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周年取得预期的成绩,交出了全球瞩目的年检答卷。5G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几代相比更为严峻,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加剧的不确定环境下,5G仍然需要长期负重前行。”10月15日,在IMT-2020(5G)大会——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如此讲道,在5G商用一周年之际,产业应该创新再出发。
邬贺铨表示,运营商对5G的投资回报压力很大,需要适度超前稳步推进5G网络部署,培育生态,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同时要看到5G的社会贡献远超出通信行业的效益,从国家长远利益看,5G作为数字经济新引擎责无旁贷。新基建加快5G网络的部署并开拓更大的应用空间,5G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持续创新去实现。
5G的创新需要产业链更广泛的合作
终端仍是大规模商用的瓶颈。目前5G手机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多,虽有几种接近4G的价位,但多数价格仍难言普惠,总体上稳定性与待机时长尚未达到公众的期望。中低端终端是大规模商用的主流,需要加大力度开发。
芯片持续创新的压力很大,芯片代工线及其装备的基础缺失凸显外部生态对我国5G创新的制约,5G的技术成熟性以及能耗的解决涉及违规工业基础的补强和再造。
现有行业终端基于5G CPE的方式难以发挥真正意义上5G应用效果,需要有规格品种丰富的5G行业模组及芯片,为降低成本需要增强模组中间件的多场景适应性,行业专用模组的开发也需要IT企业与对应行业的深度合作。
5G行业应用个性化明显,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开发,但跨界合作与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大多数行业的应用还需要真正找到刚需。
5G的产业创新需要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不可替代。5G的网络建设是长期过程,前期投入大但见不到回报,5G基站耗电比4G高,希望得到行业优惠电价。用户还希望降低流量资费,运营商的资金与考核指标都面临很大压力,期待新基建的政策能帮助解困。
移动通信基站选址一直不易,5G需要更多新址,但在电磁辐射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仍然面临天线安置难的问题,希望细化城市规划,使运营商的网络与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指导下顺利开展。
远程医疗、智能网联车、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很多超出了现有法律规范的内容,涉及到产业安全与人身安全,还需要深度采用AI和数据挖掘,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有关各方协同解决,更需要有法可依,需要加快完善与5G应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责任编辑:tzh
-
4G
+关注
关注
15文章
5506浏览量
118788 -
通信
+关注
关注
18文章
5969浏览量
135845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文章
7513浏览量
88615 -
5G
+关注
关注
1353文章
48366浏览量
56332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