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人工智能市场格局逐渐明朗
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还未完全形成产业分工,但是市场已经逐渐显现出细产业分工的态势。在底层基础构建方面,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企业依托自身数据、算法、技术和服务器优势为行业链条的各公司提供基础资源支持;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商汤、旷视、云从以及依图四小龙仍主导市场,此外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在AI+安防市场的份额也显著增长,而在交通安全监管领域,眼控科技近年的市场表现也不容小觑。在硬件方面则有深兰科技、地平线机器人、华为、小米等企业深入研发。未来随着各项技术逐渐成熟,有些企业将会退出某些方向的竞争,专项研发自身优势方向,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会形成一个产业分工、合作大于竞争的局面。
人工智能如何落地产业是关注焦点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细分领域,商业成熟度较高。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达14.56亿美元,市场增长来源于安防、城市大脑等领域,人脸识别的应用空间也已呈现出较高的渗透。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规模将达18.9亿美元。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以及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产业落地速度将明显提速。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已经应用到交通系统中。AI赋能交通,可以提高交通的机动性、道路的通行能力,更能极大的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然而,当下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智能化程度仍有待提高,人工审核效率低下、成本高,导致了一系列道路安全问题。如何将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交通,成为各大AI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其中,以眼控科技为代表的交通安全监管领域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AI技术落地,助力交通安全智慧监管升级
深耕智慧交通的眼控科技积极推动应用的落地,针对车辆爆发式增长导致的监管压力大、审核效率低、交通事故多发等行业痛点,利用AI技术探索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的方式,并研发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依托道路交通AI联合实验室,眼控凭借强大的工程应用实力,运用车辆目标检测模型、物体分隔、道路场景分割等创新技术,基于千万量级数据训练,研发出各项智慧交通监管解决方案。以眼控独立研发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智能审核系统”为例,该系统替代了原先的人工检验,实现智能自动审核,能有效减轻审核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大幅提高审核效率。眼控车检产品具有精准识别、降低人为因素影响与人力资源投入等优势,有效解决了诸多行业痛点。
眼控科技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具备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成熟的产品体系,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眼控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全球交通安全治理,构建良好的交通安全新生态。目前眼控科技研发的智慧交通产品已覆盖全国160余家交警部门、200多个车管所、3000家车辆检测机构及全国2亿车主,未来还将不断引领交通安全智慧监管升级。
责任编辑:YYX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877浏览量
27070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7文章
47890浏览量
240913 -
计算机视觉
+关注
关注
8文章
1701浏览量
4617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落地香港,威盛AI助力工程机械安全升级!
![<b class='flag-5'>落地</b>香港,威盛<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助力</b>工程机械<b class='flag-5'>安全</b><b class='flag-5'>升级</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0C/wKgZO2dajImAItaOAAD8yM-Ebuw662.png)
东软集团助力药品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Momenta以AI技术助力交通安全建设
达辰威科技:以智慧交通引领道路安全新篇章
智能驾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智慧交通的需求分析与建设内容
物联网助力智慧交通:优势与前景
智慧交通:携手智能科技,共筑安全畅通之路
巍泰技术基于 TurMass™ 通信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雷达风险防控解决方案
![巍泰<b class='flag-5'>技术</b>基于 TurMass™ 通信<b class='flag-5'>技术</b>的道路<b class='flag-5'>交通安全</b>雷达风险防控解决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80/wKgZomXz7COAdJzOAAAyBe7PfyI672.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