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中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称为电网备用容量。即备用容量是指同一时间内各电网的负荷备用容量和事故备用容量的总和。其中负荷备用容量是指电网的旋转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可供调用的备用容量。
电网备用容量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发电设备能定期检修及机组发生事故时不至于对用户停电,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网备用容量分为有功功率备用容量和无功功率备用容量,只有有了备用容量,电网才能在各种情况下对用户可靠供电;才能及时调整电网频率和供电电压,保证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也才有可能按最优化准则在各发电机组间进行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
运行负荷备用容量应按全网最大发电负荷的2%~5%配置。一般装机容量在40 000MW及以上的电网,负荷备用容量应按不低于全网最大发电负荷的2%配置;装机容量在30 000~40 000MW之间的电网,负荷备用容量应按不低于全网最大发电负荷的3%配置;装机容量在3000及以下的电网,负荷备用容量应按不低于全网最大发电负荷的4%配置。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电源释放电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峰谷差,变相削减峰值负荷,对电网而言相当于改善了负荷特性,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水平控制,和负荷转移等。给电网带来的直接好处包括:减少系统备用容量的需求,减少
发表于 09-11 09:05
` 【导读】未来电网必须满足容量(Capacity)、可靠度 (Reliability)、效率(Efficiency)与永续性(Sustainability)等四方面的需求。储能系统除作为紧急备用
发表于 12-12 16:30
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在研究报告中预测,在微
发表于 01-20 17:12
微电网的概念愈来愈热,让许多人开始疑惑微电网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南京研旭总结得出,微电网在实质上代表着将来智能
发表于 09-19 14:09
系统能够迅速替代电源,为微电网内部的负荷供电;这种情况,储能系统相当于紧急备用电源的角色,要求电流密度大;2)在微网内大型负荷启动时,由于电流往往数倍于运行电流,因此,可能正常电源的容量不足以满足负荷
发表于 10-18 11:07
小容量电网下起动电动机的代表工况就是自备电站供电情况下的电动机起动,此外在变压器容量较小工况下如何确定电动机软起动的方案,也是有类似技术问题。根据负载选择合适的配电容量,使用软启动器相
发表于 02-22 15:31
储能技术是紧紧牵动着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储能具有消除昼夜峰谷差,实现平滑输出、调峰调频和备用容量的作用,满足了新能源发电平稳、安全接入电网的要求,可以有效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储能
发表于 06-30 06:40
备用电源当正常电源断电时,由于非安全原因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某些部分所需的电源。供电级别较高的建筑, 在正常情况下要能够提供充足的电源, 在正常使用的电源出现故障时也要有足够的备用电源, 当建筑遇到
发表于 11-15 07:45
需求侧两种可中断负荷与发电侧备用容量的协调:在系统备用容量优化的研究中,需求侧低电价与高赔偿两种可中断负荷通常是与发电侧
发表于 03-18 16:10
•19次下载
本文介绍了微电网多能互补电源容量配置方法和按非计划离网配置。
发表于 10-12 18:29
•6次下载
负荷能够作为系统备用资源,通过需求响应平衡间歇性能源带来的系统功率波动。但是,由于调度工作量巨大,电网难以直接调度庞大且分散的负荷资源。因而提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负荷调度策略,建立了计及负荷违约的代理
发表于 01-05 10:06
•0次下载
约束条件的不同可靠性水平下的微网系统正、负旋转备用。以日运行发电成本和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可控机组出力、蓄电池的充放电以及可中断负荷。采用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ABC)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考虑微网期望停电损失
发表于 03-16 10:04
•1次下载
从电网的供电网络结构来看,电网主接线方式大致可分为有备用和无备用两大类。无备用接线方式包括单回的
发表于 09-09 09:20
•1.9w次阅读
无论是采用何种新能源,都不能完全保证微电网的供电绝对稳定。另外,在电源事故或电网故障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微电网供 电范围内用电负荷的用电安全,储能系统作为微电网的重要
发表于 04-14 10:21
•0次下载
UPS电源的备用延时时间指什么? UPS电源的备用延时时间是指在停电或电网故障情况下,UPS电池能够提供电能的持续时间。它是UPS电源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发表于 11-09 16:53
•1529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