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动态监测、量化标准,使得个人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和运动能力有了便捷和准确的掌握,有利于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有些公司研制的可贴式心脏监护仪设备,贴附到佩戴者胸部便可检测出心率、体温、运动参数等多项指标。佩戴者根据这些数据能够科学地修正错误的运动姿势,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此外,过激过量的运动可能导致运动性猝死,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在大型马拉松运动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初级运动员、运动爱好者自觉佩戴心率监控的设备,避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状况,预防猝死。
目前,可穿戴设备逐渐渗透到许多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克服了传统医疗检测抽样的片面性,能够实时、持续收集患者的监测信息;另一方面,还扩充了监测内容,包括步数、心率、运动、脑电波、血氧和睡眠等。
这些客观的数据记录往往比患者向医生描述的自我感受或者记忆更为精准,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的状态评估和支持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尤其是针对一些重大手术的术后康复,例如心脏外科手术、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可穿戴设备能提供更及时的数据反馈,从而辅助医生更快地进行计划和干预。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公司开发了远程和实时跟踪疑似新冠患者的可穿戴设备,根据体温、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模式的监测,判断患者是完成隔离期且无症状、症状恶化,还是症状改善,并自动通知医护人员。
针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可穿戴设备还能提供安全监护方面的服务。比如,有的公司研发了相关的可穿戴设备,能够监测跟踪胎心数据,并即时发送到智能手机APP上。还有一些公司研发了专门针对胎儿、婴幼儿、失能老人的家庭健康监护产品。这些设备一方面收集和传输孕妇各项生理参数,确保孕妇安全;另一方面监测胎儿生理参数,促进实现优生优育。
尽管可穿戴设备有着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要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可穿戴设备算法的基础数据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建立的西方人种数据库,如MIT-BIH等。但是,不同人种、年龄、性别的人群生命体质特征数据存在差别,例如心率100对于成年人来说过快,对于幼儿而言则正常。目前,各类可穿戴设备能监测的体征数据有上百种,但大多没有针对国人的体征基础数据库。这类数据库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属性,亟须采取举措来建设开源、标准的数据库。
由于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可穿戴设备在数据收集和使用上存在隐私风险。不少可穿戴设备数据收集类型、方式、用途、期限都没有告知用户并征得其同意,有些不法商家甚至将敏感数据出售牟利。在制度层面上,应建立全流程的数据保护规范,保障个人信息隐私,促进个人信息安全流动。在数据收集阶段,要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和同意权,详细告知个人有哪些健康数据将被收集,个人有权自主决定健康信息是否同意被收集。在数据利用阶段,应明确利用范围,原则上个人健康数据只能用于收集的初始目的,不得另作他用;变更用途需要再次授权,监管者可以对数据利用情况进行审查。在数据存储阶段,应完善安全防护体系,重要数据本地化存储,建立泄露通知制度,一旦发生泄露事件及时告知数据主体,并采取救济措施。在数据销毁阶段,应明确个人数据保管期限,超过保管期限的个人数据不管是否利用过,都应销毁。尤其对于残疾、老年、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应有更为严格的数据保护制度。
此外,可穿戴设备要实现全天候、长时程、高精度监测,需要符合人因工程学的要求,长时间附着于人体皮肤又不使人产生不适感。否则,人们不愿意长时间穿戴。不少研究发现,人们使用智能手环一段时间后,弃用的概率很高。较为乐观的是,随着柔性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例如受市场热捧的柔性屏幕,将来的可穿戴设备舒适性将会不断提升。
审核编辑 黄昊宇
-
可穿戴设备
+关注
关注
55文章
3816浏览量
16710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