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8月26日上午向南海发射了两枚东风导弹:DF-26B和DF-21D。
其实,其飞行轨迹不是网上流传的简单直线飞行,飞行时间也不是网友简单测算的5分钟。
原文标题:49秒!看东风导弹DF-26B和DF-21D同时击中南海目标的突防轨迹与时间!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科技公众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导弹
+关注
关注
2文章
75浏览量
20486
原文标题:49秒!看东风导弹DF-26B和DF-21D同时击中南海目标的突防轨迹与时间!
文章出处:【微信号:kejipub,微信公众号:科技公众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用于具有宽量程和超高灵敏度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仿生纳米纤维-琼脂复合材料
研究背景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柔性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类似皮肤的触觉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温度、应变、压力或各种外部刺激,已成为人机交互、智能传感和医疗保健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与人体皮肤类似,类似皮肤的感觉设备将外部压力刺激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收集和分析。基于电路的测量原理,皮肤状触觉传感器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离子式、压电和摩擦电传感器。尽管在开发具
中国人民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正式揭牌成立
12月13日,由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
解放军人工智能指挥系统:赋能指挥与控制系统
智慧华盛恒辉解放军人工智能指挥系统是中国军队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该系统旨在提高军事指挥效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主智能完成情况判断、指挥决策、自动计划和对指挥对象实施精确控制等功能。以下
中国科学院大学:实现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新进展
高灵敏度和优异的循环使用次数,制约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凤娇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狄重安研究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佳副主任医师报道提出药物分子
扫描“红色文物”,致敬峥嵘岁月 3D数字化助力文物保护与传播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节日,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回顾了我军的光辉历程,也进一步意识到了保护和传承革命文物的重要性。 此前,央视特别栏目深度
29年前,中国首位上将院士提出:MEMS等微纳技术对国家科技战略发展很重要!最早倡导
。作为我国战略导弹惯性技术奠基人之一,他还是 我国惯性技术学科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国家微米纳米技术的主要倡导人。 1995年,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丁衡高在《
基于MEMS的惯性测量组合,实现中精度、低成本、高可靠性
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低成本、安装体积小、中精度的惯性测量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重要价值。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面向系统的小型化需求,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93160部队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的惯性测量组合,并通过建立误差参数
东软荣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中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大奖
近日,赛迪顾问“2024 IT市场年会(第25届)”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2024 IT市场权威榜单”,东软集团荣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中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东软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等7项产品同时斩获“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IT创新大赛优胜奖”。
云天励飞荣誉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4月28日,“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云天励飞荣誉入选。同时,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博士还入选“人工智能影响力人物”。
南京牧镭激光用激光雷达感知风速风向,一煤矿故意封堵传感器 ,3人被刑拘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开发出基于凝集素糖类分子识别的热泳生物传感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93岁上将院士最新论文:三十年不断发展的MEMS惯性传感器(推荐)
本文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丁衡高最新署名撰写论文,发表于2023年,丁衡高院士是我国仅有的两位同时身兼两大头衔的“上将院士”。 本文是根据丁衡高院士多年来与惯性技
93岁上将院士最新论文:三十年不断发展的MEMS惯性传感器
来源:《导航与控制》,谢谢 编辑:感知芯视界 万仞 本文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丁衡高最新署名撰写论文的部分摘要,发表于2023年,丁衡高院士是我国仅有的两位同时身兼两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