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机构预计,2020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市场中的占比将达5%。该预测很可能过于乐观,实际上中国大陆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厂商的生存现状远比想象的还要残酷。多位AMOLED面板驱动芯片从业者向集微网记者透露,2020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市场占比可能连1%都不到。为何AMOLED驱动芯片本土化率如此之低?中国大陆厂商该如何进一步提升AMOLED驱动芯片本土化率?
OLED驱动芯片投资潮兴起
随着中国大陆AMOLED面板产线陆续量产,近两三年中国面板厂商AMOLED出货持续攀升。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大陆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5500万片,同比增长约165%,市场占比提升至12%。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但是Omdia仍然预计全球AMOLED智能手机市场将增长9%。
AMOLED市场的持续扩张将带动AMOLED面板驱动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2020年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全球市场规模预计60亿元,2021年有望达到80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厂商汇顶科技、集创北方、中颖电子、晟合微电子、格科微、云英谷、吉迪思、新相微、华为海思、芯颖、奕斯伟等纷纷涌入。其中中颖电子从2009年就开始涉足面板驱动芯片研发,2015年AMOLED驱动芯片出样,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吉迪思在2016年第二季度量产刚性屏AMOLED芯片,2018年9月联手中芯国际正式量产40纳米AMOLED驱动芯片;2019年下半年,奕斯伟和云英谷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今年6月,集创北方总部暨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先进测试基地项目正式开工;今年8月,广东晟合微电子有限公司已配合国内知名品牌作为第二供应商进行供货验证,其手机驱动芯片在出口市场全部验证通过。
显示行业人士透露,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已经在大量生产HD、FHD规格的产品。其中中颖电子、云英谷在AMOLED驱动芯片市场取得一定突破,实现了上百万片出货。
目前,韩国AMOLED驱动芯片厂商主导全球市场,中国台湾厂商和中国大陆厂商主要跟随着中国大陆AMOLED面板厂商的脚步逐渐成长,预计中国大陆厂商市场占比2021年有望超过1%。
OLED驱动芯片本土化率低
虽然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但是由于AMOLED驱动芯片技术难度大,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厂商积累不足,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偏向采用更加成熟的AMOLED驱动芯片,中国手机大厂不敢冒险采用,导致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市场推进速度相对较慢。
目前,中国大陆AMOLED面板厂商处于发展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更偏向采用相对成熟的AMOLED驱动芯片。原本三星LSI、Magna Chip、Silicon Works这三家韩系驱动芯片厂商是中国大陆AMOLED面板厂的首选,但是韩系驱动芯片厂商被限制向中国面板厂商供应AMOLED驱动芯片,拥有更多技术积累的中国台湾驱动芯片厂商成为中国面板厂商的第二选择。在过去几年中,和辉光电和维信诺都采用瑞鼎科技的AMOLED驱动芯片,联咏也在2019年成为京东方主要AMOLED驱动芯片供应商之一,让台系驱动芯片厂商迅速发展,并跻身第二梯队。作为第三梯队的陆系驱动芯片厂商则主要依靠渠道切入维修市场,处于市场边缘地带。
AMOLED驱动芯片技术难度较大。以中颖电子AMOLED驱动芯片为例,虽然中颖电子早在2015年就推出FHD AMOLED驱动芯片样品,而且过去五年不断改版,不断升级,但是中颖电子至今还在停留在FHD阶段,可见 AMOLED驱动芯片有一定技术难度。
实际上,AMOLED驱动方式、像素排布与LCD的不同,所以AMOLED面板一般需要DMURA的电路补偿、特殊的像素排布算法。据透露,OLED采用电流驱动,单颗像素需要多个TFT支持,但是随着晶体管阈值变化,TFT器件的电压会出现漂移现象,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影响OLED的亮度,所以OLED需要通过电路补偿的方式让电压不会出现漂移,消除MURA。而且OLED像素排布方式与LCD RGB不同,所以驱动芯片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算法。此外,OLED驱动芯片需要先进的制程,例如,40nm、28nm工艺,流片和生产成本较高。
中国大陆OLED驱动芯片厂商属于后来者,技术积累不足,良率低。三星Display在OLED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15年以上,并进行全产业链进行布局,而中国大陆OLED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厂商处于亏损状态,无暇顾及驱动芯片发展,所以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厂商在OLED领域缺乏技术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追赶。显示行业人士表示,中颖电子在OLED驱动芯片领域积累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勉强打通OLED驱动芯片的一些基本技术难点,还无法攻克高PPI AMOLED驱动芯片技术,可见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正因为缺乏技术积累,中国大陆厂商AMOLED驱动芯片的不良率较高,是同行业竞争对手50倍,很容易陷入亏损状态。
手机大厂虽然都在测试中国大陆OLED驱动芯片,但是不敢真正量产导入。手机厂商测试OLED驱动芯片周期一般需要几个月,而且很难一次性成功,所以国内手机厂商一般都不敢用国产OLED驱动芯片。消息人士透露,国产OLED驱动芯片可靠性不足,很容易出事故。一旦发生事故,驱动芯片厂商不赔偿,面板厂商又不兜底,所以手机厂商一般都不会导入中国大陆厂商OLED驱动芯片。华为相关负责人曾经引入过联咏驱动芯片,后面出现事故,导致这位负责人直接下台,现在华为相关负责人都不太敢用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
如何进一步提升本土化率?
随着中国大陆AMOLED产能不断释放,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将迎来巨大的本土化替代机会。特别是受到美国华为芯片禁令的影响,未来AMOLED驱动芯片本土化配套的速度将加快,资本也更愿意投资半导体领域。显示行业人士指出,在中美科技战背景下,面板厂商、手机厂商、电视厂商等都自动达成了加快本土化配套的共识,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再也不需要去游说面板厂商或者终端厂商采用本土化的AMOLED驱动芯片。现在AMOLED驱动芯片本土化配套的环境非常友好。
目前,对于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积累技术。要知道,“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通过挖角也不能解决核心技术难题。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需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慢慢练兵,从基础技术研究做起,才有机会突破核心技术,赶上中国台湾厂商和韩国厂商的步伐。显示行业人士指出,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投资很多,但是本土化配套率却很低,为什么?因为中国大陆厂商蹲马步还不够多。
晟合微电子总经理施伟建议,针对大陆面板企业及市场的特点,自研算法,加强芯片设计优化;加强技术攻关,主要是高压(32V)下抗干扰、芯片内数模混合信号间的抗干扰、内存的设计、自有接口协议开发与低功耗电源设计等。
核心技术固然关键,但是技术积累离不开团队,离不开人才。OLED技术还在不断改进、迭代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很难跟上OLED技术发展的速度。显示行业人士认为,只有组建优秀的团队,经过三到五年的打磨,才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甚至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案可以压缩技术突破的时间,争取摆脱目前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产业的困境。
回顾过去,中国大陆LCD驱动芯片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要提升本地化驱动芯片的配套率并不容易,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未能跟上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的步伐。如今AMOLED驱动芯片产业环境大为不同,一方面,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与中国台湾厂商差距不像当年LCD驱动芯片差距那么大;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投资了大量的AMOLED产线,全球第二大AMOLED生产基地在中国。如果中国大陆AMOLED驱动芯片厂商能够跟上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发展步伐,就有机会追平中国台湾或者韩国AMOLED驱动芯片厂商。
责任编辑人:CC
-
OLED
+关注
关注
119文章
6202浏览量
224262 -
驱动芯片
+关注
关注
13文章
1285浏览量
54660
原文标题:【芯视野】大陆OLED驱动芯片占比不足1%,如何破解“缺芯”之痛?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eb0fee55925b,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