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万物皆可NFC

454398 来源:alpha007 作者:alpha007 2022-11-30 17:40 次阅读

你有多久没有写过信了?微信不算,E-mail 也不算,就是那种写在信纸、装进信封,再贴上邮票寄出的那种。

暴露年龄地说,我最后一次写信应该是上大学的第一年。那时宿舍还没有普及电脑,还有远方的同学还愿意写封长信交流“思想”。很快,那个叫“动感地带”的套餐开始风靡校园,短信、QQ、人人网在同学中间流行,而愿意写长信的人却“失联”了。

和长信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个“不出收据、不给查询、不管赔偿”的邮政平信系统,以及平信上小小的邮票。如果不是集邮爱好者,我们在生活中几乎也看不到“邮票”的存在了。

最近,中国邮政首次发行了一套含有“NFC 芯片”的邮票,着实让人有一种“回忆杀”的感觉。

这套邮票是中国邮政特别制作的《第 40 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邮票内置了 NFC 芯片,植入了特殊代码,确保每一张芯片邮票都是独一无二的。用官方的说法是这一芯片邮票“体现了高端防伪工艺技术优势,也满足了防伪溯源、信息化应用等方面需求,是中国邮政邮票发行中的重大创新,也走在了世界邮票发行与印制的前列”。

在如今纸币都在失去应用场景的年代里,邮票发行还能有如此“前瞻性”的创新之举,确实让我们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信息数字技术的进步在快速地淘汰那些过时的沟通工具,但新技术有时候又能赋予一些“旧物件”以新的玩法。

NFC 技术曾经一度被 IT 也寄予厚望,然而在现实中却遭遇了略微“难以落地”的尴尬。这一次在邮票中植入 NFC 芯片,给了我们一种“万物即可 NFC”的感觉。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还是未来真有场景爆发的可能,值得探讨一番。

早已“无处不在”的 NFC 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一种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而来,一般是由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以及点对点通信功能,含有 NFC 技术的设备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

所谓日用常行而不知。事实上,NFC 技术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及应用。日常,我们所使用的公交卡、门禁卡、具备闪付功能的银行卡、ETC 以及 POS 机等,都基于 NFC 技术的应用,不过每种卡片和支付设备都只具有单一的功能,这也是我们出门可能要带各种卡的原因。

NFC 的工作模式分为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主动模式是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比如两台 NFC 手机)相互发射数据时,都必须主动产生射频场,也就是设备都需要供电才能产生射频场,这样可以实现快速连接的点对点的近距离网络通信。但这类场景我们很少用,因为我们有 Wi-Fi蓝牙等一系列高效传输网络

被动模式,就是发起设备需要供电来提供射频场,将数据发射到 NFC 目标设备,利用主设备的射频场获得电能,以此来接收并再回传数据给主设备。这种模式大多时候应用在卡模式和读卡器模式当中,我们经常用来刷公交卡、门禁卡、银行卡等等……

光是罗列这些卡就让人累觉不爱了,是不是有一种办法让我们把这些卡通过一个 NFC 设备整合起来呢?当然有的,那就是 NFC 手机。

现在大多数中高端的手机都会自带 NFC 功能,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有过体验。根据我个人体验,最方便的就是通过 NFC 手机绑定公交卡,除了出门少带一张卡,进站上车刷卡明显要比扫二维码方便。因为不用打卡手机应用,调用二维码,直接拿手机背面贴近就可以,但是识别度略微低于传统公交卡,常常出现“摩擦”半天也刷不上的尴尬场景。

另外,NFC 手机还可以支持对银行卡、身份证的信息读取,也可以用来绑定小区门禁卡、家门卡、甚至校园一卡通。但是受到 IC 卡类型、硬件型号、API 接口等限制,很少有人的 NFC 手机能够打通这些关卡。

而 NFC 技术最被寄予厚望的其实是移动支付领域。由于 NFC 采用小于 10 厘米以内的点对点非接触式数据传输,它的传输效率不及蓝牙,但是连接、识别速度和安全性非常高,其技术本身已经成熟,早先受到银联、三大运营商以及手机终端厂商的一致青睐。

不过由于移动支付的利益实在太过诱人,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行、软件服务商和线下商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前期各自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推荐标准,标准的分裂造成 NFC 移动支付在前期发展缓慢。等到 2012 年标准统一,NFC 相关硬件开始普及,却不想遭遇第三方支付所支持的二维码支付的崛起。

完成 NFC“刷一刷”支付,至少需要用户这边手持一台 NFC 手机,消费中商家也得有非接触式 POS 机这类 NFC 终端,属于典型的“硬件解决方案”,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很难完成移动支付。而二维码的“扫一扫”,几乎都是软件端实现,最大成本可能就是打印一张收款码,就连煎饼摊都可以轻易实现。所以,无论从便捷度、硬件成本、推广成本来看,二维码支付都比 NFC 近场支付远胜一筹。

其实也不是 NFC 不努力,NFC 也曾经风光无限,快捷、灵敏、安全性高都是其技术优势,NFC 手机支付在日韩的渗透率达到 50%到 70%,但是在中国却正好遇到二维码支付这一新物种,相比之下,二维码的“便利性”就把 NFC 移动支付掀翻马下。

几乎输掉移动支付场景的 NFC 技术,还可以有哪些场景呢?这次的 NFC 芯片邮票是一次不错的跨界尝试。

让邮票拥有“身份”的 NFC 芯片

这次发行的纪念邮票是怎么跟 NFC 功能联系起来的呢?

据介绍,这套邮票纪念张是首次在传统的印刷工艺中加入了 120μm 超薄的 NFC 芯片,采用高级安全加密技术写入数据,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解锁,确保信息存储的安全性,NFC 芯片 ID 和邮票序列码、荧光暗码实现一一对应,使得每一枚纪念张都独一无二。

购买邮票的消费者可以安装中国邮政 APP,使用具有 NFC 功能的手机靠近邮票中的“40”字样,就可以读取唯一的芯片 ID,邮票编号、精选邮票册的 H5,可以实现查阅电子邮票,在传统的欣赏、研究和集藏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的互动体验。

更具前瞻性的是,内置 NFC 芯片还可以记录每一次读取的信息。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可以实现消费者使用分析,市场云推广,防伪追溯和电子防伪等功能,为发行区块链邮票打下基础。

从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每一个纪念张拥有一个唯一芯片,但邮票本身并不包含这个芯片,也就是说这套纪念张真的只是买来“纪念”和收藏,不是拿来寄信的。而是官方还为这个邮票今后的流通、保值增值余留了空间,能够记录这张邮票的流转记录,就如同当年那些名画收藏家喜欢在画上盖印章的“炫耀”功能。

因为不是集邮爱好者,我们可能猜不到这套邮票在未来的增值空间有多大,但是这套可防伪、可溯源、可上线的应用玩法,是否可以“借用”到其他旧物上,来一场“万物即可 NFC”的尝试?

NFC 技术的“有限性”创新

公允地来说,邮票内置 NFC 所实现的功能,其大多数可以用一个二维码来替代。二维码也具有唯一性、防伪性,可以实现扫码获取防伪验证、电子邮票读取,以及互动 H5 体验,其成本也自然要远远低于内置 NFC 芯片,而且其使用寿命要远远大于 NFC 芯片(一般最多是 10 年期限)。

但是反过来想,因为邮票本身具有艺术收藏属性,要是在纪念张上面直接印刷二维码,实在是有碍美观,另外二维码如果出现污损,就很难恢复,读取的可靠性不如 NFC 芯片;此外,NFC 芯片独有的溯源记录功能,这是二维码所无法具有的功能。

以此来看,“万物皆可 NFC”的愿望可能过于夸张,但是 NFC 芯片还是可以与众多物品进行整合使用,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不能是成本太低、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特别是快消品,这些物品想要附加信息,都可以用二维码这样极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2、不能是保存信息太长的物品,如果时间超过十年,NFC 芯片就很容易失效,保存的数据也会丢失。

3、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物品有一定的使用期限,需要用户高频使用来调取信息,而且考虑到美观等因素,不适合在表面张贴二维码。

当然,以上标准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包含 NFC 芯片的可定制卡可以作为智能标签,写入相应的信息,方便 NFC 设备进行读取,比如将家里的 WiFi 密码写入标签,方便亲朋好友用手机扫码直接连接 Wi-Fi,省了挨个告知、输入的麻烦。在车内贴上智能标签,可以用手机触碰,实现手机切换静音模式、驾驶模式等。当然,这个实用性并不高。

“万物 NFC”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智能餐盘,在每一个餐盘中植入 NFC 芯片,每一种餐盘设置不同的价格,就餐者只需要把餐盘放置在收银台,底部的 NFC 感应器就能准确识别每个餐盘的价格,每单结算只需不到 2 秒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总价,让就餐者刷卡付款即可。

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加快结算速度,减少排队,也能让商家减少人工开销,减少结算误差,还能为商家提供菜品的销售数据,减少浪费和丢失等问题。

与 NFC 邮票类似,未来 NFC 芯片可以植入到玩具手办、品牌球鞋、限量款皮包衣服、工艺品等需要“验明正身”的高价值的收藏物品当中。也可以植入到共享汽车、共享空间、共享物品等场景中,主要为设备使用提供使用数据记录,而用户也可以避免使用个人信息的账号登陆等隐私问题。

总体来说,NFC 技术确实有些“生不逢时”,只要有二维码能够张贴的地方都可以替代 NFC 的大多数功能,即便是信息记录也可以由 APP 的账号体系来替代。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不方便张贴二维码,或者是物品本身需要采集数据信息的物品,都可以使用 NFC 芯片来替代。

但 NFC 想要在未来更多场景普及,仍然会困难重重,从商业成本和应用便利性就为其划定了有限的使用范围。“万物皆可 NFC”,也仅有一些“旧物翻新”的噱头。

就如这套邮票纪念张,大概率都会躺进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册里,而邮票的收藏期限无论如何也有个几十年,到时候拿出来送人或出售,NFC 手机还能不能刷出数据,就值得怀疑了。

审核编辑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fc
    nfc
    +关注

    关注

    59

    文章

    1602

    浏览量

    17994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IP地址与5G时代的万物互联

    准确地找到彼此并进行数据交换。没有IP地址,万物互联将无从谈起。IP地址在5G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IP地址与5G时代的万物互联 一方面,IP地址的分配和管理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IP地址分配方式可能无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9:56 64次阅读
    IP地址与5G时代的<b class='flag-5'>万物</b>互联

    万物互联“卷”起来,存储器件如何引领未来?

    2024 第二十二届国际联网展今天在深圳盛大开幕,AI、云计算以及智能联 2.0 等前沿科技再次汇聚于此,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在这个万物皆可互联的新时代,可穿戴设备和
    发表于 08-28 11:13 66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万物</b>互联“卷”起来,存储器件如何引领未来?

    深开鸿王成录:万物智联,开源打开未来新想象

    (OpenHarmony)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将会对各行各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带来哪些新想象?王成录:当前,我们正处于万物智联的时代,“人与人”相连转变为“人与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3 08:33 277次阅读
    深开鸿王成录:<b class='flag-5'>万物</b>智联,开源打开未来新想象

    NFC谷歌评论卡店铺评论演示 #联网 #nfc #谷歌评论卡

    联网nfc
    深圳市融智兴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7月05日 15:27:37

    NFC防伪标签读写应用演示 #联网 #nfc #NFC标签 #防伪标签

    联网nfc
    深圳市融智兴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7月01日 17:51:47

    NFC手机贴纸标签读写应用演示#联网 #NFC标签 #nfc #NFC贴纸

    联网nfc
    深圳市融智兴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6月24日 16:26:39

    中国安徽蚌埠传感谷:为万物创造“五官”

    中国安徽蚌埠传感谷:为万物创造“五官”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8:05 714次阅读
    中国安徽蚌埠传感谷:为<b class='flag-5'>万物</b>创造“五官”

    【酒类防伪新技术】NFC防伪标签应用演示#nfc #防伪标签 #nfc防伪标签 #联网

    联网nfc
    深圳市融智兴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5月28日 16:28:47

    联网+uwb定位:打通万物互联最后0.1米

    互联网时代进入联网时代?百科词条里对于“联网”的描述如下: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2:04 873次阅读
    <b class='flag-5'>物</b>联网+uwb定位:打通<b class='flag-5'>万物</b>互联最后0.1米

    NFC标签包装防伪读写应用演示 #NFC标签 #nfc #防伪标签 #联网 #rfid标签

    联网nfc
    深圳市融智兴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4月28日 15:04:23

    NFC智能手环标签读取应用演示 #联网 #RFID #nfc #NFC标签 #手环标签

    联网nfc
    深圳市融智兴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4月03日 10:52:12

    联网的体系架构

    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诞生之初专指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传感器网络。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了联网的概念和万物皆可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09:49 1051次阅读
    <b class='flag-5'>物</b>联网的体系架构

    万物传感科技两款创新产品荣获优秀产品奖

    近日,深圳万物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高交会上大放异彩。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09:10 559次阅读

    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MediaTek 为你开启

    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 联网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 构筑起万物互联的全新世界 今天,就让发哥带大家看看 在 MediaTek Genio 智能联网平台的赋能下 你将开启怎样的“智慧生活”新图景吧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9:40 447次阅读

    UBBF2023前瞻:万物智联,超宽带5.5G使能新增长

    随着数字化不断深入和AI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正从“万物互联”迈入“万物智联”时代。进入万物智联时代,泛在智能推动数字业务爆发式增长,驱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持续变革。那作为万物智联时代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07 21:15 463次阅读
    UBBF2023前瞻:<b class='flag-5'>万物</b>智联,超宽带5.5G使能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