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接受与非网在内的行业媒体的采访,解答了大家关心的一些关于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共建的问题。以下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点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杨海松:这一次的 HDC 大会,应该说整个热度,无论是我们的伙伴还是开发者以及媒体朋友们的反馈,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
新鲜出炉的两个事情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我们 9 月 10 号发布了鸿蒙的开源,当天晚上鸿蒙 OS 的开源项目,已经成为中国软件史上最受关注的开源项目。无论是从开发者的关注度、收藏以及下载,以及所有的访问量都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开源项目。当晚实际上这个热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而且特别特别值得跟大家讲的是当天晚上就有几十位开发者已经贡献了他们的代码,让我们非常惊讶,因为我们的代码刚刚开放出来,而且我们看了,有相当的开发者贡献的代码,非常有质量。这说明了中国的软件业,中国的专业的开发者是多么的热情,大家是多么的期待国产自主的操作系统。
第二,是我们在大会已经给大家讲了,鸿蒙开发板和模组已经有预集成的版本,当前的在平台上可以销售的开发版,在当天晚上已经售尽,卖光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只准备了 2000 套,是秒光,所以现在大家可以在淘宝上看到我们的开发板只是预售状态。那我们的社区的一些那个大 v 们,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发自己的天花板,很多老师推出了他们的鸿蒙开发板,加上他们的培训课程。
所以我想讲的是,非常非常感谢所有的伙伴和开发者,大家对于鸿蒙的支持令我们非常感动,我们 CPG 的软件团队实际上也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期望能够不辱大家的使命,继续服务好我们的伙伴和开发者。
鸿蒙系统的商业边界?
记者:如何界定鸿蒙系统的商业边界?
杨海松:生态怎么建?如果说商业边界画不好,价值分享没有分享好,互相踩脚,我们相信这个生态是无法建立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商业边界在哪里,可以很直接的告诉大家,在同盟生态构建的初期,头部的几乎所有的硬件的合作伙伴,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以及典型的应用的合作伙伴,都是我自己去谈的,高管问的问题跟你一样,问我在你的生态里面的定位是什么?华为到底要哪一块?
作为华为来讲,我们谈到过未来将覆盖的是 1+8+N 的场景,其中我们要的还是销售好华为的 1+8 的产品及服务,就是这一句话。
我们更想的是卖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卖好华为当前的货,面向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呢,他们卖好他们的货,他们现在在做 N,做自己的产品,比如说美的,九阳,老板,华为会做烟机吗?华为会做家居的电子产品吗?我们不会,把这部分的空间留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创新,由他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分享这部分的价值。
华为卖好自己的 1+8,提升我们 1+8 的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对于消费者的粘性和复购,这就够了。
对于我们的伙伴,希望它能够搭载鸿蒙系统之后,把它的产品竞争力提升,能够摆脱同质化的竞争,然后提升对消费者的粘性,我们一起给消费者做好服务。对于应用开发者是同样的道理,他有差异化的体验之后,会增加用户使用时长,会提升用户粘性,会增加流量的入口,增加了 it 设备的流量入口,这都是给应用开发者伙伴们一个非常大的增值。
无论是应用开发者还是设备开发者,如果一句话来讲,我们期望用鸿蒙的生态能够赋能我们的伙伴,帮助他们更好的获取万物互联时代的市场空间。
就是这句话,大家共创新的价值,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然后一起来分享价值。
抢占 16%市占率,守住生死线
记者:我们也看到鸿蒙 OS 开放了很多的能力,包括 SDK、工具等等,但是构建这个生态是一个长远的事情,在长远的计划上,目前华为有哪些规划?
杨海松:长远的规划,我们当然希望三分天下有其一。
如果说一个小目标的话,我们期望的是在一年内我们有一个 1 亿+1 亿的搭载量,实现两个过亿。
第一个过亿是华为自研产品,就是我们的 1+8,在一年内鸿蒙系统的装机量会超过一个亿,这个我们非常有信心。如果说华为的设备都不用鸿蒙系统,哪个伙伴敢用?
第二个过亿,是面向生态的合作伙伴,鸿蒙系统的装机量要过亿。
为什么我们要做到这点?或者说为什么我们有信心能做到?
因为作为一个操作系统来讲,实际上我们洞察过移动 OS 的历史,有一个市场趋势,很多的巨头都曾经尝试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包括微软,黑莓,以及功能机的王者诺基亚,他们都做过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是我们发现,操作系统,如果想活下来,市场占有率的底线是 16%,这是一道生死线。
我们希望能快速跨越这个生死线,就是说对于一个操作系统,你的生态如果想活下去,能发展壮大,最起码的我们要达成 16%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鸿蒙来讲,这 16%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华为的自有产品以及三方产品,希望的是能够快速上规模,至少在中国市场,希望越来越多的伙伴能够搭载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同时如果我们没有一定量的装机量,消费者是无法体验到我们谈到的那些超级终端的体验的。我们说鸿蒙 OS 很好,华为自己的东西也很好,那对不起其他的三方设备都没用,我们怎么提?怎么去体验到 1+1>2?比如说在车机场景,如果没有前装的车机,后装的轻车机,来支持鸿蒙系统,大家的这种体验是无法享受到的。因为只有手机没法享受到和多设备融合的体验。所以我们要快速上量,这个是我们生态的一个目标。
而最大的挑战也是如何快速上量,不管是硬件还是我们的应用,我们希望所有的伙伴们能够支持我们,加入我们,大家一起让这个生态能够快速的达到一个临界点,让这个生态能够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如果说中国自主操作系统的根能够抓住,你上面长不出枝,也长不出叶,开不出花结不出果,那这个根有什么用呢?所以关键还在于使用。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非常理解伙伴们的一些重点挑战和压力,就是怎样降低大家加入生态、迁移到鸿蒙生态的成本,提升大家在生态里边能够享受到的价值。
记者:我再追问一下,我们想要规模上量?也提到未来一年内我们合作伙伴的装机量能够过亿,有没有一些进一步的细节,包括我们希望源代码的贡献者能达到多少?我们第三方的合作伙伴包括品牌商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量?
杨海松:好问题,细节的数据呢我可以分享一下我们的策略。
数据我们只有一个总量,当然我可以给你共享,我们现在希望做的是一横一纵,是什么呢?
横向能够扩展到所有的应用场景,其实主论坛上已经发布了有几个场景,现在一共有 7 个场景,大家也看到了今年发布的三方的产品,基本上都是聚焦在智能家居这个场景下。一横是我们希望一年内从 1 扩展到 7,希望覆盖所有的场景,包括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玩乐,我们希望能够覆盖全场景,这就是横向。
纵向我们希望做深整个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指的是什么呢?从芯片到模组开发板,到硬件的解决方案和软硬件集成的解决方案,再到品牌的厂家,我们希望是纵向能够打通全产业链。
你要说具体的目标,说实话,就是为了主流的核心的场景,核心的硬件以及核心的应用,能全打通全覆盖、横向覆盖所有场景,纵向打通全产业链,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鸿蒙已经不属于华为,而是开源基金会
记者:对软、硬件生态的规范管理机制?如果确保生态有序发展?
杨海松:对于开发者来讲,说实话当我们开始启动鸿蒙生态的那一天,开发者就是我们的上帝。
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目标,当然希望服务于广大的开发者,大家可以看到在今年的 HDC 大会上,我们已经向开发者发布了鸿蒙 2.0 相关的所有开发者的解决方案,面向应用开发者,我们发布了 4 个关键组件,包括 API、开发框架、工具以及我们的仿真保证期;面向硬件开发者,我们也发布了 SDK、全套的源代码、工具以及开发板的模组。
对开发者,我们发布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未来的规划我们一定是针对开发者的需求不断去升级,这个是肯定的。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开发者的数量会远远超过百万,这样的一个体量,那我们怎么来管理和支持这些开发者?
在整个生态构建的初期,在 0~1 冷启动的初期,我们会基于开源社区,大家都知道,我们把整个源码已经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下有一个 OpenHarmony 的核心项目就是开源项目,在这个开源项目里边,有开源项目基于业界标准的开源治理小组,这个小组下面会有技术委员会,这些技术委员会会根据代码的贡献来选出技术委员会每一个软件模块和组件的 commit。就意味着这些人相当于是这部分代码责任田的 owner,他们来针对社区的问题,来做解答,针对未来软件架构的走势和形态来做决定,把技术的交给技术人员,华为只是作为初始的贡献者,我们把代码捐献给了基金会,后面我们以基金会为主来做这个支持。
我也更明确的告诉你,就是这个开源基金会,它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或者不仅仅适用于应用开发者,当前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里边的核心项目组的会员里就有硬件厂家,软硬件的厂家或者说我们的顶级的生态合作伙伴都会加入到这个开源项目。
否则如果硬件和应用是分开的、割裂的,我们怎样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体验呢?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想做的是在一个平台上,把硬件的开发者伙伴和应用开发者伙伴聚集在一起,一起来基于鸿蒙 OS,赋能多设备融合的超级终端,一起来做硬件加应用的创新。
结语:以华为如今在硬件科技领域的品牌和影响力,以及业界对本土全场景操作系统的期待,鸿蒙操作系统未来的市场增长速度可期,但决定这一产品能否真正存活下来的关键,还是看最后在终端应用中的价值和带给大家的使用体验。毕竟安卓系统已有先发优势,国内一大票物联网操作系统也磨拳霍霍,鸿蒙操作系统能否后来居上,等我们体验了搭载该系统的终端设备之后再来讨论也不迟。
编辑:hfy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