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凭9月16日正式对外公布的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进入世界灯塔工厂名录,同时也让传统的服装行业第一次跻身榜单,与能源、电气、半导体存储器、汽车等高技术附加值的行业并肩。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则表示,“我们做新制造的起点是客户需求”。
从消费互联网到实体工厂,阿里没有选择赋能之路,而是自己亲自“下场踢球”,是鲶鱼效应,激活整个服装产业链还是挤压中小服装厂的生存之路,业内众说纷纭。
认同者表示,犀牛智造可以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长期而言,有利于服装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其他行业的制造业提供了一个改革思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犀牛智造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更多的人还是对犀牛智造的实力和未来定位心存疑虑,即不明白服装制造行业的客户需求到底是什么?阿里“五新”之一的新制造又能为这个行业带来什么?
未来,犀牛会不会通过整合供应链,让中小服装厂为阿里打工,进而再次形成行业垄断?
“量体裁衣”的服装智造
要明白这些问题,还是要先从服装行业的难点和此次曝光的犀牛工厂资料说起。
全自动生产线并无创新
众所周知,库存压力在服装行业的表现尤为之重。服装行业由于时尚化、时效性更强,面临的情况经常是生产和销售的不匹配,导致当季的衣服形成库存,例如每年都会有很多工厂都会因双十一押宝失误而导致产品库存大量积压,现金流断裂而最终破产。
针对这种情况,业内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提高服装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周转速度,尽可能的不在生产、仓储物流上花费较多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精准的预测、判断当下的时尚潮流,按需生产,从源头上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来看服装的生产效率。尽管比起装备制造,服装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要低,但依然有着其行业know-how门槛。服装制造的流程至少包括裁布、印花/绣花、缝制、水洗、整烫包装几个大的环节,其中有的细分环节有相对成熟的自动化专机/解决方案,例如自动松布机、自动裁床机、吊挂式生产线、机器印花、自动化整烫包装线等等。
这些自动化设备已经较为成熟,但只能在某些单个环节使用,而且一旦上升到连衣裙、牛仔裤、洋装等稍微复杂的品类,还是离不开人工缝制。这是当下包括犀牛在内的所有自动化生产线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自动化设备上,犀牛智造好像并没有什么创新。
打个疑问号的3D仿真
那么生产端犀牛的创新在哪里,从宣传资料中可以概括为3D仿真、智能调度中枢两点。
3D仿真设计方面,犀牛智造通过数字化模拟技术,最大限度完成设计对接工作,降低线下人工的沟通成本,缩短生产时间。
但简单款式、图案的产品3D仿真可以完成,一旦遇到复杂的款式、图案,其软件呈现的仿真度与实际样品之间是否会有很大的误差,同时对于服装产品而言,观感、触感、美感这种主观评测指标,能否通过仿真设计软件得到呈现,尤其是在服装的用料方面,如何解决,还未有答案。
智能调度中枢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流水线生产端,传统的服装工厂流水线的设置是“直线型”,其衣服的吊挂是单向流转,因为工厂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差异化,很容易造成流水线拥堵问题。犀牛智造官方宣传采用全域计划统筹,智能优化匹配产能。其落地方案是,抛弃以往的“直线型”单向流水线作业模式,采用“蜘蛛网”式吊挂设备,这样也提高生产效率。
早已成熟的低单起量
除此之外,犀牛智造还有哪些亮点呢?很多人说是低单起量的柔性生产模式。
低单起量,这是一个外行看起来很牛逼,但内行满脑子问号的词语。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订单需求,对于服装行业来讲,已经很常见也较容易解决。
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大量中、小作坊通过层层外包、通力合作,不但准时准点完成生产需求,更是养活了一大批服装工人,最快的可以在旺季做到隔日达,效率十分之快。只能说犀牛的一个优点在于有阿里官方的背书,品质值得信赖。
另一个优点就是基于犀牛工厂的产能和阿里淘宝的流量入口,犀牛可以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有点类似于共享工厂,这也是现阶段犀牛的最大优势,相比于产业链,犀牛工厂更具品质保证和成本优势。
但业内人士表示,这只能是锦上添花,改变行业、改变世界、改变未来,可不只是锦上添花就能做到的。
颠覆性到底如何体现?
业内人士表示,犀牛智造在供应侧的工厂制造端改造结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阿里并没有传统制造业的基因,阿里应该基于自身在流量上的优势,从大数据分析出发,从根本上解决服装行业供需不通的难点。
一方面,淘宝上数量最多的中小服装厂家,因为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能力已经基本固定,对他们而言,还能有的进步空间就是在市场预测能力。与此同时,淘宝越来越多店铺,特别是很多所谓的“设计师品牌”,更倾向于“根据销量来确定生产数量”,所以优化生产流程,尽可能缩短出货周期就成为了下一步淘宝服装店的核心诉求。
而犀牛智造依托阿里巴巴海量的购物大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进而为合作商家提供未来产品的销售趋势,以数据预测来代替品牌商的主观预测,提高预测准确度。品牌商通过对经营类目的预测,把需求订单发至犀牛智造,这就完成了从“以产定销”到“以需定销”的模式转变。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减少品牌商的库存压力、现金流压力。
这才是阿里应该也必须做的事。
再从阿里谈到犀牛智造,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阿里犀牛工厂更应该将其打造成为样板工厂,然后为大中型卖家进行生产线升级改造,为中小型卖家进行资源整合。
它不应该发展成为一个巨型垄断工厂,这不利于其他中小经济体的健康发展。犀牛智造更应该,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当新工厂各方面成熟运营后,把犀牛智造当成一个产品,去为中小型工厂服务,收取服务费用,促进他们升级与进步,而不是挤压其他工厂的生存空间,这样无法带动整个社会资本的活跃度。
但其颠覆性,也就是犀牛工厂的真正核心价值所在,还是应该是通过大数据等尖端手段,预测未来趋势,提前备货,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工艺还是生产线,如果能做到提前预测,从源头上解决供需两端的信息不通,犀牛工厂将毫无疑问彻底颠覆、整合业界。
问题就在于,阿里和犀牛能走到这一步吗?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捂了三年,阿里搞了个“共享工厂”?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阿里
+关注
关注
6文章
438浏览量
32844 -
智造
+关注
关注
0文章
20浏览量
5371
原文标题:捂了三年,阿里搞了个“共享工厂”?
文章出处:【微信号:gaogongrobot,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