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_更是中国技术实力的体现

姚小熊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整理 2020-09-04 18:01 次阅读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4次执行发射任务。

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更是技术实力体现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不仅减少太空垃圾,更是技术实力体现。

这次发射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官方介绍,它是在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的基础上,专为载人航天设计的。长征二号F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逃逸塔(发射空间站时则无)组成,全长达58.34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火箭。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完成这一使命的长征二号F火箭虽不是长征家族运力最强的,但却是最可靠的,它的安全系数达0.97,航天员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这意味着1000次故障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只允许有3次不成功。

从1999年11月20日首次,长二F先后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11名宇航员送上太空,成功率100%,今天的发射是它第14次任务。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彰显了我国航天实力再进一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航天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5

    浏览量

    20893
  • 火箭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89

    浏览量

    28898
  • 飞船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5

    浏览量

    668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今年将发射两艘载人飞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发布了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任务标识;包括有2025年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1:06 316次阅读

    2025:中国航天将从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扬帆再起航。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在新型重型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提升运载火箭能力运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10 323次阅读
    2025:<b class='flag-5'>中国航天</b>将从火箭研制、智能<b class='flag-5'>航天器</b>开发、载人<b class='flag-5'>航天</b>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导热石墨材料在航天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着12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年51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2:42 129次阅读
    导热石墨材料在<b class='flag-5'>航天</b>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

    高华科技助力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

    12月20日23时1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精准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6:29 433次阅读

    SiC技术能否满足航天器和飞机的高功率需求!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作为一种潜在的优越替代品,逐渐取代传统的硅基组件,为航天器和电动飞机的高功率应用提供了显著的优势。然而,SiC技术成功应用必须克服一个关键障碍:在这些极端操作条件下遇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33 240次阅读
    SiC<b class='flag-5'>技术</b>能否满足<b class='flag-5'>航天器</b>和飞机的高功率需求!

    CASAIM与中国航天达成全自动化光学测量技术合作

    近日,CASAIM与中国航天达成全自动化光学测量技术合作,并将CASAIM IS全自动化光学测量系统交付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山西工厂,这一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智能制造和精密测量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6:14 412次阅读

    盘点2024中国带来了哪些科技突破?

    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规模制造的光子芯片材……点赞中国科技,致敬科技工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01:00 5254次阅读
    盘点2024<b class='flag-5'>中国</b>带来了哪些科技突破?

    中国成功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

    让我们再一次为中国航天点赞!据央视新闻报道,14日早上,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据悉此次发射任务是由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执行;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45次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4:31 525次阅读

    神州19号成功发射,揭秘航天背后的连接科技

    的时刻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科研技术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每一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不仅是对我国航天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5:21 411次阅读
    神州19号<b class='flag-5'>成功</b><b class='flag-5'>发射</b>,揭秘<b class='flag-5'>航天</b>背后的连接科技

    发射中心又见大红屏 神十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发射中心又见大红屏!据央视新闻报道,在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神十九发射任务圆满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1:09 640次阅读

    中国天和核心舱在轨三周年:航天滑环充当关键角色

    作为滑环行业从业人员,我们知道在航天器上也是有滑环的,不过由于航天器运行环境处于外太空,其温差环境要比在地球上恶劣的多,所以航天器所用的滑环对于质量的要求要远比普通滑环苛刻的多。毕竟在大气层范围内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1:38 514次阅读

    BLUFI命令开启后,不能再重复使用哪些AT指令呢?

    当使用 AT+BLUFI=1 命令时,如果刚发送完 AT+RESTORE 或 AT+RST 命令,则开启 BLUFI 成功,若期间发送了一些蓝牙广播开启等命令后,则会失败。请问 BLUFI 命令开启后,不能再重复使用哪些 AT 指令?
    发表于 06-27 06:50

    中国首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试运行成功

    据悉,我国首座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已于日前顺利完成试火测试,该试验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研制建设,是亚洲最大的同类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0:36 658次阅读

    中国成功研发百吨级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翟婉明院士表示,该100吨推力振动台不仅是中国首创,更是全球最大。它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对产品的考核和耐久性评估至关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4:45 442次阅读

    中国重复火箭研发进展顺利 

    据悉,今年1月份,中国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快舟火箭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已顺利完成垂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5:25 49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