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65年的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耕耘和积累,培育了一批掌握功率半导体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了全系列功率器件产品,为打破国际品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垄断做出了贡献。
产品创新、技术进步是发展的动力。华微电子一直重视研发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华微电子的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6%左右,研发人员在600人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始终保持在30%以上。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文章
27850浏览量
223993 -
功率器件
+关注
关注
42文章
1806浏览量
90726 -
微电子
+关注
关注
18文章
390浏览量
4133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华芯微电子荣获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资质认定
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苏州华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资质认定。这一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华芯微电子在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上的高度认可,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
华太电子2024年度精彩回顾
2024年,华太电子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市场突破,不断为行业带来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回顾过去的一年,华太电子在产品开发、品牌推广、荣誉奖项、研
江波龙加大研发投入,转型综合型半导体存储品牌
近日,江波龙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管理与销售费用呈现阶段性增长。在研发方面,公司坚定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有所增长。随着多领域技术布局的逐步完善,公司季度
喜讯!华秋电子宣布完成新一轮3.1亿元融资
前全球经济放缓、市场需求下滑以及投资环境紧缩的背景下,华秋电子能够逆势获得资本青睐,充分证明了其在行业中的强劲竞争力和卓越的创新优势。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强产业链数字化系统研发、智能化工厂扩建和产能
发表于 10-10 09:19
晶华微电子推出SDM911X系列BMS模拟前端芯片
在数字与模拟混合芯片设计领域深耕多年的晶华微电子,近期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视野,成功推出了BMS(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前端芯片SDM911X系列,为锂电池管理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这一系列产品的问世,标志着晶华微在提升电池
华芯微电子取得一种过流保护电路专利
创新引领,技术突破!苏州华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荣获《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发明专利,标志着公司在微电子领域再攀新高峰!
三星和铠侠持续加大对NAND Flash技术的投入与创新
AI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存储器产业的飞跃,其中,海量数据的激增对存储容量与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NAND Flash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全球存储巨头如三星和铠侠,在深耕DRAM市场的同时,也持续加大对NAND Flash技术的投入与创新。
荷兰呼吁加大对芯片产业的国家投资力度
7月4日,荷兰权威媒体NOS发布消息称,由多家领先半导体企业组成的利益联盟ChipNL,已正式致函由首相迪克·斯霍夫执掌的新一届荷兰政府,强烈呼吁加大对芯片产业的国家投资力度。
艾迈斯欧司朗在奥地利加大投资,强化半导体研发实力
全球光学解决方案领域的佼佼者艾迈斯欧司朗近日公布了其最新的投资计划。该公司正不断加大对位于Premstätten的研发与生产基地的投入力度,以巩固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宁德时代加速8吨电动飞机研发,预计2027、2028年发布
他表示,公司计划从轻型飞机尝试起步,逐渐推动至重型运输机组装,现已成功试验4吨级别的原型机。然而,只有大型飞机才能满足商业运营需求,为此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预计2027或2028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会员风采!华秋电子——致力于“为电子产业增效降本”的数字化智造平台
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
华秋与星闪联盟的紧密合作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华秋将持续地发挥电子产业链服务优势和影响力,为中国电子
发表于 05-13 09:53
SGS为华微电子颁发AEC-Q101认证证书
近日,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以下简称为“SGS”)为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微电子”)颁发AEC-Q101认证证书。
芯动联科:2023年业绩高增长 持续加大MEMS IMU研发投入
近期,特斯拉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展示了其正在研发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流畅步行能力,目前已是Optimus第三次性能的迭代与升级。
国博电子2023年营收达35亿,利润增长17%;2024年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对于2024年业绩展望,国博电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明确指出,公司将于明年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充分利用化合物半导体技术优势,为公司在新一轮有源相控阵T/R组件和射频市场的竞争做好准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