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安防大规模落地应用遇到哪些问题?

我快闭嘴 来源:AI前线 作者:刘燕 2020-09-25 15:00 次阅读

AI安防技术创新变难了?

从技术路径的演进迭代看,安防监控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模拟时代、数字时代、高清时代和智能时代,这个过程伴随着海量视频数据的涌现。

数字化解决了安防监控视频的存储和读取问题,使安防监控最核心的功能“事后查”变成用户“可获得”,这奠定了安防监控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础。高压缩率数字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助推行业进入了高清时代,200万、500万、4K等分辨率解决了“看得清”的问题,但这个时代安防监控的核心应用还是停留在“事后查”。

只有发展到当下的智能时代,才给安防监控的核心应用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从“事后”向“事中”和“事前”转变,AI技术是促使这一转变的核心。

智能安防为传统安防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在“事中”阶段,传统安防需要工作人员盯着屏幕,随时监视,人工做到这一点并不现实,但AI技术可以做到实时监视,发现符合报警规则的事件并实时告警。AI技术不仅让“事中”实时告警变成可能,它还可以进行事前预测,通过AI大脑的识别和分析,将一些隐患或者事件进行提前预警,做到提前处置。

AI带来的另一大变革是效率的极大提升。

AI安防在预设中就可以通过算法重点关注相应的内容,换句话说,把监控摄像头被动记录场景所有信息转化为记录特定物体或者行为,再以某种符合标准的格式进行编程输出,进行数据精简,产品带宽、算力还有存储空间等社会资源的消耗随之降低,能带来安防行业整体成本和效率10-20倍的提升。

传统安防核心的“事后查”功能有时候并不足以应对庞大的视频数量,想要在海量视频中查找一个对象,在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信息时,无异于大海捞针,如某些大案甚至需要增调成百上千警力,花费几十天时间查看PB级以上的监控录像。

而一些人工智能企业通过对视频的处理可以很快找到目标对象,大大缩减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AI技术可能并没有从架构上改变传统安防,海量的视频仍然存在。此外,现阶段AI安防技术还存在对视频内容识别准确度不够、数据门槛高、数据隐私安全等问题。

有观点认为,这几年AI安防的发展似乎没有之前在热潮期那么“高光”了,技术上鲜有大的突破,成熟的AI产品及解决方案较少,一些技术并不成熟,智能化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对此,博观智能研发部副总裁、首席系统架构师陈航锋认为,AI安防技术的核心是AI芯片技术深度学习算法技术,安防提供的是数据原料,是技术的一个落地点,更多地是表现在平台应用技术上。人们之所以觉得AI安防逐渐缺少突破式创新,可能是源自平台应用技术的创新逐渐变少。

任何技术都会遇到创新天花板,这是客观规律。从狭义AI技术看,深度学习技术的迭代速度在放缓,虽然也有很多学者在积极探索深度学习以外的AI技术,但总体上近两年突破式创新的确少了。但深度学习算法各类网络每年还会有创新,全球各类榜单不断地被刷新指标,且深度网络训练的可解释性问题还待解决,深度学习算法技术还有很大的突破创新空间。此外AI芯片技术从工艺集成度到应用生态等各个维度还在长足发展,各类AI芯片厂商也还在不断涌现,安防只是其落脚点之一。

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AI安防的期望值比较高。“如果AI安防的实际表现能大于等于期望值,那就没有这样的声音了”,陈航锋说,“但现在要为AI安防下一个‘创新乏力’的定论还为时尚早“。

从过去几年安防技术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来,创新仍在持续。2012-2016年,车辆识别技术的发展带动国内AI安防率先在智能交通领域实现规模落地。2017-2018年,人脸识别在公共安全领域大显身手,19年是结构化和以图搜图、ReID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元年,现在人脸、结构化以图搜图等技术正在AI安防产业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力。

落地最快但可能并不完美

安防是AI领域最具有商业化潜力的场景之一。目前AI安防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在社会治理方面,如治安防控,智能交通、智慧监所、工业安全、民用安防、智能楼宇等细分场景。现在看来,AI安防的应用空间和应用领域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

接下来,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风控领域的赋能将从社会治理逐渐扩展到各行各业,未来摄像头数量将成倍增长。“人工智能将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里,如智慧楼宇、智慧工厂、智慧社区,而不是仅局限在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等场景。这是一个2G到2B的转变,存在着大量的机会”,的卢深视COO杨斌表示。

由于AI三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在安防赛道恰好在同一时间点共同迎来了爆发,成就了AI安防,促使其成为AI技术落地最成熟的领域,但光靠AI三要素并不能解决AI安防大规模落地应用遇到的问题。

陈航锋认为,AI在安防市场有演示落地和大规模落地两大挑战。演示落地的问题是,演示效果好,但实际落地交付效果一般,原因除了核心的算法技术外,还需要产品、工程和解决方案作为配套,才能有好的落地交付效果。

具体来说,在产品上,要解决上量和成本的问题,对AI安防企业来说,目前盈利的最好方法是要有海量的智能硬件产品。工程方面,算法落地需要结合场景化,实验室的演示往往只能解决单个场景的展示,放到实际场景中无法很好地适应各类场景的变化和干扰,所以AI安防要能真正落地,需要大量的工程地面化部队去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再反补到算法和产品中,不断迭代改进。

解决方案是当下AI安防最主流的商业模式,其面临大规模落地的挑战,方案实现CPU+GPU调度框架,降低AI的整体TCO,同时使亿级的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智能让客户可获得。

同时,杨斌提出,产品非标准化、产业链匹配不完善亦是一大难点。三维机器视觉作为AI安防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将带来诸多问题,如3D数据质量标准、3D相机参数标准等,这会导致供应链上下游匹配难度较高,行业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

AI安防产品多面向G端、B端市场,一些AI在商业化进程中企业存在过度依赖G端客户的问题。据去年8月旷视递交的第一版招股书中显示,其智慧安防和智慧城市的订单多来自于政府,且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度较强。这两年,旷视也在以智慧安防为核心不断向新领域扩展。

随着G端、B端市场渐渐饱和,一些安防企业在逐渐探索扩展C端的用户群体,如海康威视成立了主打安全的智能家居品牌萤石,大华成立了C端品牌乐橙。今年这场疫情也令不少AI安防产品在C端打开了局面。

不过由于基因上的差异,一些安防公司在C端市场却并不十分顺利。C端用户对于价格、体验、营销手段等非常敏感,C端客户的智能化市场场景众多、需求碎片化更加明显,对于传统安防厂商而言,还需要通过品牌知名度、产品策略、供应链管理、市场策略、市场通路等各个维度来调整和满足不同的C端用户群需求,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挑战。

杨斌表示,目前行业的各个参与者都在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他认为,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体现自己的技术特长和产品特长,实现商业价值。当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被认可,就能在产业链中实现自己相应的利润率,随着时间迭代,利润率会趋于稳定。

万亿级市场引力,老将、巨头与新贵“缠斗”

纵观国内安防产业的发展历史,2010-2016年被认为是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得益于技术的突破式创新,行业由数字时代进入高清时代。2016年,被称为是AI安防的元年,伴随着深度学习带来的第三次AI浪潮,AI技术也迅速在安防领域应用开来。

这几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等老牌巨头纷纷开始在AI技术上发力,目前它们仍牢牢占据第一阵营。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等AI明星独角兽创业公司也将眼光瞄向了这里,它们几乎都将安防作为核心布局的领域;此外,BAT、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也不断进场跑马圈地。

更多的是中小参与者。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安防企业约为2.1万家,行业总收入约为6016亿元,年均增长14.4%。

此外,该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安防行业总收入将突破8000亿元,达到8212亿元左右。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元。万亿市场规模所释放出的巨大吸引力无形中也在加剧着行业的竞争。

不同类别的参与者各有优劣势。传统安防企业以硬件产品、供应链、平台见长,行业前几名基本可以看做“全优生”,各项实力都很均衡,基本没有短板;AI企业是算法实力一枝独秀,硬件能力稍弱;巨头则以整体实力见长。

陈航锋认为,这些企业凭借各自的优势切入安防市场,角色上有“防守方”和“进攻方”的区别,在正面战场上的摩擦肯定不可避免,表现到AI落地上,最后拼的仍是AI应用的六要素—“数据、算力、算法、工程、产品、方案)。但行业的机遇变迁和市场迭代升级挑战永远存在,传统安防企业的地位,更多取决于自身的行业领导开创能力和综合经营水平,并不会因为AI初创中小企业的入局而瞬间动摇。

“新入局者对传统安防巨头的地位肯定有所动摇”,杨斌有不同的看法。“整个行业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大,行业的迭代、一家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上下起伏也是正常的”。他认为,经过这四五年的发展,AI安防还没有进入到“下半场”。

安防行业的上半场,是以视频编解码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的,即H.264/H.265/CVS等标准的落地应用这成就了海、大、宇这样的上一代头部公司。而安防行业的下半场,将以“数字视网膜”,“针对对象的特征预提取”等技术和标准为基础,像二维人脸识别、三维人脸识别等技术,都是“特征提取”的一个主要方面。

到目前为止,整个产业链都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下半场的重要时间点还未出现。杨斌认为,这个关键时间点到来的标志将是一套统一的行业标准成型的时候。

虽然很多大公司都已经提前布局标准制定,目前AI安防领域仍未有统一的标准出现,只有确立了标准,企业都基于统一标准推出技术和产品,才算真正的开局。而一旦有了标准,就会有巨头产生。

“AI安防的下半场,这看似是一个比较悲观的论调。如果将产业发展类比成一场球赛,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场面,下半场也会成为疯狂‘进球’的下半场“,陈航锋认为,下半场的发展仍是非常精彩的,当前AI安防虽然在“事后”查的效率上有了极大提升,但离“事中”查的应用还有很大差距,“事前”预测的应用也远未达到普及,未来值得期待的改进和创新仍然很多。

他预测,紧随在”智能时代“后,安防产业下一个发展阶段应该是”泛智能时代“。AI安防的下半场结束,不会意味着AI安防的结束,可能会是AI安防泛智能应用的开端。

未来,AI安防行业的”宽度“可能将不断拓展,AI安防技术将向更宽的领域进行输出,例如人脸识别技术,从先前主要应用在安防人员布控场景到逐步在门禁考勤市场普及。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将AI安防从对行为的识别扩展到居家养老、看护小孩、看护宠物等场景。

杨斌表示,接下来AI安防行业将在服务好G端需求的同时逐步向B端即行业端下沉。未来3-5年,B端安防市场的体量将逐步增大,甚至慢慢与G端需求齐平。”本来安防行业就是一个万亿级市场,我个人判断,在3~5年之内可能还有一个三倍以上的增长,那时候的体量会更大“。

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今年安防产业面临较大的外部环境风险,海康威视、华为等企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实体清单。近期,据传受美国断供禁令影响,华为的AI安防芯片因缺货严峻导致价格被爆炒。现在外部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危机也往往与机遇并存,恐难抵挡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30280

    浏览量

    268529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

    文章

    46915

    浏览量

    237733
  • 智能安防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642

    浏览量

    53138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依图科技段爱国:AI2.0时代智能迎来新机遇

    成果。同时,依图科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依图万象”业务品牌,携手行业伙伴合作开启全新的“AI2.0”时代。 依图天问大模型重磅升级 引领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8:07 275次阅读

    AI+芯片融合加速,为旌科技、国科微推出重磅AI SoC新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随着AI技术在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对芯片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6:54 2422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安</b><b class='flag-5'>防</b>芯片融合加速,为旌科技、国科微推出重磅<b class='flag-5'>AI</b> SoC新品

    高鸿信助力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

    高鸿信针对信息系统及工业控制系统两大类系统,发布如下信创及本质安全方案,助力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4:22 338次阅读

    Zettabyte与纬创携手打造台湾首个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

    在推动亚太地区AI计算领域迈向新纪元的征程中,Zettabyte与纬创资通(Wistron Corporation)携手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共同建设台湾地区首个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不仅标志着台湾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6:26 353次阅读

    Waabi使用生成式AI大规模地交付自动驾驶汽车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初创公司 Waabi 正在使用生成式 AI 大规模地交付自动驾驶汽车,首先应用的是长途卡车运输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5:44 306次阅读

    楼宇监控系统

    随着5G、物联网、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对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监控系统的定制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6:19 383次阅读

    燧原科技与清程极智携手共创AI未来:共筑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今日,国内领先的AI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燧原科技与人工智能系统软件领域的佼佼者清程极智宣布签署战略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4:50 721次阅读

    奥比中光携最新3D视觉感知相机亮相日本最大规模AI

    5月22日-24日,日本最大规模人工智能展——AI EXPO Japan在东京有明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汇聚全球尖端的AI技术和创新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9:32 318次阅读

    王力发布AI旗舰产品,加速智能家居AI落地

    近日,王力公司隆重推出了两款旗舰级AI产品——“AI灵犀旗舰遥感真智能锁S60Max”和“AI灵犀旗舰自动开关真智能门X60Pro”。这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09:15 789次阅读

    Arm计划2025年大规模销售AI芯片

    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巨头Arm近日公布了其雄心勃勃的AI芯片销售计划。该公司宣布,计划到2025年实现AI芯片的大规模销售,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0:48 588次阅读

    GPU如何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

    自2016年“阿尔法狗”在围棋界掀起波澜,人工智能(AI)技术便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焦点。在行业,AI的融入不仅标志着技术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刻的行业革命。在网络化和高清化技术的推动下,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08:26 531次阅读
    GPU如何引领<b class='flag-5'>安</b><b class='flag-5'>防</b>行业智能化转型?

    亿纬锂能力促大规模生产安全的“超高速可充电电池”项目落地

    亿纬锂能3月11日宣布,公司与StoreDot Ltd.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旨在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及技术优势,力促大规模生产安全的“超高速可充电电池”项目加速落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09 539次阅读

    周界系统介绍、优势和解决方案

    目录 01 什么是周界 02 周界产品的类型 03 周界系统基础设施 04 周界
    发表于 03-04 15:24 1154次阅读
    周界<b class='flag-5'>安</b><b class='flag-5'>防</b>系统介绍、优势和解决方案

    晶晟微纳发布N800超大规模AI算力芯片测试探针卡

    近日,上海韬盛科技旗下的苏州晶晟微纳宣布推出其最新研发的N800超大规模AI算力芯片测试探针卡。这款高性能探针卡采用了前沿的嵌入式合金纳米堆叠技术,旨在满足当前超大规模AI算力芯片的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3:59 944次阅读

    中交投资与蘑菇车联共同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落地

    1月2日,北京,中交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投资)与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蘑菇车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在全国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大规模落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3:45 62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