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困境一:仅三成用户使用智能电视功能
年轻的电视受众逐步转向电脑、平板或手机等丰富多彩的智能终端和视频网站,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很多家庭甚至不购买电视直接拥有电脑就可满足需求,而老一辈的受众对电视机仍然有强烈依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当电视逐渐智能化,智能电视将实现网络搜索、视频点播、数字音乐、网络新闻、视频通话等各种应用服务时,根据跟踪监测显示:只有不到三成的用户真正使用智能电视的功能,绝大部分用户买回去还是看传统的电视节目,尤其是不具备智能知识的老年人。这一来是因为用户的习惯需要培养,就像以前大家都用诺基亚的直板机、都用黑白屏彩屏的手机,但等到市面都是智能机的今天,很多男女老少不也人手一部智能机吗;二来是要让电视重新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让它成为老少咸宜大家都懂得使用的产品。三星彩电营销部长李明旭曾表示,所谓真正的智能电视,应该具备能从网络、AV设备、PC等多种渠道获得节目内容,通过简单易用的整合式操作界面,简易操作将消费者最需要的内容在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现。因此,智能化的同时需靠考虑是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二)困境二:智能电视无标准定位,影响售后
智能电视近年发展迅猛,几乎每个品牌的电视都有相应的智能型号。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智能电视的渗透率为37%;到2013年第四季度,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已达50%以上;2014年,我国智能电视市场总量将达到3128万台,渗透率超过69%。但令人尴尬的现状是:智能电视仍无准确定位。参与其中的生产者,究竟是软件公司,还是硬件生产商?是应该以白电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还是重新定制一套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更为严峻的是,进入智能电视领域的生产者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标准的缺失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状况时有发生。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介绍,目前智能电视的技术硬件已经完全成熟,而内容软件却问题频出。主要表现在:智能电视易感染病毒和木马,APP应用下载也很困难,APP下载后不能安装使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死机现象,用户智能交互体验不流畅等。遗憾的是,智能电视的软件系统安全问题并未纳入电视的“三包”。据了解,软件系统是智能电视的“大脑”,但这个“大脑”至今服务水平的步伐却没跟上,致使智能电视的“智能”出现售后服务盲区。
据江苏省家电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四季度,该省家电投诉热线和微信平台共接到3438起家电类投诉,排第一位的是液晶电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智能电视的投诉。在网上搜索发现,“智能电视死机现象”词条高达485000个,“智能电视应用交互问题”词条达6690000个,不难发现的是,智能电视的投诉大多集中在软件领域。显然,消费者在购买智能电视时,往往只关注电视的相关功能,对软件的售后维护问题很少关心,卖家也着重从功能、硬件售后维护保修等方面介绍产品。而目前各品牌智能电视的售后维修标准各异,智能电视硬件维修均按照国家“三包”规定进行维修,而在软件服务上,尚无明确规定。
(三)困境三:智能电视无法进行产品升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消费者杨先生投诉某品牌智能电视刚使用两年就无法升级,厂家宣传的网络点播功能成为摆设。这一报道,无疑将智能电视升级快的用户新痛点暴露出来。当前电视企业在系统和软件研发上可谓火力全开,推动智能电视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最新产品很可能在半年后就落伍了。而智能电视技术更新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快也让用户必须承担高额成本更换整机,才能享受到最新的应用体验和服务。
毫无疑问,消费者最迫切需要的是一台可以用很多年而且功能不会落伍的电视。企业提供更新服务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智能电视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的行业状况真实存在,让用户为行业弊端埋单的状况也亟待变革。在互联网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正在快速进行网络化战略转型的智能电视产商能否为用户带来真正不会过时的产品,结束这种行业乱象,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出路思考:面对智能电视行业的种种困惑,出路在何方?
出路之一:精简的“未来电视”
智能电视发展到今天,多先进的技术多智能化的系统都具备,甚至有时候让人感到“智能电视、电脑,傻傻分不清楚”,电脑能做的事情智能电视几乎都普及到了,想要什么服务下载对应的APP就可以了,等到智能电视系统发展到可以玩网游,配置可以满足玩家的需求,那么智能电视就是一部超大屏幕的电脑,那电视自身的属性就不存在了。
而智能电视另外一个发展道路应该是传统电视的进化型,在此称为“未来电视”,继续沿着电视发展的道路前行,将互联网、数字有效结合到电视中来。但现在的智能电视与传统电视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绝非“节目为王”而是“应用为王”和操作系统的复杂化。套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看电视其实是一个娱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打开电视,看看什么节目在播放,好看就看,不好看就换频道。”这才是电视的属性,也是有别于电脑的性质之一。
“未来电视”应该是在电视的传统属性基础上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而不是单纯地将电脑上的操作程序移植到电视遥控器上。
出路之二:盈利模式转变,从“硬件”到“硬件+内容+服务”
不可否认,在当前互联网电视冲击的行业形势下,智能电视的整体趋势是“硬件+内容+服务”的综合竞争,其中“内容为主”比“硬件主导”更加明显,用户的售后服务也增加了系统配置维护、软件升级调试、使用演示指导等多样化的需求。妥善处理软件升级维修是智能电视发展的根本,企业要想获得消费者更高的认可度,就必须配备专业化的人员上门演示指导、在线专业答疑等服务,改变原来一次性销售的盈利模式。通过销售电视机,同时提供内容和服务,形成电视终端的市场溢价,并产生持续服务的盈利能力,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二次购买家电产品的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性能、品质。
在整个产业创新、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法律空白、规则漏洞、竞争无序以及行业标准等多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智能电视的生产有三种模式:一是传统电视厂商,自己生产硬件,然后再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得到软件上的支持;其次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抢占智能电视的市场,采取代工的方式,请一些电视厂商生产硬件,再将自己的软件内容植入;还有一些是电视生产和内容提供集于一身的智能电视生产厂商。前两种方式容易使软件和硬件相互分离,这种脱节容易使得质量无法保证,追究责任起来无标准责权。
虽然智能电视在产品体验和售后服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短板,但是日前工信部《关于加快我国彩电行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为中国彩电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此一来,有了明确的行业标准,就足以规范智能电视参与者的竞争,行业乱局就有望改变。
纵观现在的智能电视产业,不难发现电视机的尺寸越来越大,外形越来越好看,显示效果越来越好,但价格却越来越便宜了。在本就薄利多销的电视市场,价格战无疑雪上加霜,在短期内似乎有效果,但无法长期坚持,企业必须思考如何摆脱硬件,依靠服务、应用等软件赚钱,转变盈利模式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tzh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63浏览量
103406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文章
7571浏览量
88899 -
彩电业
+关注
关注
0文章
5浏览量
8419 -
智能电视
+关注
关注
9文章
1388浏览量
9567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