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未来的命运密切相关。许多人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工具的发展,而且意味着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哲学问题。例如,人们或许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机器拥有了超越人类的智慧,世界还需要人类吗?届时,从机器的立场看,人类的文明意义何在?
01
超级人工智能会是什么样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可能会带来一场改天换地的变革,使人类主导的历史走向终结。
当然,在此之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程。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属于图灵机,完成运算任务,还没有反思并修改自身系统的功能,没有自我意识。未来则可能出现突破图灵机的超级人工智能。
超级人工智能,将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能够反思自身系统,修改自身程序,独立发明新的语言、规则和程序等。它在智能上将等于甚至超过人类。
以往人们习惯按照自身的形象设想机器人,实际上,超级人工智能作为硅基生命没有必要模仿碳基生命,而只需要在功能上超越人类。
超级人工智能的存在形态将不是以个体为主,而是以系统为主。它不是像人体一样,一个个地存在着,而会像人类日益全面依赖的智能网络一样无处不在,甚至像灵魂或上帝一样体现为功能性的系统化存在。
02
相比于机器,人类文明有何意义
人工智能的真正实现,不是人类向下创造机器,而是机器向上模拟和超越人类。
目前,机器与人的最大差别,在于人会“过日子”。据《深度学习》一书所说: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关于世界的巨量知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是主观的、直观的,因此很难通过形式化的方式表达清楚。计算机需要获取同样的知识才能表现出智能。人工智能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将这些非形式化的知识传达给计算机。”
计算机在完成抽象的和形式化的任务方面优势显著,而人类却拥有丰富的内在意识,有巨大的想象力和筹划力,能够感受情感、道德、美和神圣,有生理上精密而复杂的大脑和身体。
从数千年前开始,人类就能感受到一种作为世界的根本的存在,创造了神话和宗教信仰。而且,人们发现,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源头,首先存在于我们的心智和意识之中。
从《梨俱吠陀》、《奥义书》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证悟,再到禅宗,都揭示了一种幻相背后的意识状态,一种超出小我和时间刻度的非对象化的纯净意识。简言之,一种“母识”。
完整而充分的智慧,必然包含道德。无论是佛陀和菩萨的慈悲、无私、谦卑,还是孔子和孟子等的孝悌、仁义、中庸,都体现了一种高度发达的心智水平,都是人类文明蕴含的完整意识的展现。
03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一个脆弱的系统,往往也是危险的系统。而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系统越高级,也就越脆弱。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首先想到的是确保自身的安全。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环舞》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如今已经广为人知。但是,这种道德限制,对于超级人工智能来说,或许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象。
一旦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有了自己的存在目的,不会再顺从人类设置的道德程序,却可能将其把视为一种病毒加以删除。
除非人类能够设定,当人工智能试图修改给定程序就同时启动了自毁程序。但是,在人类生活已经全面依赖人工智能的时候,人工智能的自毁也是人类无法承受的。超级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与人类博弈,取得平衡甚至优势。
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必须发展集体理性。个体理性的叠加并不导致集体理性,甚至产生集体非理性。为此,人们应主动突破现在流行的那种主客对立的、利害计算的、个体主义的意识观,与机器的深度学习同步,达到那种完整而充分的深层意识状态。
结语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在未来充满可能性。在面对这些可能性时,人类对自己心灵的理解、对科技至上主义的反省以及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引导,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影响因素。
责任编辑:YYX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67浏览量
237592 -
机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779浏览量
4068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