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伴随着最后一次割接的完成,历时8个月的广东电信全省骨干立体智能网改造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广东电信正式进入F5G智慧全光2.0时代。
2017年和2019年广东电信分别建设了OTN省干网珠三角ROADM平面、粤东西北ROADM平面和大湾区OXC平面。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不同时期建的这3张网络渐渐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流量和业务变化带来的新需求,例如:新业务的快速发放耗时长、跨平面业务调度难、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网络分级保护能力不足、网络运维难度大等。
为了更好的利用3张现网的带宽资源、提升业务调度灵活性和业务发放效率、提升网络健壮性,广东电信联合华为公司,对该网络进行了全方面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首先在从网络管理入手,通过部署NCE-T(网络云化引擎)、管控析融合、开启TSDN特性,E2E多种算路策略,让时延地图能够提前感知,实现业务按需快速发放。进一步通过核心站点9维到20维的维度升级、40+个站点维度扩容、全网400+台设备软件升级、180+个光放站点主控板扩容、 110+个复用段光功率优化、400+波道Directionless业务改造,最终融合三张光层网为一张骨干立体全光网,满足5GC、IDC、政企、价值客户等多种业务的快速接入,实现了业务灵活调度管理,使得带宽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最后开启全网光层ASON特性、1000+波道智能特性升级,实现业务智能动态重路由,并耦合OMSP形成双重保护,提升网络抗断纤能力,同步启用3混(VC、ODUK、PKT)电层ASON保护,进一步增强了“重保电路”的保护能力。另外,全网部署FD+OD功能,确保主光路性能可视、可控、可管,解决了线缆故障发现慢、定位慢的难题。
其中立体骨干三平面WSON网络为全球首局交付,实现管理域分离,控制域统一调度。核心站点维度升级为全球首局点商用交付,20维光层改造满足未来2-3年维度扩容需求。传统业务演进为智能业务是国内最大规模交付,采用纯动态重路由算路,提升业务灵活性和可靠性;SRLG、最短路径优先、资源均衡等定制服务,满足时延和性能等不同业务诉求。WSON叠加OMSP为全球最大规模交付,实现WSON和光线路双重保护,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的可靠性。
至此,广东电信携手华为公司排除重重困难,克服了业务中断的高危风险,投入400+人次改造割接,历时8个月,最终完成了整网的改造升级,为广东电信在F5G智慧全光2.0时代持续领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YYX
-
网络管理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2浏览量
27770 -
电信
+关注
关注
2文章
736浏览量
62141 -
5G
+关注
关注
1356文章
48517浏览量
566501 -
F5G
+关注
关注
0文章
62浏览量
9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广东电信莅临海康威视参观交流
广东电信与华为发布“云网预知”联合创新系统
华为F5G全光园区2.0全新升级并发布场景化新品,加速园区网络迈向Wi-Fi 7时代
对话aiXcoder总裁刘德欣:智能化软件开发2.0时代,企业如何落地领域化大模型
华为F5G-A全光网络方案驱动亚太地区智能化进程
全光园区:Wi-Fi 7时代下的数智化新篇章
华为举办“打造F5G-A全光目标网,开启万兆超宽智能时代”主题论坛
广东电信携手华为斩获“2023年度SDN、NFV、网络AI最佳实践案例”
![<b class='flag-5'>广东电信</b>携手华为斩获“2023年度SDN、NFV、网络AI最佳实践案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9/4D/wKgaomYbPmmAPVPLAAB2K-phyeM475.png)
广东联通广东电信实现12万站RedCap开通,全省RedCap 5G网络成形
F5G千亿市场空间,运营商、光器件企业均已加速推进
![<b class='flag-5'>F5G</b>千亿市场空间,运营商、<b class='flag-5'>光</b>器件企业均已加速推进](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FA/wKgZomYD8UGACFYUAAgwUM4CuqQ570.png)
印尼首个5G智慧仓库及5G创新中心揭幕,印尼电信携手华为共促数字化转型
华为F5G全光园区2.0方案亮相MWC24巴塞罗那,引领万兆园区网络创新
![华为<b class='flag-5'>F5G</b><b class='flag-5'>全</b><b class='flag-5'>光</b>园区<b class='flag-5'>2.0</b>方案亮相MWC24巴塞罗那,引领万兆园区网络创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EE/wKgZomXfNb-ATcW1AAGaRnNQZxk161.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