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讯,近日,一位加拿大网友夜晚拍到一只波士顿动力机器狗在街头游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只四足黄色机器人在道路上自由行走,此情此景让拍摄者难以置信,但他们还是选择友好地跟它打招呼。
随后,这只机器狗马上警觉地朝后退了几步,并将自己的摄像头对准了拍摄者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播放量超千万,引起了人们热议。有的人在夸赞技术炫酷,有的人则说自己感到恐惧,强烈抨击机器人技术。
神奇的机器人巡逻犬Spot
据悉,这是一只由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巡逻犬Spot,公开售价为75000美元/只,能够向任何公司出售或出租,并且还可向用户提供开放编程接口,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改Spot的内置软件。波士顿动力公司声称,该Spot机器狗可以代替人力,进行高危环境下的勘探,炸弹拆除等。
在设定好路线的情况下,无需人工遥控,可独立完成任务。去年11月,有媒体爆出,美国马萨诸塞州警察局(MSP)拆弹队从波士顿动力公司租借了Spot机器狗,租期三个月。同时,美国马瑟诸塞州一警察局发言人也表明,已经用Spot成功执行过两次任务。
系出名门,背景惊人
一路走来,波士顿动力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它成立于1992年,最早只是麻省理工学院(MIT) 院腿部实验室的一个分支机构,而其创始人Marc Raibert也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创业者。
在早期,波士顿动力与美国军方合作密切,其研发资金大多来源于美国军方支持。因此波士顿动力的许多机器人项目最初都是基于一定的军用背景,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军用目的,技术标准和成本都以军用目标为主。
也是应美国军方要求,波士顿动力于2005年推出了一种形似狗的四足机器人“大狗”(BigDog),这款机器人可以帮助美军士兵背负装备、进行物资运输等,尤其适用在一些地形崎岖的地方。也正是这款四足机器人让波士顿动力公司名声大噪。
2013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波士顿动力,明确表示不希望其参与国防工作,随后终止了波士顿动力的军事合同。这场收购使谷歌公司的业务范围由此成功涉足真正的机器人产品。
2017年,波士顿动力被Google卖给了日本软银集团,转卖原因有人认为因为波士顿动力连年亏损,也有人认为短期内商业化前景有限,另外有观点认为,波士顿动力开发的智能机器人需要大量基础性研究,而硬件所需要的开发资源比起软件更困难。
不过,作为波士顿动力的收购方,软银集团孙正义非常看好机器人的未来,他曾在2014年度软银世界大会上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机器人将让日本的经济竞争力重回全球第一。他将机器人视为是与通信并列的软银支柱事业,并志在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机器人生态系统。
除了Spot和Handle,波士顿动力还做过哪些网红机器人
从MIT大学实验室起步,为美军研制机器人,还曾被Google收购,如今背靠软银……这些背景不足以成为引发网友热议的原因,真正引发关注的是其产品。不得不说波士顿动力很擅长营销,产品更新后都会上传视频,从而引发传播与热议。
和已经在工厂大量投入使用的工业机器人不同,波士顿动力一直致力于打造仿生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曾发布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包括双足机器人Atlas,四足机器人BigDog、Spot/SpotMini、WildCat,“足+轮”式机器人Handle,爬行机器人Rise,侦察机器人SandFlea等。
Atlas
Atlas是波士顿动力类人双足机器人,身高近1.5米,体重近75千克,像人一样有头部、躯干和四肢,“双眼”是两个立体传感器。Atlas的的产品迭代大概经历了三个大的版本更新。截至2018年10月12日,最新版机器人已经可以左右脚交替三连跳40厘米台阶。
Cheetah(猎豹)
Cheetah 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腿式机器人,奔跑速度超过 29 英里/时(约合 47 公里/时)。其背部结构是关节型的,能够随着每一个动作灵活地来回移动,提高了步幅和奔跑速度,这与动物的运动原理相差无几。它的驱动力来自外部的液压泵。DARPA 为该机器人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Wild Cat(野猫)
Wild Cat实际上是Cheetah的自由运转版本,虽然它的速度尚未达到Cheetah的水平,但这种四腿机器人无论遇到哪种地形,也能以16英里/时(约合25公里/时)的速度奔跑。此外,它还可以快速跳跃和转身。
Sand Flea(跳蚤)
Sand Flea 是一个只重约11磅(约合5千克)的侦察机器人。在平地上它能像遥控模型车一样飞驰,最重要的是,为躲避障碍它可跳起 30 英尺(约合9.1米)高左右,这弹跳力能轻而易举地跳过一面复合墙、房顶、一组楼梯的顶端。
在飞行过程中,Sand Flea的内置陀螺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为机载摄像机提供清晰的视角,并能保证平稳着陆。每充电一次,Sand Flea可弹跳25次。美国军方为波士顿动力公司的该项目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Rise
Rise是一款能够垂直爬行的机器人,墙壁、树木、栅栏等都不在话下。爬行过程中,Rise的脚上附有很多微型爪,它们紧紧地吸附在物体表面上。Rise通过改变自身姿势符来适应不同的表面,随着高度的上升,它的“尾巴”有助于提高平衡。Rise只有25厘米长,重约2千克,爬行速度为0.3米/秒。
Rise共有六条腿,每条腿都由两个电动马达来驱动,机载电脑控制腿部的动作及通信,服务多个传感器,包括关节位置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和腿足部接触传感器。该项目由波士顿动力公司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共开发,DARPA提供资金支持。
难逃商业化瓶颈,被谷歌转卖给软银
与机器人行业的任何人交谈,他们都会用三言两语来总结他们所在的行业:机器人很难。
像波士顿动力这种体量的机器人公司在制造、人力、物力等成本上付出动辄成百上千万,且短期内无法获得合理产出,如果没有持续性投入难以为继。初创企业和老牌企业往往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倒闭。就在去年,三家机器人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倒闭。类似困境在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型公司也屡见不鲜。
丰田研究院的行业资深人士詹姆斯·库夫纳(James Kuffner)总结了在 Facebook 上制造机器人的挑战。库夫纳写道:“这需要大量资金、坚定的领导、高技能的员工、资源和基础设施,以及优秀的产品和市场战略。更不用说完美的执行了。”
尽管波士顿动力已被公认处于世界足式机器人领域的金字塔尖,但无法回避的是,它目前仍然没办法自己养活自己。
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似乎完美无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从未在喧嚣的商业环境中工作过。自199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依赖美国国防部和Alphabet等财力雄厚的资助者。2013年波士顿动力被谷歌的母公司收购,由于一直没办法营利,2017年,谷歌将其转卖给日本的软银公司。
尽管孙正义坚信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仿人型双足行走机器人在帮助人类解决问题方面具有很大潜能,比如送餐、驮物、抢险、采矿等一系列危险或繁重的工作。可惜的是,至今为止波士顿动力还未在商用领域取得明显成绩。
引起恐惧,如何防止机器人伤人?
在看到机器狗夜晚独自在街头游荡时,有的人在夸赞技术炫酷,有的人则说自己感到恐惧,强烈抨击机器人技术。
那么机器人技术是否会伤人呢?答案是有可能会。
在2018年深圳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曾发生一起机器人伤人事件。这是全国首例机器人伤人事件,发生伤人事件的机器人名叫小胖,该机器人在无人操控时,发生了自主行动“打砸抢”,它自动运行并打破了参展现场的玻璃,砸伤了路人,受伤者随后被担架抬走。
随后高交会组委会就机器人伤人事件,做出了公告,公告称,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那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惨剧发生?可从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进行防治。
从技术层面来说,研发人员可通过程序设定来规范机器人的行为,至于如何设定可参考机器人三大定律: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3、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从法律层面来说,机器人出现伤人行为无非两个原因:1、产品程序设定存在漏洞;2、操作人员进行了误操作。如果是第一个原因,可追究研发生产公司的责任;如果是第二个原因,则可追究操作者的责任。因此,需要完善与机器人相关的法规条例。
结语:由上述内容看来,尽管机器人商用之路离普及还有一段距离,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机器人安全治理工作也应该提上日程,从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双管齐下,提前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悲剧发生。
不过,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复杂,关于机器人权利的探讨也将激增。如果机器人的行为和它的产品属于机器人自身,而不是创造者,那么机器人的权力将变得极有意思,当然,这就要等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之后了。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18浏览量
207100 -
机器狗
+关注
关注
3文章
171浏览量
1013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