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一样的功效:AI的第一次浪潮浪
在AI的第一次浪潮中,成功来自全新的创造性思维,来自小部分专家的合作。跟随第一次浪潮的,是1974-1980年的第一个“AI的冬天”,因为人们当时清晰得知,早期的AI只有如蚂蚁般的商业功用。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人类发现了很多关键概念,开始发现、定义AI1955年,第一个启发式编程程序诞生,它后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专家系统。1957年,感知算法被发明,它演变成今天的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工具。1958年,LISP编程语言得到发展,研究员可以写出人类可读的人工智能代码,而不只是1和0。
1960年,隐马尔可夫模型算法被发明,最终成就了语音和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新浪潮。今天,虽然仍有很多重要的概念被提出和开发,但大多数只是对早期发明的改进。
思维机器的落差:AI的第二次浪潮浪
AI第二次浪潮的成功,来自运用抽象数学和编程理论所创建的有用的、有价值的设备。AI这一次的目标,是要创造一些有用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于是,许多人工智能公司诞生了,其中的一些开始赚取可观的利润,而更多的公司则吸纳了大量投资,并建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估值。
IBM和纽昂斯的AI,就是这一波浪潮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些早期的AI系统不能学习,因此需要一个昂贵的程序员团队,一分一秒地添加、更新、修改一行行代码。这似乎再次辜负了创造者们的期待,因为这与他们对高度、精度和高智能“思维机器”的设想和承诺不相匹配,结果导致了1990~200年,“AI的第二次冬季”。
1973年,IBM创建了一个可以组装打字机零件的机器人。1974年库茨韦尔计算机产品公司创造了第一台光字符扫描器,它能自动将文本先转换成计算机文件,再转换成语音。1979年,第一辆自动化汽车诞生,它可以用视觉导航的方式搜索一个房间中的固定物件。
同年,第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医疗诊断程序的“专家系统”被创建。专家系统”是AI的原型,使用“如果/然后”规则,该规则来自人类专家对大而不确定的知识的分类。在接下来的20年间,北美和欧洲最大的公司中有2/3都依赖于“专家系统”的A。1984年,库茨韦尔应用智能公司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听写转录装置的AI系统,它能理解普通人的语音,并将其转换成文本。
“越过雷池”与“黑厘子”:今天,AI的第三次浪潮浪
创新者最怕的是末路,因此他们永不言败,掀起了A的第三次浪潮,将全球商界推进这场认知商业革命之中。这一次,AI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设备和服务,做人类不能做或不能高效、方便、高质完成的事。但是,即使在今天,AI的智能也没能完全与人类匹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AI的定义也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技术是否成熟?
以凯文·凯利的说法,A现在只是聪明的工具,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来自谷歌的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将AI的智能发展划分成了三级。第一级,现在是一种“弱人工智能”,只能够专注在一个特定领域,如下围棋。第二季,成为“强人工智能”,能够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准。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三级,用另一位谷歌专家蒂姆的定义,就是“从比人类聪明一点点到聪明1000万倍的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引领者科大讯飞研究院则将AI划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三类。计算智能,即机器能存会算”的能力,其方法是穷举和匹配搜索,通过太存储和超算,展现其高智能特性。
感知智能,即机器具有能对会说会认”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数学建模和大数据学对类感知能力进行模拟,涉及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处理等技术。认知智能,即机器具有“能理解、会思考”的能力要对人类的推理、联想、知识组织等能力,进行模拟研究,涉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等。
无论如定义,AI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都必须建立强大面短杂的能系统,这个系统离不开以下4个方面的能力。
1、数百万付的计算能力,能运算超级复杂和超级容量的问题
2、更高级的算法,让机器可以学习,可以感知空间和时间可以检测模式,可以实现大数据互联。
3、在互联网、物联网等实现万物连接后,能汇集和处理海量动态数据。
4、高容量、大带宽的通信管道,能承载A1与数十亿用户的信息连接与流通,特别是与移动用户高质量(无延迟等)的连接和信息畅通技术能力的成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发明过程。但是技术的商业化通常需要一个临界点的到来。
责任编辑:tzh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63浏览量
103387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996浏览量
269294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350浏览量
23875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