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打造生态体系、培养基础技术能力成为我国芯片制造的突破点

我快闭嘴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作者:孟月 2020-08-12 09:11 次阅读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表示,由于美国的新一轮制裁,华为手机麒麟芯片自9月15日之后就不能再继续生产,即将发布的麒麟9000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最后一代。

步步紧迫,美国打压还未到最坏时刻

尽管麒麟芯片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在性能、算力、能力方面都处于领先方阵,但如余承东所言:“华为在芯片里的探索偏重于芯片设计,而未涉及芯片制造,在半导体制造方面,重资产投入型领域、重资金密集型产业华为没有参与。”

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超越也非一朝一夕之事,中国国内芯片制造厂商虽然在崛起,但其工艺制程依然明显落后于行业主流,无法满足华为基于5nm工艺研发的麒麟高端芯片需求。自从去年5月华为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华为就遭受了一系列的“断供”,美国的第一轮制裁并没有影响到华为麒麟芯片的代工厂台积电。但今年5月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进一步升级——世界上任何采用了美国技术的企业都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向华为提供技术或设备,迫使台积电对华为“断供”,使得麒麟9000成为了“绝版”——即便海思半导体能够设计出更优良的芯片,也没有合适的芯片代工厂能够为其生产出来。

不只是华为遭受美国的“围堵”,“现在的打压已经不限于对华为、中兴了,已然扩展到AI的独角兽、芯片公司、三大运营商、BAT、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日发表言论称,“中美博弈下,科技领域‘首当其冲’,但最坏的时候可能还没到。”

打造生态体系、培养基础技术能力成为突破点

美国对中国企业可谓层层“围堵”,“断供”也只是美国打压中的一步。近日,美国强买抖音的美国版Tiktok,甚至有消息称,美国开发的APP不许装在中国手机上,从生态上扼制中国的发展……

邬贺铨认为,眼下要彻底解决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被“限制”的问题,除了从国家、企业层面更鼓励自主创新,且敢于“试错”外,更为关键的还在于能否从最基础的工业基础做起,快速建立、健全产业链及供应链体系。“我国芯片受制于人,其中更大的原因是我们工业基础,包括精密制造、精细化工、精密材料的落后。”邬贺铨说道。

华为曾表态“华为要全面扎根半导体,在EDA工具、芯片IP、材料设备、IC制造、封装等领域选一些难点做突围。”独行快,众行远。更关键的是要打造良好的生态体系。要全方面构筑基础能力,根深叶茂,让生态健康发展。邬贺铨认为,仅靠某一个领域的突破,不足以支撑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的领域共同发展,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生态。现在中国到了一个需要各个领域共创共享共赢的阶段了。

邬贺铨强调,面对难关,还是需要动用国家的能力,从工业基础去布局。在此前,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对集成电路和软件这两大基础性产业进行支持。可谓强“芯”铸“魂”。

此外,自主化道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人才的培养,只有在不缺人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保障一个领域往前发展。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这将有利于形成一支较为全面、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有利于国家对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面对严峻形势,我国还需坚定目标,打好持久战。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8

    文章

    51375

    浏览量

    428384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7844

    浏览量

    223971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31892

    浏览量

    270708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书籍评测活动NO.57】芯片通识课:一本书读懂芯片技术

    ,有了设备还要具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行;再就是人才稀缺,芯片本身的复杂与专业性,使得人才培养也极为不易。 所以,自研芯片就是要克服技术
    发表于 02-17 15:43

    【「大话芯片制造」阅读体验】+ 芯片制造过程和生产工艺

    。 光刻则是在晶圆上“印刷”电路图案的关键环节,类似于在晶圆表面绘制半导体制造所需的详细平面图。光刻的精细度直接影响到成品芯片的集成度,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光刻技术来实现。 刻蚀目的是去除多余氧化膜,仅
    发表于 12-30 18:15

    《大话芯片制造》阅读体会分享_1

    首先,感谢电子技术论坛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可以阅读《大话芯片制造》,让我更深入的了解芯片经历工厂、制造、工艺、材料到行业战略的信息。
    发表于 12-25 20:59

    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南向生态社区发展论坛在武汉圆满举办

    “3+2+6”人才培养体系,从多方面赋能人才生态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基地、课程教具、人才认证等六大能力赋能,为OpenHarmony人才生态
    发表于 11-29 09:54

    广汽埃安泰国首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落成

    近日,广汽埃安携手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车拉夫国际教育集团及腾讯联合打造的泰国首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自7月1日启动建设以来,历经数月精心筹备与建设,正式建成。泰国政府相关领导、泰国教育界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并对基地的建成给予了高度评价。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5:52 275次阅读

    紫光同芯亮相SAECCE 2024汽车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论坛

    近日,SAECCE 2024汽车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论坛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主要从汽车芯片关键技术、核心制造工艺、检测认证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09:28 472次阅读

    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OpenHarmony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为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面向全新的万物
    发表于 10-13 11:14

    同风起,耀星河!华为携手伙伴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联盟会员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一举突破1000余家。厂商相继发布芯片模组、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数字车钥匙等六十余款产品。联盟新立项的技术标准38项,在定位、感知、组网、传输等关键能力
    发表于 10-10 12:13

    同风起,耀星河!华为携手伙伴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联盟会员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一举突破1000余家。厂商相继发布芯片模组、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数字车钥匙等六十余款产品。联盟新立项的技术标准38项,在定位、感知、组网、传输等关键能力
    发表于 09-30 17:56

    我国首次突破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制造技术:开启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宣布成功攻关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制造关键技术,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半导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0:48 1255次阅读
    <b class='flag-5'>我国</b>首次<b class='flag-5'>突破</b>沟槽型碳化硅MOSFET<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制造</b><b class='flag-5'>技术</b>:开启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中国芯片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预计一年内实现应用落地

     9月3日,南京传来振奋人心的科技捷报:历经四年的潜心钻研与自主创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在半导体科技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成功解锁了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制造的核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5:35 2026次阅读

    赛昉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达成课程合作,推动高校RISC-V人才培育

    2024RISC-V中国峰会期间,赛昉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课程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隆重举办。当前,RISC-V技术蓬勃发展,RISC-V教育需求激增,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08:03 730次阅读
    赛昉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b class='flag-5'>培养基</b>地达成课程合作,推动高校RISC-V人才培育

    沈阳高校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平台建设项目

    沈阳高校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作为地区内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一直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6:28 330次阅读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由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的高热流密度散热相变封装基板,其散热性能远远超过现有的金刚石铝和金刚石铜。该技术可广泛运用于芯片
    发表于 05-29 14:39

    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在深揭幕,开启鸿蒙产业新篇章共绘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新篇章

    ,通过构建鸿蒙生态服务体系,开拓鸿蒙系统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同时作为鸿蒙生态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单位,为鸿蒙生态伙伴提供政策宣贯、奖补辅导、商机对接、
    发表于 03-20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