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取了严控人员流动、贸易往来等防疫措施,以应对疫情快速蔓延。
“孤岛式”的疫情防控模式,对于全球制造业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链环节带来较大冲击,也为我国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以汽车行业为例,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及汽车底盘出口量为22.9万辆,同比下降9.9%,出口金额206.1亿元,同比下降12.6%;汽车及汽车底盘进口量为20万辆,同比下降15.5%,进口金额683.1亿元,同比下降6.6%;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为875亿元,同比下降7.1%;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为486.7亿元,同比下降7.7%。从我国汽车本土销量来看,2020上半年,国产车销量为285.41万辆,同比降低29%。
从对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影响来看,汽车是我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占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比例近40%。同时,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迈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持续下行压力。下游应用行业的持续低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工业机器人企业订单和出货,影响企业库存管理和生产安排。
与此同时,在我国后疫情时代,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为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较大挑战,智能制造依托“无人化、自动化、柔性化”等优势,可有效解决企业因员工紧缺而影响复工复产的问题。如国内一些传统纺织企业,就通过AGV、摇臂机器人等应用,实现了疫情期间车间产线的有效运转,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复工复产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用工50%左右,提升车间生产效率近30%。因此,在疫情过后大量依赖人工生产的传统制造业将会更清楚地认识到开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和产品的应用部署。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化改造重要的基础装备,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和生产恢复中迎来新一轮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新机遇。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20761套,同比增长29.2%。
二是以协作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加速突破工业场景限制,向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渗透。疫情影响下,餐饮、实体零售等行业受疫情防控影响较大,停业、歇业、限流等防控措施为相关企业经营带来严峻考验,这为无人售卖、无人配餐等提供了发展机会。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早已开始探索尝试协作机器人在商业场景的创新应用,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如日本三贤旅行社旗下的奇特咖啡厅,利用单臂协作机器人Sawyer进行咖啡制作和接待工作;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餐厅连锁店CaliBurger尝试于2018年3月,尝试了利用协作机器人进行汉堡自动化烹饪。未来,跳出工业应用场景,推动在商业服务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或将成为协作机器人企业实现“破茧成蝶”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YYX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83浏览量
207430 -
工业机器人
+关注
关注
91文章
3369浏览量
9272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