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以模拟电视系统介绍CRT显示技术原理

454398 来源:蜗窝科技 作者:wowo 2020-09-29 15:53 次阅读

1. 前言

CRT(Cathode Rays Tube,阴极射线管)是最原始的电子显示技术,在上世纪被广泛运用于模拟电视(Analog television)系统中。本文将以模拟电视系统为背景,介绍CRT显示技术的原理、特性以及一些关键术语。

众所周知,CRT显示已经逐步被数字显示取代,已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本文之所以介绍它,原因有三:

1)模拟电视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的记忆,美好又神秘。现在回头去看,发觉其中的技术是那么的简单、有趣,值得一说。

2)帮助理解显示时序(video mode,or display timings)。对写过显示驱动的人来说,显示屏的那长长一串的时序相关的参数(xres, yres, hsync len, vsync len, left margin, etc.),足以让自己崩溃。追根溯源,它们产生于CRT技术,现在之所以还存在,很大程度上是CRT的延续,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

3)现在很多前沿的显示技术,如PDP、FED等,都和CRT的工作机制类似(具体可以参考“显示技术介绍(2)_电子显示的前世今生”中的介绍)。理解CRT是理解这些新技术的基础。

2. CRT简介

CRT显示技术的本质是:

1)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并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加速。

2)电子束轰击荧光物质发光。发光的亮度取决于电子束的速度,即加速电场的强度。

3)加速电场的强度由输入的视频信号控制,因此可以还原视频。

4)电子束可以产生直径略小于1mm的光点,在偏转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分时点亮屏幕上所有的区域,并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产生一副完成的画面(人眼看来)。

因此,CRT包含了电子束产生(电子枪)、加速系统、偏转系统、涂有荧光物质的显示屏等基本组件,它们组合在一起,再加一个管壳,就是常说的阴极射线管(CRT)。

3. 模拟电视系统简介

模拟电视系统是一个包含视频信号采集输出、编码、传输、解码、还原显示的系统,其框图如下:

图片1 模拟电视系统

模拟电视系统中的显示终端(电视)基本上采用CRT显示,因此也称作CRT电视。一般情况下,CRT电视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RF de-modulation、Analog decoding、CRT display三个部分。

4. 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

CRT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一种技术,但电信号是怎么来的呢?巧的很,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技术,如下:

图片2 光电&电光转换

上图描述了基于CRT的模拟电视系统的技术基础:

电子束轰击光电靶形成电回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完成光电转换;

加速后的电子束轰击荧光物质发光,将电信号转换回光信号,完成电光转换。

光电转换的目的是把图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便于传输、保存,转换后的电信号就是电子显示的源数据。上图左边部分介绍了基于阴极射线的光电转换过程:

1)电子枪的阴极产生电子束,并打在一个导电的光电靶上。

2)光电靶通过一个电阻(RL)和电子枪的阳极连接,打在光电靶上的电子束流经电阻回到电子枪的阳极,从而形成一个电回路。

3)光电靶本身也有电阻,且随光线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可以看做光敏电阻)。因此在光电靶和RL之间会产生随光线变化而变化的电压输出,就是视频信号输出。

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存储、传输、转换后,会以输入信号的形式,控制CRT中加速电场的强度,进而控制荧光屏上荧光物质的发光强度,完成电光转换(电子显示)。

理解了上面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的过程之后,我们会产生如下疑问:

问题一:一个光电靶只能反映一个点的光线变化,但这显然不够,一个足够大的平面上所有点的光线变化才是有意义的,要怎么做?

问题二:为什么一定需要电子束来形成电回路,一个简单的导线不也可以达到目的吗?

要回答上面两个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理解电子扫描的原理。

5. 电子扫描

首先回答问题二,电子束当然不是必须的,现在普遍使用的数码摄像、数字显示等技术,都不需要电子束的参与,当然,它们不在本文的介绍范围内,就不过多涉及了。因此,我们先分析基于电子束的场景。

对于问题一,怎么得到一个平面上多个点的光线变化呢?机智的工程师们想到了扫描(Scanning)。所谓的扫描,就是同一时刻只处理一个点,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足以欺骗人的眼睛的时间,如40ms)处理完所有的点,就万事大吉了,如下图所示:

图片3 Raster scanning

上面图片所描述的电子扫描(也称作光栅扫描,Raster scanning[2]),在模拟电视系统中,既用于图像的采集,也用于图像的显示。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可以使用多个光电靶(假设是MxN个)组成一个平面,然后在电子束经过的路径上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加入合适的磁场,磁场的强度由一个由锯齿波信号控制的线圈(偏转线圈)决定,由于磁场会使电子束偏转,因此就可以控制电子束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式,分别打到每一个光电靶上。这个过程就叫做扫描。

扫描的结果,是将MxN个光电靶所代表的的光信号,分别转换成电信号,并依次输出。这样的一个电信号序列,称作一个图像帧(Frame),接收端(CRT显示器),按照同样的规则,就可以将这样的图像帧还原显示。

关于电子扫描,有很多重要的概念,会在显示有关的驱动编写中用到,下面结合上面图片,一一解释。

1)扫描线(Scan lines)和分辨率(Resolution)

对电子扫描而言(这里以图像采集为例),一行中所有光电靶输出的信号实际上是连续信号,这就意味着:

一行所包含的光电靶个数,对扫描(或者显示)来说,是不重要的,它只影响光信号采集的精度,也即图像的精细度。甚至,显示端根本不关心采集端到底用了多少个光电靶采集信号(由于是模拟信号,它也无从得知)。这个特征决定在电子扫描的水平方向上,并没有分辨率的概念,整个水平方向上的一行,称作一个扫描线(Scan line)。

对模拟的CRT显示来说,只需要根据显示器的特性(水平方向有多长),将一行的模拟信号map过去即可。

当每一行扫描结束的时候,电子束需要在水平偏转磁场和垂直偏转磁场的偏转作用下,回到下一行的起点(这个过程称作回扫,下面会介绍),这中间不允许采集信号,因而每一个扫描线之间,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电子扫描在垂直方向上有分辨率的概念,即多少个扫描线(Scan lines)。

综上所述,在电子扫描中,分辨率可以用Scan lines表示,例如576 lines。

2)回扫(Horizontal/Vertical retrace)

电子束从左向右扫描完一行后,需要在水平偏转磁场的作用下快速移回到最左边,并在垂直偏转磁场的作用下,向下偏转一个scan line,以便扫描下一行。同理,电子束从上向下扫描完一帧后,也需要在垂直偏转磁场的作用下快速移回到最左边。因此,水平和垂直两个偏转磁场,实际上是一个周期性的锯齿波,如下:

图片4 Scanning-pattern

斜率为正的上升期,称作正扫描,电子束将会从左向右(或者从上向下)偏转。斜率为负的下降期,称作回扫(retrace),电子束将会从右向左(或者从下向上)偏转。

由于回扫的过程中不能采集(或者输出)信号,因此需要关闭电子束,称作blank(Horizontal/Vertical balnk)。回扫结束后(回到了最左边或者最右边),需要重新打开电子束,称作unblank。

注1:了解显示驱动(如linux framebuffer)的同学,应该对blank/unblank不陌生,它们的来源正是此处。

3)前肩(front porch)和后肩(back porch)

由上面的描述可知,回扫开始的时候需要blank操作,即关闭电子束的发射。在模拟电子的世界里,关闭电子束的发射,其实就是将激发电子束发射的电压从高电平降到一个较低的电平(接近零),但下降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具体原因有多种,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因此:

在电平降到一个安全的值之前(电子束不再发射),不能开始回扫。

也就是说,有效的视频信号必须要在回扫开始前结束(即上面图片4中“t2”处),从有效视频信号结束到回扫开始的那一段时间,称作前肩(front porch),这一段时间也是blank操作所需的时间。

另外,回扫也是需要时间的(不用纠结原因,都是老历史了),这一段时间可以用作同步信号。

同样的道理,回扫完成后,unblank操作时,电平从接近零值上升到正常值(可以发射电子束,图片4中的“t1”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作后肩(back porch)。在back porch的这一段时间内,视频信号也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视频信号的有效范围,是图片4中t1到t2的范围,一般称作xres/yres;视频信号的无效范围,是图片4中t2到t1的范围,包括front porch、sync len和back porch(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一般称作blanking interval(Horizontal/ 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3],[4])。

4)同步信号(sync pulse)

由“图片1 模拟电视系统”的描述可知,视频信号在发送之前,需要经过Analog encoding,而编码的过程是不包括前后肩(front/back porch)信息的,因为前后肩的值和具体系统的电路有关,因而不应包含在传输系统中。

但是,从时间轴上看,视频信号是不连续的,每一行的有效信号之后,会有一段horizontal blanking interval,每一帧的有效信号之后,会有一段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编码器利用这些空隙时间,传递了一种特殊信号---同步信号(HSYNC和VSYNC,在模拟系统中,该信号以一个高于正常视频电平的高电平脉冲),用于告知接收端每一行以及每一帧视频信号的开始和结束。

6. 显示时序(display timings)和视频模式(videomode)

经过上面章节的介绍,我们对CRT显示技术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出了前后肩、同步信号等概念,此时,我们可以回到linux kernel中,看几个数据结构的定义:


  1: /* include/video/display_timing.h */
  2: 
  3: struct display_timing {
  4:         struct timing_entry pixelclock;
  5: 
  6:         struct timing_entry hactive;            /* hor. active video *
  7:         struct timing_entry hfront_porch;       /* hor. front porch */
  8:         struct timing_entry hback_porch;        /* hor. back porch */
  9:         struct timing_entry hsync_len;          /* hor. sync len */
 10: 
 11:         struct timing_entry vactive;            /* ver. active video *
 12:         struct timing_entry vfront_porch;       /* ver. front porch */
 13:         struct timing_entry vback_porch;        /* ver. back porch */
 14:         struct timing_entry vsync_len;          /* ver. sync len */
 15: 
 16:         enum display_flags flags;               /* display flags */
 17: };

hactive, hfront_porch, hback_porch, hsync_len/vactive, vfront_porch, vback_porch, vsync_len,是不是已经不陌生了?

再看一下struct videmode和struct fb_videomode,以及linux下的fbset命令(就不贴代码了,具体可参考include/video/videomode.h、include/linux/fb.h以及Documentation/fb/framebuffer.txt),也都类似,不再难以理解了。

7. 总结

最后,本文对CRT以及模拟电视系统的介绍,只是九牛一毛,很多较为细节的内容,如帧率、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编码、显示制式(PAL/NTSC)等等,都没有涉及。有碍于篇幅和个人精力,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有兴趣,可参考本文后面的一些链接。

8.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hode_ray_tube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ster_scan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rizontal_blanking_interval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rtical_blanking_interval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alog_television#Structure_of_a_video_signal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Overscan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crt
    crt
    +关注

    关注

    2

    文章

    80

    浏览量

    35842
  • 数字显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0

    浏览量

    19119
  • 光电转换
    +关注

    关注

    1

    文章

    94

    浏览量

    23373
  • 同步信号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

    浏览量

    10100
  • 电视系统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

    浏览量

    841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普通CRT一样看数字电视方案

    数字广播及无线宽带通信传输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及相关应用产品提供商凌讯科技(Legend Silicon Corp.)与东芝电子亚洲有限公司携手推出了专门针对传统CRT电视机应用的数字一体机解决方案
    发表于 11-10 15:38

    长虹HPB-CRT C-CRT R-CRT彩色电视原理图

    长虹HPB-CRT C-CRT R-CRT彩色电视原理图  [hide][/hide]
    发表于 10-15 11:23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时间极短等LCD显示器难以超过的优点,而且现在的CRT显示器价格要比LCD显示器便宜不少。  CRT的工作原理:
    发表于 02-25 14:54

    CRT与LCD技术原理之联系(原创)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是显像管式电视的核心显示组件、 液晶显示器已经应用于生活逾十余年了,随着其价格不断下降,凭借其无辐射,低耗电,小体积的优势基本上取代了CRT
    发表于 04-01 09:51

    CRT显示管分辨率自动测量系统

    介绍了一种CRT显示管分辨率自动测量系统,可以对CRT显示管的线宽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该
    发表于 05-11 20:31 21次下载

    TCL-CRT背投电视介绍

    TCL-CRT背投电视介绍 TCL-CRT 背投目前所用的机心主要有以下四种 HiD435B.r机心属60Hz逐行扫描机心 HiD432机心属低价60Hz逐行扫描机心 HiD438S
    发表于 04-13 16:27 43次下载

    什么是crt显示器及CRT显示器工作原理

    什么是crt显示crt显示器 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阴极射线管主要
    发表于 01-30 17:23 6463次阅读

    crt显示

    crt显示crt显示器发展历史 CRT( Cathode Ray Tube)即阴极射线管,
    发表于 10-31 00:11 1.3w次阅读
    <b class='flag-5'>crt</b><b class='flag-5'>显示</b>器

    CRT字符显示器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CRT字符显示器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CRT显示器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它的阴极射线管。在介绍完阴极射线管的组成和
    发表于 10-13 16:03 3101次阅读

    新型显示技术FPD问世 利用CRT原理实现低功耗

    新型显示技术FPD问世 利用CRT原理实现低功耗 虽说阴极射线管(CRT电视技术已成为过去,
    发表于 12-02 11:00 1071次阅读

    CRT及液晶电视长寿秘籍

    CRT及液晶电视长寿秘籍 正如大自然万物一样,电视机也有生命,要注意才能保证其健康长寿。下面分别为大家介绍几点CRT
    发表于 01-12 09:39 696次阅读

    CRT电视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部分: 1 CRT内外结构及工作原理 2 CRT制造流程图
    发表于 03-28 15:43 0次下载

    crt电视机是什么

    本内容介绍crt电视机是什么意思,讲述了crt电视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发表于 05-08 16:10 1.1w次阅读

    数字高清CRT电视系统解决方案

    字视频处理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后,不仅保留了色彩还原度高、运动画面流畅等优点,而且支持了现在主流的各种高清显示格式,立刻从普通模拟CRT电视跨入
    发表于 02-17 12:02 1453次阅读

    CRT显示器是什么_crt显示器还有卖的吗

    本文首先阐述了CRT显示器的概念,其次阐述了CRT显示器的分类,最后分析了crt显示器是否还有卖
    发表于 03-27 09:45 989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