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近可谓是动作频频,先是高调传出要自己造芯片,接着又是卖荣耀,这背后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从这种种迹象来看,华为正在布局一场“翻盘战”。在这场战争中,最关键的角色就是鸿蒙。
最新消息,华为已于12月18日发布鸿蒙2.0的手机beta版,2021年年初其部分机型将升级至鸿蒙系统,并在当年年末前将市面上90%的华为机型升级为鸿蒙系统。
也就是说,等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再受“洋系统”所制,迎来自己的手机系统了。
但是,鸿蒙如果只适用于手机,它也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关键了,想依靠它拯救华为手机业务也不大可能。
目前华为手机的核心问题不是系统,而是芯片不足。目前拿到华为供货许可证的供应商不多,芯片跟不上就没产出。
此时,其手机业务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鸿蒙又怎么能靠它进入市场呢?那么,反过来看,鸿蒙能否为华为的手机业务增光添彩呢?其实也很难。
要知道,鸿蒙的对手是成熟的谷歌和苹果。一个系统的用户体验好不好,取决于服务框架,而不是系统本身。
谷歌有GMS,华为有HMS,我们可以将服务框架理解为应用生态。如果我们使用一个系统,但是上面没有应用程序,那么我们当然也不能使用它。
因此,应用是否多,生态环境是否完善,是判断一个系统的用户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华为的HMS现在有10万个应用。虽然覆盖了大部分常用应用,但与Google GMS的300多万个应用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如今,要想指望鸿蒙系统一出来,就“拯救世界”,自然是不现实的。而鸿蒙本身其实也有着天生的劣势。
要知道,华为和小米OV等其他手机厂商是竞争关系,除非没有了别的选择,否则可以肯定是不会有厂商愿意使用竞争对手的系统的。
曾经的谷歌就是既想做系统又想做手机,执意要推出自己的手机Pixel系列,可结果并不是其所想的那么美好,足见要想在手机产业链实现上下游通吃并不容易。
那为什么还说鸿蒙是华为“翻盘”的关键?
因为鸿蒙不仅可以用在手机上,还可以用在汽车、手表等众多物联网设备上,这是鸿蒙与生俱来、区别于其他系统最大的特点,鸿蒙所背靠的物联网才是华为“翻盘”的核心。
任何事物的衰落都是不可避免的,手机业务自然也不会例外,而华为要想“翻盘”,最终也只能放下它,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可能有人会说,是华为的云业务,但实际上就目前看来,其市场规模已经无法给华为带来足够的支撑,反而物联网的市场前景要广阔得多。
根据中国商业研究院的数据,2014-2019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从6000亿增长到1.77万亿,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这比5G市场更大,足以承载华为的发展。
现在,你可能感受不到物联网的前景,但根据软银孙正义的预测,到2035年,每个人可能都需要100台物联网设备。
什么概念?这个数量的物联产品,可是能覆盖一个人的全身。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而是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支撑。
我们抛开华为一直主攻的工业物联网不说,就单单从消费物联网来说,事实上,目前我们的物联网设备都是没有自己的系统,都是依靠手机作为“指挥中心”,一旦没了手机,相信我们常喊的“小爱”、“小度”也不复存在了。
所以,这不是真正的物联网。真正的物联网需要有自己的系统,让各种设备可以相互连接,而不是通过手机一对多地控制,鸿蒙就是这样的系统。
最近,小米推出了一个叫“小米Vela”的物联网系统,这意味着要和华为竞争,但是总体来说,华为的优势更大。
因为目前国内主流的物联网标准叫NBIoT,标准制定者主要还是靠华为的贡献。在447个标准制定提案中,华为占184个,占41%,居世界第一,这种技术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再者,早前有关华为上海芯片厂的消息传出,华为要从45纳米开始,制造没有美国技术的芯片,这显然是为其物联产品而准备,毕竟这样制程的芯片对手机来说并不合用。
所以说,华为已经为物联网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但其最终能否在其布局的这场战役中取得成功,还要看鸿蒙的实力是否足够强大。
编辑:hfy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文章
34473浏览量
252028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713浏览量
374288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文章
14363浏览量
144373 -
鸿蒙系统
+关注
关注
183文章
2636浏览量
6643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