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融入社会的千行百业,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数字经济与各个产业的深入融合,也为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治理挑战。
新业态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疫情期间催生了大量的线上消费需求,培育了人们新的生活、学习、办公、社交等习惯。互联网依托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和平台属性,各种新业态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带活实体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斯宾塞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经受疫情考验,主要支撑力就来源于数字新兴产业。
互联网+餐饮。美团数据显示,复工复产后,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餐饮行业借力外卖平台加快复苏,外卖订单量遥遥领先。非餐类订单保持平稳增速,生鲜买菜、生活日用、美妆护肤、办公/家装、医药保健成为外卖单量增长最快的五大非餐饮品类,通过外卖平台下单购买生活必需品,已逐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互联网+制造。传统制造业纷纷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技术,工业互联网进程大大提速,提升生产效率。在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平台的资源汇聚作用,有效连接供需各方,及时提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供需信息。物资产能不足时,平台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支持。
互联网+医疗。多年前互联网医疗就已经被频繁提及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次疫情,让社会充分认识到线上问诊的必要性。互联网巨头凭借各自在金融服务、云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从不同的层面助力医疗行业的降本增效,与医院、政府的深入合作,也有助于构建更完整的医疗全产业链服务生态。
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其固有弊端逐渐显现,例如体验效果欠佳、高昂的获客成本等,让在线教育企业普遍难以盈利。疫情给线上、线下教育创造了和解、融合的机会。疫情期间,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AI教学等得到爆发式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疫情带来的经验教训,使得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新业态给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
产业互联网蕴含巨大商机。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以及各类要素,其潜在的连接数量可能达到数百亿。产业互联网通过借力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传统企业可以更好地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更快捷地实现产品的物流和销售,从整体上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生产效率。这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地区消费市场高速发展。缘于长尾地带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的持续下沉,以及电商平台迎合并满足了下沉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加之移动支付和物流过去几年在低线城镇发展逐步成熟为电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低线城镇的电商发展潜力正在加速释放。除此之外,休闲娱乐、在线教育等在三四线城市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AI应用场景的复制推广加速。随着不同行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及部署能力经验的逐步积累,各类AI技术提供方尤其是头部企业,已发现并着手整合各类通用基础设施及共性技术,在构建不同行业大脑的基础上,围绕硬件集成、数据算法提供、AI通用能力、定制及部署能力、应用市场等方向建设服务型综合平台,与众多行业用户、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服务商以及第三方开发单位共同打造AI开放生态。
更加丰富的商业模式。传统的流量变现正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有价值知识的获取,被再度重视。人们逐渐从内容消费的单纯娱乐需求,向社交需求、艺术享受迈进,带来用户对内容消费需求的整体提升。例如,随着智能分发、融媒体、AI大数据、VR/AR等技术应用成熟,行业整体能力提升,内容竞争将再次成为新闻资讯市场的竞争焦点。
互联网治理相关意见建议
新业态、新模式彰显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同时也给我国互联网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我国正处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数据保护和合规利用形势十分严峻;企业之间围绕数据权益之争频发,数据在不同企业平台之间迁移难度大和成本高,企业数据人为泄露和非法窃取等问题日益频发,严重了影响了企业对数据的正常开发和利用;网络平台算法监管模式尚不清晰,技术支撑能力有限等。针对这些挑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加快网络数据深度治理。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标准化安全管理,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指南;规范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发、建设和运维全过程的数据资源管理;制定数据托管存储、开放共享、流通交易、挖掘利用等环节合同范本,明确相关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责任机制、使用边界、销毁处理等内容要求,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可管可控;整合相关职能和执法力量,建设国家级数据安全保护执法监管平台,提高执法监管的网络化、平台化、在线化水平,强化对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建立常态化、在线化的数据安全保护执法机制。
加强网络平台算法深度治理。鼓励网络平台服务企业算法代码公开或算法开源,不断推进算法演进和发展;建立算法安全评估制度,加强算法应用前安全测试和影响力评估;部分领域实施算法使用准入管理,提前做好风险预测和技术防范,提高对个人隐私、商业公平、社会安全保障能力;以大型网络平台为主体,构建网络平台服务算法联盟,围绕数据挖掘、隐私保护、精准营销、数据流动等领域,加快制定算法宗旨、应用标准、运行规则、负面清单等相关行业规则,提高行业自律能力。
加大互联网创新创业投资扶持力度。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器投资配套,鼓励相关产业链上的主体联合共建,为创客入驻提供一站式孵化投融资服务。加大对互联网行业创新创业金融扶持,发展知识产权、数据资产等质押贷款服务,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化,提升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社会价值,为创新创业型互联网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前瞻布局加强产业互联网治理。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合力,共同研究推动“新基建”、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持续推进开源协同创新生态,提升科研创新数字化水平;通过产业政策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扶持,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研发进行补贴,推动产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建议政府、互联网企业、产业联盟、科技社团组织和传统企业等积极合作,共同构建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作者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产业与规划研究所)
责任编辑:tzh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71浏览量
103521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文章
7584浏览量
88982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195浏览量
26956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