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令持续升级,倒逼国产芯片加速自研自产。
虽被扼住咽喉,却空前富有生机。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芯片领域投资交易达305亿共计46起;芯片人才则被大厂竞相高薪延聘。不只是资金和人才的流入,重磅扶持政策亦于8月份由国务院发出,助推芯片产业打开属于自己的「黄金十年」。 在滚滚向前的产业洪流中,专业芯片园区激荡其中,扮演着自己特有的角色。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合肥高新区、西安高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地,都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通过载体、服务、政策、资金、人才等综合环境吸引芯片企业集聚,从事设计、制造、封测、配套等不同「工种」。
在科技园林立的北京北清路沿线,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IC PARK)是唯一把「集成电路设计」写进名字的科技园,自2015年建设伊始就承载着北京「北设计、南制造」的芯片产业空间设想。到今年,这座建筑面积仅22万平米的园区,已实现集成电路设计产值196亿元,占北京总产值的45%,全国总产值的8%,包括兆易创新、比特大陆、豪威科技、地平线在内的60多家企业入驻,芯企集聚的气象颇显。
图|苗军,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董事长 「掘第一锹土的时候就开始做产业培育」,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董事长苗军认为这是园区能成功最重要的一点。为此,园区投注了巨大资源深入产业服务,比如组建3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与北京各大高校微电子学院建立关系、成立芯学院和芯创空间等等。
「房地产开发商不会做这些工作,但我们就是要做长产业链」,苗军说。 随着芯片产业起飞,奉行「长期主义」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也乘风破浪。但苗军同时指出,「做科技园区是非常苦的,利润不高。」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集聚芯片企业?既担负产业培育责任又以市场模式运作,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本期《园区一席谈》专访了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董事长苗军。 在专访中,苗军还谈到专业园区的打造秘诀、疫情下的短期应对之策、北京打造芯片产业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并对重磅出台的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8号文]进行了解读。 以下为专访内容,《园区一席谈》编辑整理。
1国产芯片吹响集结号,专业园区站上风口 园区一席谈:芯片现在是一个自上到下都极其关注的领域,身处这样的风口有什么感受? 苗军:芯片行业现在确实在风口上,要融资也比较容易,银行蜂拥找我们。政府也非常支持,比如我们8月14日举办的第四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亲自来揭牌,说明市政府非常重视IC产业,对我们这样的小体量园区来说,非常不容易。总体看,现在外部环境确实非常好,但我们也考虑自己到底有多大能力。 其实不是我们自己做得多好,而是国家对这个产业高度重视,所以我们更有责任把园区做好。按照定位,做好园区的五个「一流」: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技术。园区能不能出几个上市的大企业?技术能不能在国际国内名列前茅?我们就是要为这种目标打造环境,不只是生活环境,更包括产业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等等,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园区一席谈:20年前,国务院实施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助推了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今年8月份,《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8号文])印发,有观点认为该政策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迈进「黄金十年」。您如何解读? 苗军:相比20年前的18号文,8号文有3个大变化。
第一,IC产业地位大幅提升。2000年出台18号文,那时我们还在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到现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应用已经跟软件相当,甚至超过软件应用,这体现在产业带动性强、技术门槛高等多个方面。 第二,重点清晰方向明确。比如,以前都是税收三免两减半,这次区分了不同种类,设计、制造、封测和产业平台,不同链条环节有不同的政策支持。举个例子,生产这个领域就划分得很细,小于28纳米的支持政策更强;对重点IC设计企业有更高的扶持举措。通过文件,我们可以看到,政策重点是支持高端,促进企业更快、更有动力的投入研发,去攻坚核心高端芯片,这是政策非常明显的导向。 第三,创新举措更加丰富。比如在融资方面明确鼓励并购重组、鼓励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在18号文那个年代,还没有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而现在这些已经成为主力了,比如国家大基金、北京市IC产业基金等。另外,还有优先支持IC平台建设、特色园区发展、建设一级学科等,这些都是亮点。
园区一席谈:政策提到鼓励园区在企业孵化、平台服务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有哪些部署? 苗军:在培育科创能力、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上,政策有3点让我们感觉非常振奋。 第一,在研究开发政策方面。政策第17条提到,优先支持相关创新平台实施研发项目,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那么我们这种园区其实就是在搭建创新平台,有政府的认可,我们做这样的平台就更放心大胆去干了。 第二,在支持IC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我们从2015年开始建设至今,有将近4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产值去年达到196亿元,相当于北京IC设计产业的45%、全国IC设计产值的8%,这种集聚效应已经体现出来了。 第三,在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和创新服务机构建设方面。我们园区去年就已经建成了芯创空间孵化器。芯创空间重点培育小微企业,面积将近3000平米,已经装了27家企业,我们现在正考虑进一步扩大面积,做一个孵化器二期,使更多中小微企业成为后起之秀。
下一步我们积极对接政策,与具体部门密切联系,主动争取政策对我们这种专业IC园区的支持,让企业真正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促进IC企业快速发展。 2我们也难,但我们就是要做「长线」 园区一席谈:5年的时间实现芯片产值196亿,这个成绩是很多专业园区羡慕但不易做到的。您认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做对了什么? 苗军:说说做对了什么,也说说做错了什么。其实这个成绩取得不是偶然的,是我们做科技园区建设30年的经验积累。 最早期的园区就是做房地产,从土地拆迁整理到盖房、卖房,但是到后面尤其从2000年以来,我们做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园到现在将近20年,深刻感受到了内容的重要性。 产业园区中,企业是主角,产业是核心。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关集成电路设计园挖第一锹土的时候就开始做产业培育,这一点我觉得做的非常对。 复盘回顾,现有的入驻企业一大部分都是在建设期就进行了产业对接、需求研究,园区和企业并不是「买房-卖房」的关系,也不是「租户-租客」的关系,而是产业共同体的关系。 举个例子,园区2016年1月份开工,我们2016年6月就发布了园区产业平台,在海淀区政府和中关村管委会的直接支持下,出台了产业发展专属政策,包括房屋补贴、公租房、人才落地等等。
我们为什么能吸引企业?首先因为这里不仅有房子,还有政府关注和产业支持。企业入驻之后,还能够在园区里面找到业务合作伙伴。 第二,我们跟高校合作非常紧密。园区2016年就和所有在京的微电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微电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创业优先在园区落地;我们也为学校的教学和实习提供基地。在和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技术成果优先在园区进行了孵化和培育,也给园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人力资源。 第三,跟协会联盟紧密合作。我们既是中国半导体协会的理事单位,也是北京半导体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这样我们就形成一个产业圈,在这个企业俱乐部里通过各种途径跟企业交朋友。 所以,我们不是把房卖了就没事了,也不是把房租收了就成了,我们寻求的是共同发展,是如何辅助企业把技术做强、是如何与园区其它企业互补。 实际上,一般的房地产商不做类似芯学院、芯创空间这样的内容,或者做了也只是一种包装和噱头。因为如果单纯计算商业回报的话,这些业务都不赚钱,但我们要把它做实。 我们还建立了3亿元的基金来直接支持园区企业的发展。类似这些投入,传统开发商想都不会想,他们想的是今天投入100万,半年后收入120万,谁也不会做这个长线,但我们就是要做长线。 投资IC企业一般快了5年,慢了7年才能见到成果。其实我们也难,但我们得耐下心来,做耐心资本,俯下身为企业服务。通过这样的服务使企业认识到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不是地产,而是真正的专业园区培育产业,我想这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的劣势也有,就是当初园区拿地太贵了,拿了商业用地做产业。面粉贵,面包就没法很便宜。由于相对地价贵造成我们现在的租售定价很难,这就使入园企业的办公成本有所增加。 那这个缺点怎么克服呢?我们必须通过自身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提升,来做一个五星级的园区来弥补前期地价高的不足,用服务来换取企业客户的认可。 3做强服务管家体系:可不只是「伙食好」
园区一席谈:今年上半年的特殊情况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冲击,园区是否也受到影响?怎样应对? 苗军:今年疫情影响的是企业信心。疫情期间,不能出差了,企业线下业务基本都停滞了,想办法活下来成了企业的第一需求,投资拓展就被搁置了。 所以我们上半年压力挺大的。租房租不出去,卖房卖不出去,找客户又不敢出差,客户又不敢来,谈判用电话和视频终归还是没有那么直接。
但是,我想我们难别人也难,难日子总会过去,恰恰这个时候是我们苦练内功的机会。因此,园区上半年的重点是做好服务管家体系,从产业、人才、市场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服务举措,通过服务管家,让我们和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入驻企业对我们更满意。现在不说别的,由于伙食好大家都胖了,园区引进的好吃餐厅太多了。 伙食好,是园区服务体系的其中一个具体体现。此外,我们做晚会、做科技文化消费季、做青年员工七夕文化演出等等,都是免费公益的,通过丰富园区文化生活,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研发和办公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的、活跃的、温馨的氛围。 第二,我们进一步做强产业服务平台。今年我们比往年提前一个月举办了「芯动北京」峰会,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搭建平台,发布了园区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相当于帮助企业进行了市场营销。这周做的创新技术投资大赛则促进企业与投资机构对接,解决企业投融资需求。这些措施都是我们在疫情期间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来克服影响。 第三,我们还得把自己的园区推出去,让企业聚集进来。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强化了营销队伍、招商队伍,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把个人收入和招商指标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领导亲自挂帅,对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招商。另外,我们也跟政府相关部门紧密联系,积极对接企业需求。
疫情确实有影响,但我认为只要比别人更努力,就能比别人先行一步。 园区一席谈:IC企业出现了上市潮,比如中芯国际、寒武纪等等,刚刚出台的[8号文]也积极鼓励芯片投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此前成立的3亿元产业基金,已经做了哪些投资? 苗军:现在投了6家,都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多属于天使轮、Pre-A等早期轮次。现在要投资成熟企业,说实话我们资金太少了,恰恰这些早期培育起来的企业有更高的成长性。 虽然只投了6家企业,但实际上接触了两三百家企业,这里面有些真是好企业但我们资金有限,还有一些企业看不准不敢轻易投,也是双向选择。
4人才基础雄厚,北京芯片产业重在高端
园区一席谈:除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北京要拔尖,怎么走差异化路线? 苗军:北京还是着重做芯片设计。 确实存在沿海城市、中西部城市利用优厚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机制大力发展IC产业,但其实北京的IC企业是最多的,也应该看到北京的总部经济比较明显,尤其是大企业总部在北京。 北京在IC设计方面一直领先,虽然企业有一些正常搬离、并购,但北京IC设计的技术基础、人才基础、研发环境是最好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跟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把中关村的创新资源和政策先行先试的红利释放出来,让更多企业能够在北京扎根、发展、壮大,辐射全国。 我认为这是我们和上海、深圳等城市不一样的地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非常全,封测、生产在张江都有;西安有大量的军工企业;深圳贸易型发达;我们还是要突出我们的特点,专注创新创业和高端芯片设计。 园区一席谈:很多园区都在打造专业特色,您认为,建设运营专业特色园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苗军:第一,专业园区首先得专业,深入了解产业才行,浮在表面是做不出特色的。第二,不能唯利是图,如果只以效益为中心做不起来。如果谁出钱就卖谁,这样的园区就办成大杂院了,得有产业的情怀、报效国家的情怀、担起重担的情怀。第三,要踏踏实实做园区,园区成功的关键是后续的运营发展,这是核心。 做科技园区是非常苦的,利润不高,跟房地产根本就没法比。但恰恰是我们这种企业要实现国家战略,要把中关村率先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把北京打造成全国科创中心,我们是其中一环。
撰文| 江珊
栏目 | 园区一席谈
原文标题:媒体报道丨访IC PARK苗军:在芯片产业洪流中,做耐心的专业园区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771浏览量
423390 -
IC
+关注
关注
36文章
5947浏览量
175549 -
中国芯
+关注
关注
19文章
277浏览量
32325
原文标题:媒体报道丨访IC PARK苗军:在芯片产业洪流中,做耐心的专业园区
文章出处:【微信号:ic_park,微信公众号: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