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众多观众在第三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第一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获奖作品展参观。该展厅展出了获得最终奖项的40件作品和107件提名奖作品。
“城际和市域车,这也是国家刚刚发布的新基建的主要轨道交通产品,我们将积极为雄安新区提供多元化、高效、智能的轨道交通。”日前,在雄安设计论坛上,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军年关于雄安轨道交通发展的表述引起在座专家的共鸣。
当天,第一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获奖名单出炉,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设计的新型高私密大定员纵向卧铺动车组摘得首届金芦苇至尊奖。作为积极支持雄安新区轨道交通建设的中车唐山公司从后台走到聚光灯下,让人们对于雄安建设中的轨道交通多了一份期待:绿色、智能、高效的雄安未来轨道交通将为人们的美好出行助力。
实现干线铁路、城际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等互联互通,建立高效、便捷、智能的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一环,三地在交通、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率先突破。根据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将优化高速铁路网,构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规划建设运行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按照网络化、多模式、集约型的原则,以起步区和外围组团为主体布局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起步区与外围组团、城镇的便捷联系。
专家表示,轨道交通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区域一体化的交通应该形成多种方式互联互通的出行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灵活、高效、集成的出行服务。
就在第三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启幕的前一天,55001次首趟动态检测车从北京大兴机场站鸣笛始发,京雄城际北京大兴机场至雄安站间正式进入联调联试动态检测阶段。
“区域城际铁路的重要作用就是实现区域的同城化,因此,从速度到舒适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俊辉表示,人与物的流动才能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快速高效的轨道通达,才能使城市间的同城化、一体化效应显现出来,轨道交通就是同城化的重要纽带。
“城际铁路之外,雄安城市内的市域车也应合理布局,重点规划。”黄俊辉说,在成熟的大城市,你会发现,即使远了10公里,人们也愿意选择附近有轨道交通的小区居住。
在此次雄安设计论坛上,有专家介绍,东京、巴黎等国际化都市圈都已经形成了以地铁为主城区骨干网,以单轨有轨电车作为有效补充,以市域快车为市郊快线网的区域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统计数据表明,国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地铁占比约为30%,其他制式占比为70%。
“轨道交通装备要通过细分功能定位、多元化发展,实现干线铁路、城际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等互联互通,建立高效、便捷、智能的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周军年称,以此满足主城区一小时生活圈,区域内两小时通勤,轨道交通货运点对点、门到门等客流与物流的服务需求。
将绿色智能设计理念贯穿于轨道车辆全生命周期过程,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雄安新区是未来之城,对轨道交通发展的智能化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发展智能化轨道交通,工业设计周上也碰撞出了思想火花。
近期国家将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纳入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雄安新区的建设中,也应将信息化与轨道交通深度融合,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进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建立一体化交通网,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家刚刚发布了新基建的主要轨道交通产品,这个系列中,我们唐山公司拥有时速120公里、140公里、160公里、200公里和250公里列车,可以为雄安提供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周军年说。
专家表示,未来,智能化列车和云计算、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将给乘客的出行体验带来巨大提升,为乘客提供可感知、有温度、个性化的推送式服务。
具体到轨道交通的空间设计上,有关专家也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杜绝传统上的“大而空”。“应坚持节约空间的同时,使人们出入站和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更加便捷和人性化。”黄俊辉表示,东京、巴黎轨道交通枢纽站,给乘客提供休息的空间很小,因为设计阶段就将线路换乘、各种交通方式的接驳做得很充分,所以乘客无须过多等待。
“未来更注重车辆与城市的融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挺表示,要用设计驱动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人性化的空间、都市生活元素、城市意向与历史文脉的轨道交通系统,将超越工业层面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提供便捷的交通换乘、舒适的乘车环境,可以给予旅程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轨道车辆要践行低碳化的绿色设计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包括氢能、燃料电池、新能源及其储能技术,使能源更环保高效。设计阶段就要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轨道车辆全生命周期过程,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新区依托高铁站和地铁M1线形成城市综合发展轴,两侧设置带状城市公园,构建城市休闲活力环,最终将雄安站联动周边功能区,形成一个有效的、更舒适的日常生活圈,使居住、就业、购物、娱乐相对比较集中。综合客站通过与城市的一体化建设,更加密切客站与城市功能之间的联系,实现相互之间在空间和形态上的融合与渗透。
责任编辑:pj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6文章
5280浏览量
107264 -
智能化
+关注
关注
15文章
4819浏览量
55239 -
骨干网
+关注
关注
0文章
20浏览量
869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