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解析交通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我快闭嘴 来源:中国交通信息化 作者:刘文杰 2020-09-15 11:59 次阅读

2020年8月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在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的形势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交通运输部党组面向十四五期、乃至于今后更长时期提升全行业发展动能、实现跨界融合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三个方面,对交通运输新基建进行了规划和描述,有目标、有任务、有路径、有对策,对全行业、全领域提升认识、明确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结合对新基建以及与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关系,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对交通新基建内涵的理解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周期大约每百年一次。前三次技术革命分别以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即将开始的以全智能化、智能转换、生物工程、多维世界、先进材料、无限能源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新基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奏,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新技术革命发轫的新特征与新形态。

新基建可溯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又名“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旨在解决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升级。

新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由此催生和影响了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的转型。2018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正式提出“新基建”这一概念。

新基建在我国从酝酿到提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经济社会从高速度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低品质、低效率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端管网云的数字时代已经来临;数据流引领的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物资流成为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通道和载体。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专题部署,并出台了《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当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由于政策债务约束、边际效应锐减、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倒逼着基础设施等领域必须转轨、变轨、并轨。加之新冠疫情对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非线性冲击,催生了新基建成为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探索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通常所言,“新基建”大致包涵七个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型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技术迭代、数字牵引、平台协同、融合赋能等典型特征。新基建区别于“旧”基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区域,立足并结合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地区和城市群、都市圈,进行顶层设计、超前谋划,提升其社会经济价值;二是新模式,采取市场经济法则,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和金融工具进行配套支撑。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完善投资主体,对民间资本、外资一视同仁;三是新规则,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大幅度减税降费,落实竞争中性,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新的激励机制,调动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各方面的积极性。

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技术迭代更快、协同创新要求更高、资源挖掘程度更深、平台聚合能力更强。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从产业数字化到服务数字化、从生物支付到远程诊断、从过程监控到结果追溯,新基建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

新基建之“新”,不仅仅体现在新技术上,还体现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上。而交通新基建通俗来说,就是信息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运输服务体系,也就是智慧交通以及智能建造,要具备网联、运算、融合、安全和可持续的特征,大体上由基础网络、数据、平台、管道以及应用和安全等方面组成。

二、交通新基建的机遇和挑战

《指导意见》强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

交通新基建的基本内涵应该包含三个要素:融合、协同和创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产业融合创造了了条件;协同就是从综合交通实际发展需求出发,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载运工具和运输服务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建成更高品质、更安全、更绿色、更经济和更便捷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网;创新就是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的科技研发等级,推进重大交通科技基础设施整体性、系统性、集成性的大规模研究。在车路协同、供应链、路网安全等方面,应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模式,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交通运输全行业、全领域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交通运输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基本载体,交通新基建将数字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网联化的运输服务体系有机结合,改变了运输的形态和方式,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随着新基建的兴起,新交通也越来越成为行业和社会议论的话题。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土木结构、物理形态;载运工具是机械装置、传统能源;管理体系是分散的、独立的;新交通则逐步转化为数字化的装备、网联化的设施、协同化的体系。过去生产要素主要在路上流动,未来生产要素主要在网上流动。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普遍应用,原有的体系和规则将逐步被改变、甚至被颠覆。

在新基建的几大领域中,一部分本来就是交通的范畴,比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有的跟交通关联度非常高,或者说源于交通的服务需求而产生,比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物联网、5G网络等;有的尽管是泛在技术,但是对于交通运转型创新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笔者认为新基建对传统交通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升品质、提升能力、提升等级。新基建是对现有的交通设施和装备的数字化改造,是基于未来应用场景的运输服务转型升级,也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带来的交通运输系统技术链的提升。比如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在交通的应用,是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根本变革,接受的过程很痛苦,也很不适应,一旦突破这个瓶颈,达到了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的融合,就会产生显著功效。

交通新基建在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二是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总体规划;三是对概念内涵、技术方案、发展重点、盈利模式等认识不一致;四是信息连接平台、数据运用与数据价值评估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五是网络安全运行风险加大等,都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逐一关注并解决。

三、新基建与交通的融合共生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阐述的交通发展的几个转变,为交通新基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强调要“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新基建与交通的融合共生,首先应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提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字化装备、网联化设施、智慧化的交通基础设施最终实现。

《指导意见》明确了交通新基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35年,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可以看出,《指导意见》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等要求一脉相承。

按照《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的任务要求,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5G等宽带通信技术在车路协同路侧基站、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应用;二是北斗卫星通信在遥感测设、应急救援、运输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三是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属性和应急保障能力;四是建立交通大脑。布局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的数据中心、运算中心和人工智能的协同服务体系,并构建交通运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体系。

四、交通网络的安全与效率

《指导意见》强调网络的安全防护,要求推动部署灵活、功能自适、云网端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内生安全体系建设。

安全与效率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基本要求,在某些方面又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公众的需求不断提升,要求交通运输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更绿色、更舒适的设施与服务,所以统筹谋划交通运输网的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新基建对于系统的优化和效率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隐患也必须高度重视。尽管信息系统能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但其脆弱性同样不容忽视,例如电子文件可能被截获与复制、用蜂窝式电话通话容易被人监听等,无论是个人隐私还是国家信息安全都可能会面临极大挑战。

应该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防护基础总体比较薄弱,监测预警和危机研判能力不强,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缺乏安全运行管控的措施。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全国联网,综合性、立体化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系统越庞大,相对应的风险点就越多,网络安全性必须被提到非常高的程度。《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建设集态势感知、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联动指挥为一体的网络安全支撑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形成多层级的纵深防御、主动防护、综合防范体系,加强威胁风险预警研判,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基于此,统盘考虑和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强化从项目安全到系统安全到体系安全的逻辑关系,应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工程来统盘规划、分级、分步落实;其次是安全优先、兼顾效率。速度和效率,是公众对交通出行和运输物流永无止境的追求,我们要关注和满足公众的这种关切,必须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在系统上不断优化,在管理上不断精细,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确保设施和装备的可靠与耐久,以达到效率与安全双赢的目标。

《指导意见》还注重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分级分类保护,落实数据容灾备份措施。随着交通新基建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以文本、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多媒体等新形式存储、应用,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这也应该引起我们在工作中的注意和防范。

五、重构交通产业新的竞争力

我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商船总吨位居世界第一,民用机场等世界第二;我国有新基建最核心的抓手5G,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基站数量,都大大领先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还拥有极其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应用场景、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与日益增强的资本对接能力。因此,交通新基建未来可期。

交通运输是率先拥抱信息化的行业之一,也是应用广、发展快的领域。到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视频监控基本实现全路段覆盖,全国联网收费高速公路架设的ETC门架达2.46万个,40%的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实现了运行状况的智能感知,全国现在有6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示范区投入使用,用于自动驾驶开放测试的道路近3000公里,客票通过网络发售率超过80%。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超级工程,已经全面引入先进制造理念与模式,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桥隧预制件工厂化生产、装配式安装比例都达到80%以上。

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先进制造助力的先进建造使交通基础设施进入标准化定制、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阶段。数字化还将为基础设施可远程监测、控制、维护创造条件;区块链技术将改造运输物流体系,对提升综合运输网效率产生积极作用。

交通新基建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指导意见》明确了责任和分工,交通运输部将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明确实施路径、阶段目标,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积极性,确保顺利实施。

为加快实施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圆满完成《指导意见》提出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国家级科研团队和企业主力军作用和主体责任,引导他们将科研力量和资金向新基建领域倾斜,改革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创新成果的激励,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和社会产学研结合、协同攻关;

二是关注国家给予新基建专项的财政、金融、产业等配套政策,及时研究出台交通新的产业政策,确保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的落地生根,还要在国家和地方各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给交通新基建留出余地和空间;

三是为民营企业参与交通新基建投资拓展渠道、消除限制,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平等竞争的机会,通过加强产业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窗口;

四是做好交通新基建的科学统筹规划,防止“一拥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而言之,新基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和无处不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基建将会带来新交通,因此也是一次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变革。我们要对照《指导意见》的要求,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之源。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

    文章

    2235

    浏览量

    53583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

    文章

    47206

    浏览量

    238276
  • 5G
    5G
    +关注

    关注

    1354

    文章

    48437

    浏览量

    563987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

    文章

    4320

    浏览量

    94098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产业"内卷化"下磁性元件面临的机遇挑战

    面对产业内卷的大环境,磁性元件行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机遇挑战?企业又该如何在利润空间不断紧缩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 伴随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与精细化,磁性元件产业逐渐步入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1:09 124次阅读
    产业&quot;内卷化&quot;下磁性元件面临的<b class='flag-5'>机遇</b>与<b class='flag-5'>挑战</b>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机遇挑战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机遇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1:04 448次阅读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b class='flag-5'>机遇</b>与<b class='flag-5'>挑战</b>》

    智能交通建设挑战:难点与解决

    智慧交通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提高交通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改善出行体验。然而,在实施智慧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难点和挑战。 首先,智慧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1:36 628次阅读

    物联网技术的挑战机遇

    ,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到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然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机遇挑战: 安全性问题: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且很多设备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黑客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攻击,窃取用户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32 724次阅读

    智能驾驶的挑战机遇

    智能驾驶作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并带来了诸多机遇挑战。以下是对智能驾驶的挑战机遇的分析: 智能驾驶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6:00 789次阅读

    国产光电耦合器2024年的机遇挑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2024年对于国产光电耦合器行业来说,无疑是充满机遇挑战的一年。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5G时代、新兴应用领域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3:56 378次阅读

    探讨数字化背景下PMC的挑战机遇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负责产品物料控制(PMC)的企业来说,这一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抓住时代的脉搏,推动PMC管理的创新与升级,成为了企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1:03 455次阅读

    EMI电磁干扰行业:从挑战机遇的蜕变

    深圳比创达|EMI电磁干扰行业:从挑战机遇的蜕变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1:29 461次阅读
    EMI电磁干扰行业:从<b class='flag-5'>挑战</b>到<b class='flag-5'>机遇</b>的蜕变

    EMC电磁兼容性行业:挑战机遇并存

    深圳比创达电子EMC|EMC电磁兼容性行业:挑战机遇并存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0:57 653次阅读
    EMC电磁兼容性行业:<b class='flag-5'>挑战</b>与<b class='flag-5'>机遇</b>并存

    2024年国产数字隔离器:挑战机遇探析

    国产数字隔离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业控制、通信、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挑战,国产数字隔离器在2024年面临着诸多挑战机遇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7:15 751次阅读
    2024年国产数字隔离器:<b class='flag-5'>挑战</b>与<b class='flag-5'>机遇</b>探析

    机遇挑战并存的AI时代,三星如何在DRAM领域开拓创新?

    机遇挑战并存的AI时代,三星如何在DRAM领域开拓创新?
    发表于 05-09 18:46 471次阅读
    在<b class='flag-5'>机遇</b>与<b class='flag-5'>挑战</b>并存的AI时代,三星如何在DRAM领域开拓创新?

    EMI电磁干扰:挑战机遇并存,如何应对是关键

    深圳比创达EMC|EMI电磁干扰:挑战机遇并存,如何应对是关键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0:24 513次阅读
    EMI电磁干扰:<b class='flag-5'>挑战</b>与<b class='flag-5'>机遇</b>并存,如何应对是关键

    国产光耦2024:发展机遇挑战全面解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产光耦在2024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国产光耦行业的发展现状,揭示其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机遇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13 1001次阅读
    国产光耦2024:发展<b class='flag-5'>机遇</b>与<b class='flag-5'>挑战</b>全面<b class='flag-5'>解析</b>

    国产光电耦合器:2024年蓬勃发展的机遇挑战

    本文将深入剖析国产光电耦合器行业的现状,分析其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18:06 822次阅读
    国产光电耦合器:2024年蓬勃发展的<b class='flag-5'>机遇</b>与<b class='flag-5'>挑战</b>

    国产固态继电器:2024年前行的机遇挑战

    本文将深入分析国产固态继电器行业的现状,剖析其在技术升级、市场竞争等方面所面对的机遇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18:05 80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