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升至战略高度,从选择项变成了必答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之后,13部委联合发布“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意见”,从管理、模式多维度引导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落地。面对不稳定、不确定外部环境及内部变革需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创新发展,打造高韧性智慧企业,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需求引领供给侧改革方向,工业4.0的背后消费4.0
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需求侧消费升级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力。纵观工业4.0的四个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客户需求也随之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工业1.0时期,消费品多是手工定制,且批量化生产程度低,成本高,属于短缺经济,服务于少数人、富人,表现为“你有我没有”,这一阶段是消费1.0时代;进入工业2.0,资源普及、大量消费,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以生产为中心,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规模经济成为时代特色,“你有我也有”,是消费2.0时代;90年代,消费进入了3.0时代,消费者重视品牌、喜欢名牌,通过品牌体现自己的差异化,“我的比你阔(派)”。但是,在消费2.0和3.0时代,客户并不是没有个性化需求,而是过高的制造成本使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被压制。
进入消费4.0时代,消费互联网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被激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追求逐渐弱化,更追求内心的满足,“我不和你比”,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成以客户为中心。这一阶段需求侧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而且是低成本的大规模个性化。
智能制造,以工业化效率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从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个性化、低成本,实时感知、实时满足客户需求。如在连接客户方面,客户直接参与设计,从厂家直达客户,消除中间流通环节,节省了销售场地费用、渠道费用。在智能生产方面,柔性生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C2M推动消费端与制造端直联,降低了产成品和供应商的库存成本。
智能制造,以低成本开启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的新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再适用。其中规模经济表现在产品的基础硬件和部件仍然要模块化、通用化,只有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智能制造时代“范围经济”,体现在软件定义,未来大量的个性化产品将由软件来定义,千人千面,产品升级,用户只需要下载软件新版本就可以实现。
伟星集团通过与浪潮合作,打造了以客户为中心的C2M的制造模式,客户可以自由选配拉链颜色,材质和样式,伟星可以按单制造,实现了拉链行业的“私人定制”。在建设过程中,还引入了实时订单成本等管理会计工具,实现了由原来每天只能接400个单子到现在每天能够接1500个单子,设备利用率由过去的60%提升到了80%,现在众多拉链行业龙头均向伟星学习。
工业互联网,以连接为核心推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平台,其核心是连接,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产生大数据,催生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进而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例如通过连接客户,获得客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定制;通过连接产品,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成为现实,传统的售后服务模式被颠覆,由“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制造服务化新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通过连接供应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网络化协同生产、协同设计,同时,供应链金融也为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降低融资风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通过连接员工,为员工数字化赋能,打造敏捷、扁平化的组织,人机协作更加普遍,共享员工、技术浪人等就业新模式和零工经济逐渐呈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得以颠覆和重塑。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作为全国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已面向企业、政府、园区三大主体形成了“云、QID、云ERP”全堆栈能力,已为装备制造、机械制造、制药、化工等在内的十大行业,九大领域,为超过120万家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上海建工通过与浪潮合作搭建“营造商平台”将供应商等连接进来,形成一个大的商业网络,实现网络化协同和链主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截至2019年底,平台分供商从千家突破至3万家,撮合交易额突破1000亿;专业化商城提供包括建筑用品等200万众商品种类,商城交易数量完成59139笔,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B2B建筑行业交易平台,推动上海建工由“工程承包商”变身“建筑服务商”。
数据驱动,加速迈入智慧企业新阶段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激发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速社会经济迈入智慧经济新时代,也推动企业走向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的智慧企业新阶段。应对不确定、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高韧性,高韧性的智慧企业理想的架构是后台相对稳定、有序,而业务一线、作战一线的前台是灵活的、敏捷的、扁平化的;企业以稳定的后台支持灵活机动的前台,以后台的‘不变’应对前台的‘万变’。
当然,高韧性的智慧企业并不是一日练成的,而是要经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三步递进。智慧企业是以AI为核心的大数据深化应用,数据从附属产物转变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并通过大连接从局部孤岛走向系统贯通,数据驱动、智慧决策是关键特征。在该阶段,企业不仅着力于降本增效,更强调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以及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以及零工经济、共享制造等新业态铸造。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思维问题、战略问题;以“技术+管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创新发展,打造不确定性时代下的高韧性智慧企业,将进一步加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三新经济”发展。
作者王兴山,系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科技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
责任编辑:tzh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42浏览量
53629 -
智能制造
+关注
关注
48文章
5570浏览量
76369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323浏览量
9414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