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下滑
2009-2018年,工业机器人全球销量波动上升,并在2018年达到了42.2万台。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7.3万台左右,同比下滑了11.6%,这是近10年来除2012年以外的首次下滑。
协作机器人将是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大力发展的方向
工业机器人又分为传统工业机器人(非人机协作)以及协作机器人,其中全球传统工业机器人在2019年出货量达到35.5万台,同比下降12.56%;全球协作机器人出货量1.8万台,在低基数之下同比上升12.50%。
传统工业机器人主要针对高端制造行业应用,往往体型巨大、安装编程周期长且部署成本高,单独的机器人无法直接用于工厂的生产线上,还需要很多外围设备的支持。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导入电子等生产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的领域时,受准备启动时间和性价比等因素影响,应用往往不太顺利。而协作机器人重量轻、适应性强,一般制造业及中小型公司非常需要这样的机器人。并且协作机器人是以保护人类安全、实现人机共事为设计初衷设计的,是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安全的与人类进行直接交互的机器人,其拥有两个特点:一是机器与人的互动,互相合作;一是机器的编程和维护非常方便。
传统工业机器人由于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而协作机器人具有较低的综合成本、快速部署/重部署能力、简单上手的使用方法等优点,是未来机器人产业大力发展方向。
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供应的第一大国,但工业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
2019年, 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14.05万台,其占全球销量的37.67%,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供应的第一大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分别为4.99万台、3.33万台、2.79万台和2.05万台,分别占全球销量的13.38%、8.93%、7.48%和5.50%。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均有所提升。201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工业机器人保有量/IFR统计的制造业就业人数)达到了187台/万人,相较2018年的140台/万人有了明显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主要是由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的提升与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的下降两项因素叠加共同带动的。但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与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仍有较大差距,仅相当于日本的二分之一左右,相当于新加坡的五分之一左右。
全球工业机器人运用行业分类呈现逐步扩散趋势
全球工业机器人在下游应用行业中,汽车、电子领域的占比最高,在2019年分别达到了28.15%、23.59%。但是2019年相对于2018年而言,这两大领域的应用占比有所下降,其中汽车领域应用占比下降了5.02个百分点;电子领域应用占比下降了8.17个百分点;而在其他/未分类领域的应用占比从2018年的15.22%提升到了28.42%,提升了13.2个百分点。可见,全球工业机器人按照下游应用行业分类展现出行业间逐步扩散的趋势。
责任编辑:gt
-
汽车电子
+关注
关注
3023文章
7840浏览量
166135 -
设备
+关注
关注
2文章
4465浏览量
70517 -
工业机器人
+关注
关注
91文章
3348浏览量
9253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