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新技术得以燎原的前因后果,一直是科技领域观察者的母题。
比如硅谷战略与创新咨询专家杰弗里·摩尔(Geoffrey Moore),就曾将技术驱动型市场的打开,划分为——早期阶段、保龄球道期和风暴时期,分别对应了新技术的初兴、被实用主义者接纳,以及攻占主流市场这三个阶段。
其中,“保龄球道期”就是新技术从起势到爆发增长的桥梁。而巧合的是,我们正在亲身经历5G产业浪潮,就正处在从保龄球道期向风暴期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
5G技术已经展现出了明确价值,开始在一些示范领域成功应用,吸引了一批实用主义的跟随者,比如渴望数字化的工厂管理者,希望引入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园区,迫切降本增效的物流公司等等……解决他们的特定需求,在新的利基市场占据优势,对于新技术的长久发展和产业者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
而另一方面,5G的成长也需要不断重整价值链,让包括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客户服务人员、应用提供商等围绕新的需求集体做功,才能更早推动主流市场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产品/服务全面到位,进入爆发式增长周期。
就像是打保龄球,需要集中力量,看准撞击点,不让球偏离跑道,最终目标是让挡路的球瓶全部倒下,进入规模化增长的“风暴期”。
如何才能扔出一记优雅的全垒?是产业链上各个群体需要思考的问题。8月31日,华为就通过一次5G智慧园区沙龙,来探寻5G通关“保龄球道”的方法论。
智慧园区,是怎样成为5G“保龄球道”的?
请大家先回想一下,提到智慧园区,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画面是什么?
机器人、无人机巡逻;智能无处不在,出入考勤消费都可以人脸识别;各种新技术率先应用,4K/8K高清视频直播,无人驾驶汽车来回穿梭……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智能的便捷,可视可控的终端智能设备与云结合,让园区服务管理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升级。
而这恰好给了5G落地极为适配的土壤:
首先,随着智慧园区中智能应用的多元化、管理的复杂化、数据交互流量的暴涨,都需要5G专网来进行有效支撑。对于5G技术的天然需求,使得园区在面对新技术时思想和行动都先人一步。
其次,园区是一个比城市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综合场景,5G在远程视频、智能控制、物联终端等方面展现出的技术能力,在体系庞杂的园区内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后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相关单位的活力,推动5G产业链更快成熟;
此外,园区涉及到重要的生产生活,无论是对数据洪潮应对、网络安全的稳定可靠、对AI和云技术的集成与融合,以及各种多模态终端设备的引入等等,成为5G产品和服务的绝佳练兵场,可以让5G应用更快地走入大众。
上述三种特点,让5G在智慧园区中更容易被率先应用,成为5G规模商用道路上“第一个被击倒的保龄球”。据IDC统计,各类园区ICT相关投资在2019年超过200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2.7%。
而经过了5G智慧园区锻造的产业链,自然也能更轻松地攻克其他应用场景,从而让5G技术能够经受住长久的市场考验。
用产业价值链的合力,击倒商用的球瓶
如果说,智慧园区是5G商用一个极具潜力的利基市场,那么产业价值链的建立,则决定着5G能否真的从技术改变变得被大众市场所广泛接受。
而与2/3/4G发展不同的是,面向B端的5G智慧园区建设很难由某一个巨头独自撬动。
原因也很简单,5G智慧园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给客户带来可观直接的收益,需要“杀手级”创新的出现,来让新技术在广泛领域内迅速扩张,否则就会一直在小众的“保龄球道”上滚动。
面对5G+云+智能+IoT的综合创新,要撞击开大众市场的大门,仅靠一个“保龄球瓶”的倒下无济于事,必须依赖连锁反应的“全垒打”形成合力。
所以我们会看到,5G项目不再是运营商或通讯厂商的单打独斗,往往还会集合终端厂商,以及汽车、家居、金融、电网、物流、医疗等等各种垂直行业,来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5G智慧园区沙龙中,出现了多种合作伙伴的身影,来共同联合创新。
那么,5G智慧园区究竟带来了哪些新的增长点,又需要哪些价值链单元的参与呢?
通过此次沙龙,我们可以大致窥见当前5G智慧园区进程中的两大特征:
一是智慧化终端与5G模组的深度集成与全面覆盖。
目前,已经有360多个5G终端推出,包含工业、手机等多种终端。比如华为、海康、大华等厂家均已经推出内置5G模组的摄像头产品,并在园区中大规模商用;而内置了5G模组的AGV小车也在云南、成都、天津、宁波等地,从测试走向了商用阶段。在工厂里,利用5G内置模组与生产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终端智能的快速发展,成为5G商用的基本支撑。
二是5G垂直行业应用的创新案例井喷。
伴随着5G网络的基本铺设完成,5G行业案例也开始出现井喷,为规模商用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
比如此次沙龙中,致力于智能整合解决方案的朗坤智慧,就将园区监督管理、公共服务业务和企业经营生产业务布置在云端,来降低园区和企业信息化的设备投入和IT运维成本,同时结合5G智能网联的特点,通过设备巡检、数据自动采集等技术,实现生产管控信息化的目标。
而广东工业设计城与华为公司、广东电信合作打造了基于“5G+天翼云”的5G智慧园区,更是已经进入了3.0版本深化发展阶段。
在物流场景中,昆山华恒焊接公司集成华为5G模组,联合江苏移动,利用5G E2E网络切片,实现了AGV小车(自动导向小车)远程控制,一改传统网络环境下作业稳定性差、远控信号时延大、覆盖弱的问题,园区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
类似的应用创新还有许多,新石器公司就以L4级无人车为载体,打造出了首个搭载5G工业CPE的无人车,作为移动的5G平台部署在雄安新区、世园会园区、朝阳公园、首钢园区等地,对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起到了示范意义。
类似的场景融合还有很多,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垂直行业与多元技术解决方案的全面拥抱,成为支撑5G在B端领域爆发的关键支撑,也是产业价值链形成合力、丰满羽翼的极佳印证。
驶向“主干道”:华为如何推动5G智慧园区
看起来,5G技术在智慧园区这条“跑道”上行进的很顺畅,但不要忘记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5G扩展开来,从垂直的保龄球道进入到像城市“主干道”一样宽的大众主流市场。
届时,5G需求全面爆发,在商业价值得到极大释放的同时,对于市场参与者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最为显著的是,这个转变非常需要适当的参考基础和有效的支持力量。如果产业链上的成员只能够自己摸索前景,无疑很容易陷入发展停滞不前的状态(摩尔称之为“永恒的保龄球道”)。
弄清楚华为在产业实践中,做出了哪些准备与支持,或许能帮助产业掘金者们少走弯路、少交学费。目前看来,华为主要做了三件事:
1.建立基础完善的网络底座。
首先,华为打通了端、管、边和云的基础网络能力,并通过平台开放给合作伙伴,便于快速开发和集成,更快加速园区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目前在5G园区物流领域等都开始应用。
华为首当其冲解决那些最难、最顽固的问题,价值链上的其他成员就可以更轻松地挖掘衍生场景,吹起增长的龙卷风暴。
2.推动5G创新的跨界联动。
我们知道,华为本身也是一家制造企业,在全国有多个研发园区,按照“自己造的降落伞自己先跳”的传统,华为以自身园区为实验田,结合5G基础能力,一期在车辆管理、设施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有了一些初步实践,二期将以沃土平台为基础,通过ICT改造OT,实现内外架构统一,孵化出的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的各种场景相融合,能够催生出更多的核心业务创新与针对性方案。
比如中软国际就通过5G园区智能化运营中心,实时监控园区综合事态,并结合应急预案和智能终端,做到园区人、车、物、事件的可视、可管、可控。如今5G园区新应用当前已遍地开花,更进一步加速了技术规模商用的连锁反应。
3.推动产业进化的基础建设。
技术与场景,必须在可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复用的基础上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不断打开市场空间。
所以华为也积极推动5G园区产业链的整体升级,2020年的5月份,华为就与移动、昆船、倍福联合发布了《5G智慧物流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白皮书》,打造全国首个5G全场景智慧物流新装备孵化基地;又参与了全国智标委智慧园区工作组的组建,从标准、产业、解决方案等维度积极推进5G智慧园区建设。
在近期的期5G绽放杯大赛中,还专门设置了“智慧园区”专题,吸引选手们为5G智慧园区的应用创新贡献脑洞。
可以看到,在华为的视野中,努力建立和保障5G智慧园区价值链,不仅是为了自己,更倾向于让每一个涉及产业革新的公司受惠,提高5G商用的速率。
电报、计算机、人工智能、5G……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新技术的应用,其影响力都是深远而广大的。
当然,技术的变革也意味着各种资源、产业链的根本变革正在展开,并快速地波及到消费市场、产业市场等等各个地带。
一旦从“保龄球道”到“主干道”的枷锁被打开,将新技术打造成成熟产品,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让有远见的参与者青云直上,收获时代的礼物。
责任编辑:pj
-
远程控制
+关注
关注
4文章
621浏览量
34911 -
AGV
+关注
关注
27文章
1286浏览量
41033 -
5G
+关注
关注
1353文章
48387浏览量
56357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