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Elon Musk)注定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消息“霸屏”。北京时间今晨6点40分,马斯克公布了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新突破,其脑机设备LINK V0.9缩小到一枚硬币大小,可以植入骨头中,实现“无线”实时传输脑电波数据,而且整个手术植入只需一个手术机器人操作一小时。
在发布会现场,马斯克展示了可以用于收集使用者信息的手术机器人,并带来三只已经被注入了“硬币”的小猪,进行三只小猪和实时神经元活动的演示。当小猪在吃东西时,其芯片实时传输的脑电波数据会根据不同的峰值分析小猪的脑部活动,显示在电视监视器上。当小猪被放上跑步机时,小猪的大脑活动有明显的变化。
关于研发LINK V0.9 ,马斯克表示:“希望能恢复残疾者的行动能力,解决老年痴呆症、中风等其他疾病。”在这次的发布会上,马斯克还透露了这些信息:今年7月Neuralink已经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希望打造安全、可信的产品;最新的LINK V0.9支持单个设备配备1024个通道,与过去在耳边的信号接收盒不同,现在的形态一个像“硬币”,尺寸为23mm x 8mm;公司正在招人,欢迎软件、电子工程以及材料、生物、兽医、医学、脑科学等专业的人才,附上了邮箱欢迎投简历。所以不少网友表示:“这像是Neuralink的人才招聘会。”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由马斯克与另外八名创始人创立,同年,马斯克在一年一度的科技界盛会Code Conference上提出了关于“神经织网(Neural Lace)”脑机接口的想法,而这一灵感来源于苏格兰小说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的科幻作品Look to Windward。现在马斯克希望将幻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该公司希望研发超高带宽的脑机接口系统,治愈人类的脑部疾病,并赋予人脑更强大的功能。在2019年7月Neuralink 公司宣布其“像缝纫机一样”的机器人,可将超纤细的线植入大脑深处,能够读写大量信息。 清华医学院教授洪波认为,与2019年7月发布会相比,Neuralink团队在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方面是缝纫机式的手术机器人大大改进,可在大动物和人类大脑自动植入上千根电极丝,上次是一个只能用于大鼠的原型机。另一方面是植入器件的微型化和无线传输设计。这次采用23毫米直径硬币大小的圆片,可以采集传输上千通道的神经放电信号。上一版是USB有线接口,这版是无线接收和充电。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教研室主任、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何晖光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马斯克这次的展示主要进展体现在芯片和手术机器人上。其芯片比以前更小,而且可以取出来,还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其展示了神经信号和猪关节运动之间的拟合曲线,拟合程度比较好,不过目前看到的只是一个演示,并没有给出实际的数据支持其观点。马斯克还提到该技术可以用来召唤特斯拉、玩视频游戏或让脊髓损伤的人再次行走,但实际上目前所展示的只是在动物上的实验,其若在人体上做实验,需要解决设备的安全性、生物兼容性问题,另外其在科学伦理方面也需要谨慎对待。马斯克在数据获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其是可迭代前进的。 何晖光认为,下一步Neuralink应该在神经信息编解码方面做进一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大脑,对大脑建模,并通过解读大脑信号来输出大脑的指令。
洪波认为这次发布会让人失望的地方在于,神经信号解码方面没有任何进步,只是简单演示了小猪四肢运动和脑内神经放电的关系,离植入脑机接口与手机通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马斯克的演讲,可以感到他对神经编码原理不是很关注,对其难度的认识不够。同时洪波进一步表示,人脑植入脑机接口值得期待,但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神经界面和神经编码方面的挫折。 现在的脑机接口技术有植入式和非植入式,从目前来看,脑机接口的发展仍存在两大挑战,一是“植入式”脑机接口需要足够安全、足够方便。二是“非植入式”脑机接口的解码要进一步提高,目前非植入的解码率为70%。 何晖光表示:“社会需要更多的马斯克, 期待能看到马斯克下一个新的成果。现在脑机接口芯片也被列入了美国实体清单,希望国内也能加强脑机接口相应的规划,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加大投入,集中精力,加快研究,突破壁垒。”
-
脑机接口
+关注
关注
8文章
365浏览量
21433 -
neuralink
+关注
关注
0文章
29浏览量
8128
原文标题:在大脑中植入芯片仅需1小时,马斯克脑机接口又有新突破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