、OPPO、vivo占据全球智能手机份额的40%。正是看准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国内面板厂商投资OLED的热情高涨,即将实现量产,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产线数量可观。
李亚琴介绍说,京东方第二条OLED生产线、华星光电位于武汉的OLED生产线以及维信诺固安的OLED生产线,将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陆续实现量产,因此明年我国的OLED出货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截至2019年年初,京东方、维信诺、和辉光电、华星光电、深天马、信利国际和柔宇科技在内七家显示厂商已经在我国建立了11条6代柔性OLED面板产线。
同时,李亚琴也指出,OLED产能的快速扩充后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后遗症”,如竞争格局更加激烈,单价下降幅度过快以及利润率的进一步压低等。她表示,由于OLED生产难度较大、OLED供应链又不够成熟,设备投资额又十分巨大,导致生产OLED成本较高,对于面板厂商来说前五年都会承担巨大的成本负担,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此外,我国在OLED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专利积累方面也存在短板。徐征介绍说,OLED 产业链相对较长,包括了上游原材料的ITO 玻璃、有机发光材料、驱动IC 等、中游的OLED 面板制造和模组组装以及下游的显示应用领域。相比我国液晶显示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纵览我国OLED产业链,我国研发生产实力与国际最高水平相差并不太远。但是由于三星、LG等企业布局和投资OLED较早,因此掌握了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在基础器件等产业链环节我国已经找到可以替代的技术和专利,但是我国在显示发光材料领域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责任编辑:tzh
-
OLED
+关注
关注
119文章
6198浏览量
224122 -
面板
+关注
关注
13文章
1675浏览量
53841 -
智能设备
+关注
关注
5文章
1056浏览量
5058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