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物联网将与纳米技术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所在

如意 来源:OSCHINA 作者:OSCHINA 2020-10-19 15:31 次阅读

新冠的一个主要收获是,生活和业务各个方面的总体动荡意味着,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质疑我们对所有事情所做的每个假设。仅仅因为我们过去做了一些事情,从公共卫生到企业,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来还能够这样做。

那与制造业有什么关系呢?前几天突然出现了一些事情:如果在这个动荡的时期,物联网将与另一项创新纳米技术相结合,那又会怎样呢?

纳米技术,如果您不熟悉该术语,是指基本上逐个原子地制造事物,以便材料的结构可以实现传统减法制造工艺无法实现的特定性能。它的名字来源于几百纳米的物品。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一束人类DNA的 直径约为2.5纳米,而一张纸则“巨大”,厚达100,000纳米。“纳米机器”是纳米技术的基本功能单元,“能够执行简单的任务,例如传感或致动”。

令人着迷的是,一旦制造出无处不在的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更少的成本传达(并在某些情况下还调节)事物的状态,那将是可行的(一旦研究已发展为常规制造)。但是,快速搜索发现,十年前,两名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形象化了“ Nano-Things互联网”或IoNT。他们甚至想到了“体内”网络,这些网络从如此小的设备中传输数据,以至于它们可以被吞噬或植入我们的体内,以及“内部互联”的办公室,每个设备都可以连接并共享数据。

自那时以来,IoNT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除非有所遗漏,否则大多数仍然主要是在概念验证和商业化的早期阶段。除了医学以外,它还没有在大多数行业中普及。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和动荡的时期,为加速IoNT的开发和商业化提出了挑战,因为IoNT的效率和小尺寸优势将得到广泛普及,并适应新常态的现实。

鉴于当前的危机,值得注意的是,IoNT应用程序可以在人体内部以及人们聚集的地方(例如医院和学校)提供检测功能,以帮助进行病毒检测, 根据2015年IEEE大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美国政府“国家纳米技术计划”的研究人员 告诉我们,纳米技术还有望在生物技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表面上的透明薄膜具有疏水性,耐刮擦性和导电性等特性。

内置纳米级传感器的“智能织物”,用于健康监测或从运动中收集能量。

从根本上减轻汽车,飞机和其他车辆的重量,以减少燃料消耗。

“大功率可充电电池系统;用于温度控制的热电材料;滚动阻力较低的轮胎;高效/低成本传感器和电子产品;薄膜智能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用于更清洁排气和扩大范围的燃料添加剂。”监视工厂中的温度,排放物,湿度和其他条件。

另一个与工厂本身特别相关的设备是使用IoNT设备,该设备将“监视温度,湿度,气体烟雾,水质以及系统废气中的碳排放量”。

IoNT的一项创新非常适合于新冠而促进了向远程医学的快速过渡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由织物制成的具有额外“超材料”层的服装。这些材料产生的“表面波”以无线方式围绕着佩戴者,从而可以将产生的信号的能量保持在靠近人体的位置,而不是广泛传播,因此它使用的功率更少,并且可以检测到较弱的信号。因为传输有关穿戴者身体实时数据的信号要比传统技术强1000倍,所以电池可以更小,使用寿命更长。这将使在远程医疗呼叫期间远程访问数据的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相关地,其他研究人员正在开发IoNT“身体传感器网络”,该网络可以从放置在身体上的各种传感器收集和聚合数据。

信息技术还可能对我们当前面临的另一个较大挑战-全球变暖-产生重要的好处。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大流行可能有关联: 受人尊敬的研究人员认为,诸如砍伐雨林之类的行动不仅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而且可能迫使可能成为未来大流行病源的野生生物离开其栖息地,这也是尝试减少环境影响。小型低功耗传感器可以部分放置在任何地方,以监视全球变暖和其他环境危险的迹象。

此外,IoNT设备如此之小(仅需极少的原材料即可制造)以及如此高效(仅需少量电力为其供电)的纯粹事实,将使它们成为减少对地球的需求的重要途径资源并最小化电网需求。

“新常态”给我们的生活和业务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正如诸如纳米技术物联网之类的突破所表明的那样,那些抓住传统思维破裂所带来的机遇的人们可以创造出不仅有利可图而且还将解决这些危险的新方法。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14

    文章

    45014

    浏览量

    377932
  • 纳米
    +关注

    关注

    2

    文章

    699

    浏览量

    37225
  • 智能制造
    +关注

    关注

    48

    文章

    5625

    浏览量

    76660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宇树科技在联网方面

    是机器人感知环境的重要部件,如同机器人的 “眼睛”,能够帮助机器人获取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识别物体和障碍等,为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避障和操作提供了关键支持。 传感器技术应用拓展:随着
    发表于 02-04 06:48

    纳米晶体技术介绍

    本文旨在介绍人类祖先曾经使用过纳米晶体的应用领域。   纳米技术/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纳米晶体,这一类独特的纳米材料,预计将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新一代设备中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09:10 266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晶体<b class='flag-5'>技术</b>介绍

    联网就业有哪些高薪岗位?

    联网就业有哪些高薪岗位? 联网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式的发展,众多高薪岗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联网技术
    发表于 01-10 16:47

    联网学习路线来啦!

    联网学习路线来啦! 联网方向作为目前一个热门的技术发展方向,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小白的学习入门路线推荐以下步骤。 1.了解
    发表于 11-11 16:03

    电子束光刻技术实现对纳米结构特征的精细控制

    电子束光刻技术使得对构成多种纳米技术基础的纳米结构特征实现精细控制成为可能。纳米结构制造与测量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23 471次阅读
    电子束光刻<b class='flag-5'>技术</b>实现对<b class='flag-5'>纳米</b>结构特征的精细控制

    如何选择联网设备的PCB技术

    随着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适合联网设备的PCB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5:11 421次阅读

    新思科技发布1.6纳米背面布线技术,助力万亿晶体管芯片发展

    近日,新思科技(Synopsys)宣布了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成功推出了1.6纳米背面电源布线项目。这一技术成为未来万亿晶体管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所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6:11 433次阅读

    纳米压印技术的分类和优势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中,纳米技术以其独特的尺度和潜力,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纳米压印技术(Nanoimprint Lithography, NIL),作为纳米制造领域的一项高精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0:05 1831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压印<b class='flag-5'>技术</b>的分类和优势

    什么是联网技术

    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凯文·阿什顿在宝洁公司提出,并用作新传感器项目的演讲标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联网逐渐成为信息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于 08-19 14:08

    联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这些传感器能够监测敌方目标、地形、气候等关键信息,为指挥官提供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 无人值守系统:联网技术使得无人值守的侦察设备成为可能,如无人侦察机、无人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0:35 1903次阅读

    浅析泛在联网在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和转换利用的重要枢纽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基于泛在电力联网的配电系统关键技术作为现阶段较为先进的技术类型,对于电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15:25 618次阅读
    浅析泛在<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b>在配电系统<b class='flag-5'>关键技术</b>研究

    奥盖尼克苏州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园区盛大开业,产业注入新活力

    苏州纳米城方面表示,奥盖尼克OLED材料研发中心的正式启动,对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以及产业创新集群的建设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9:53 607次阅读

    完整解读物联网生态系统 关键联网技术和无线协议

    本篇将介绍用于支持联网 (IoT) 应用的技术架构,并详细讨论一些关键联网技术和无线协议。
    发表于 05-22 17:46 1043次阅读
    完整解读物<b class='flag-5'>联网</b>生态系统 <b class='flag-5'>关键</b><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技术</b>和无线协议

    薄膜电容性能稳定的关键所在

    薄膜电容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其性能稳定的关键在于优质薄膜材料、薄膜的适当厚度和均匀性,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这些因素共同保证了薄膜电容的高性能和稳定性,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6:40 519次阅读

    薄膜电容性能稳定的关键所在

    薄膜电容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其性能稳定的关键在于优质薄膜材料、薄膜的适当厚度和均匀性,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这些因素共同保证了薄膜电容的高性能和稳定性,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6:40 489次阅读
    薄膜电容性能稳定的<b class='flag-5'>关键所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