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逐步加快,企业终将与人才缺口这一难题相遇。据两年前麦肯锡一项预测显示,在具有深入分析能力的人才方面,美国可能面临着14万到19万的缺口,而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做出有效决策的经理和分析师缺口则会达到150万。
当然数据分析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环,尤其在AI大行其道的当下,若想将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各项AI分支技术运用在数字业务上,那么企业所面临的人才缺口问题还将进一步扩大。
美国劳工统计局此前也曾做过一项预测,自2010年到2020年间,开发人员的需求增长了57%以上。由于很难找到优秀的开发商,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试图将其开发工作外包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让无代码/低代码技术被再一次被推向了数字舞台的中央。
何为无代码/低代码开发
所谓无代码,是一种应用程序的可视化开发方法,其允许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创建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搭建完成的功能。
用个比较贴近生活的场景来举例,当下市面上的人工智能产品(伪人工智能产品例外),都为用户提供了一套编程软件,软件中用户能够以拖拽的方式来进行功能实现,同时也允许借助Python一类高阶编程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编程。当然,这种拖拽式编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小孩子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无代码/低代码开发,也可以理解为是这一方法的“商业版”。毕竟两者在莫种程度上来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代码/低代码虽然跳过了底层代码编写这一环,但却同样考验着开发者的逻辑能力。
而这一点反而成为了这种开发模式备受欢迎的原因,毕竟此前无论是公司IT部门亦或是外包商,在开发一些业务需求时,往往更侧重于功能层面的实现。这种对于业务模式了解基本为零的开发模式,往往会让系统在后续使用中略显蹩脚,甚至成为业务的拖油瓶。
而现今借助无代码/低代码开发模式,即便没有任何开发经验,了解业务自身属性的人员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应用的创建、迭代和发布。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专业开发人员。举例来说,人人都能用Excel来制表或统计数据,但企业仍然需要一位会计帮助进行财务的分析。因此未来开发人员的重心将会向更高端开发工作迁移,做一些更为复杂、且更加重要的应用开发(如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等),而并非底层开发。
前所未有的敏捷体验
不可置否的一点是,无代码/低代码技术的崛起,正在重塑着企业原有业务搭建流程。Gartner也曾在一组报告中提出,到2024年,低代码应用平台将占所有应用开发活动的65%以上。
这一技术之所以被看好,原因之一在于这种以可视方式构建的开发模式,不仅减少了大量编码工作,更可在应对市场时,灵活进行业务逻辑调整,使业务以更敏捷的方式前行。而此前的开发方式,在进行业务调整时,往往需要开发团队加班加点进行实现,这段时间极有可能让业务错过切入市场的最佳时期。
再者无代码开发的方式,也更符合当下降本增效这一时代旋律,尤其在黑天鹅事件后,大批企业均处在夹缝之中生存。一方面现金流受到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业务模式亟需更新以应对市场,而传统应用搭建的模式,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但无代码解决方案却巧妙的绕过了这一难题,虽然企业依旧要负担一定的采购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与组建专业开发团队费用相比,前者所带来的负荷显然更低,且能够让企业持续借助当下最主流的技术进行业务赋能。
当然市场中对于无代码/低代码技术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如该项技术仅可用于简单应用的搭建。实则不然,这一技术本质是为业务提供创建复杂应用程序所需的预构建块,并以人人皆可开发的模式来形成整套系统的闭环。
其中网站开发便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以往若想搭建一套功能完善的网页,需要CSS、HTML、数据库、PHP等一系列人才。而现今,每个用户都可借助如Wix一类的平台,拖拽出一套HTML5网站和移动网站。同时也允许用户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添加相应功能,如:社交插件,电子商务,联系方式,电子邮件营销,社区论坛等。
结语:正如数字能力一样,虽然其在前几年便不断被提出,但真正使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依然离不开疫情这一变量的推动,低代码/无代码亦是如此。
尤其在国外疫情并未缓和的当下,IT与业务部门协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降维的开发模式,则帮助企业平滑实现了业务层面变革,满足对业务提出的高效诉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无代码/低代码市场多么火爆,传统开发依然无法被其替代。
责任编辑:pj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2文章
47387浏览量
238900 -
代码
+关注
关注
30文章
4798浏览量
68725 -
应用程序
+关注
关注
37文章
3283浏览量
5774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