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nubia新的氘锋充电头笔者已经关注很长时间了,虽然在乎的是另一款120W的,但迟迟未能上市,65W的反倒先上市销售了,就跟着笔者的文章来看看nubia的产品功底到底怎么样吧
由于是一款多口充电头,本次文章将着重测评多口输出部分。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外观设计
开箱过程不赘述了,直接来到本体,该款产品比较特殊的是其采用了金属外壳的设计,深空灰的铝合金机身非常有质感▽▼
这种质感的配件,搭配其其他相似质地和配色的物件就会非常好看,相得益彰,仿佛一体同源▽▼
充电头采用了折叠式两脚插头设计,便携易存放,这个设计是笔者对于一款充电头好用与否的关键评分点之一,如若没有则无法及格▽▼
通电后,充电头正面的LED会散发蓝光,非常高级,搭配笔者桌面的蓝色背光显得更好看了▽▼
本体重量约为122克,折叠形态下的长宽高分别为41mm、30mm、66mm(四舍五入)▽▼
有了三维数据,就可以得出该充电头的功率密度(公式为输出功率÷体积)。而该款充电头体积约为81.18cm³(长*宽*高),则功率密度约为0.8W/cm³。至于这是什么概念呢?把这数据代入到@poluozero收集整理的「市售65W多口GaN充电头的功率密度表」中,我们发现,该充电头妥妥的站进了第一梯队,与RAPOO并列第三▽▼
而第一名的TEGIC(2C1A) 现售价188元,不含充电线;第二名的Zendure(2C1A)现售价198元,同样不含充电线;并列第三的雷柏(1C1A)现售价149元,查不到是否含线,但缺少一个C口。与以上三者比起来,2C1A的「nubia 氘锋 GaN Pro 65W 三口充电器」预售价仅128元,还额外赠送一条5A100W带E-Marker芯片的线缆,实在是超值~
功率实测
对于一款多口充电头,最重要的就是功率分配,这款官方并没有明确说,笔者便着重测一下
测试环境是Power-Z的KM001(固件版本1.3.3)和KM001C(固件版本1.3.6)两款USB电压电流测试仪、nubia DC3001数据线(E-Marker)、Apple官配Lighting充电线、倍思100W编织充电线(E-Marker)、iPad pro11寸、iPhone XR、MBP15寸2016版
测试对象是基于单口、双口、三口占用模式下各个场景的的功率分配
单口模式 · USB-C1
首先检测下快充协议,DCP、FCP、SCP、DP、PPS、APPLE2.4A等大众协议都有覆盖,基本上算是万能了▽▼
诱骗一下PD协议看看,奇怪的是KM001C此模式下无法亮屏,最大功率20V3.25A,即65W的充电功率▽▼
Mac OS的系统报告里也显示PD充电功率为65W▽▼
单口模式 · USB-C2
官方宣称的USB-C口盲插的意思是指单口模式下,USB-C1和USB-C都是同样的功率,检测到快充协议如下,结果和USB-C1口一致▽▼
PD诱骗结果也一致,最大功率20V3.25A合65W,证实了功率盲插这一说法▽▼
实时显示的充电功率也证实了这一点▽▼
单口模式 · USB-A
该模式下的快充协议检测结果如下,少了PD协议和基于此的PPS可编程电源协议▽▼
双口模式 · USB-C1 + USBC2
双口模式下的快充协议肯定是不变的,变的是功率分配,这里使用Power-Z的PD诱骗就能检测到对应的结果。分别为45W和18W,总计63W的功率输出▽▼
而MBP上检测到的电源输入功率也符合该测试结果▽▼
该测试结果说明,在双口模式下,USB-C1和USB-C2是有分主次的,确保了最大功率至少有45W的输出,保证了用于笔记本的电源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笔记本须插在USB-C1口
双口模式 · USB-C1 + USB-A
该模式下的USB-C1输出功率依旧降级到45W▽▼
USB-A口快充协议同单口模式,但理论最大功率只能到20W▽▼
双口模式 · USB-C2 + USB-A
这个模式下就非常有意思了,USB-C2口直接没了PD协议,只剩下BC1.2基础协议、DCP专用充电端口、Apple 2.4A、samsung 2A这四种协议▽▼
按照快充协议检测的结果来算的话,该模式下USB-C2口最大输出功率仅为12W,但通过MBP检测发现居然有15W▽▼
而USB-A口的快充协议在该模式下也只剩下BC1.2基础协议、DCP专用充电端口、Apple 2.4A、samsung 2A这四种协议,预计最大功率限制为12W(按协议看应该做不到USB-C2的15W),总功率约为27W▽▼
三口模式 · USB-C1 + USB-C2 + USB-A
该模式下也非常有意思,USB-C1口继续保持降级到45W的输出功率,且USB-C2口依旧丧失PD功能,只=同样剩下BC1.2基础协议、DCP专用充电端口、Apple 2.4A、samsung 2A这四种协议,不过接上MBP还是显示有15W的电源输出▽▼
这个模式下USB-A口连Apple 2.4A都没了,只剩下BC1.2基础协议、DCP专用充电端口、samsung 2A这三种协议,理论最大功率应该只剩10W了,但65W总功率减去USB-C1的45W,再减去USB-C2的15W,实际能剩下来的只有5W▽▼
根据检测结果,nubia这款三口充电头,能根据不同的接入模式下智能划分功率输出,还保证了USB-C1口最高65W,最低45W的供电功率
发热实测
技术原理
在官方店铺中的产品介绍中,有这么几句话
“得益于GaN neocharger技术升级。。。温度更稳定。。.neocharger散热技术,低温快充不易烫。。。采用纳米技术红外散热,加快热量扩散,高效散热”
听起来非常NB呀,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笔者在之前的某篇GaN里也忘记写进去了,现在就来扒一扒这神奇的技术吧
2017年北京志盛威华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一款纳米散热涂料「ZS-411」,能明显改善物体表面散热速率,其科学原理依据为
“应用纳米技术,激发散热部件表面的共振效应,显著提高远红外发射效率,加快热量从散热器表面的快速散发;降低散热器与发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热阻,提高热传导效率“
是不是非常眼熟?纳米、共振(另一款GaN的产品介绍中有提及)、红外这几个关键词完美吻合,推断该「neocharger散热技术」便是采用了类似散热涂料(不敢保证是这家,因为查不到确切的供应商名单)
而网上还有两篇资料中还有提及,《纳米碳散热原理(红外热辐射)》、《纳米涂层散热片介绍》
“将μm厚度级别的纳米碳材料均匀喷涂于金属基材,利用碳原子间(5300W/m·K)的高导热效能,进行热传导,再藉由碳原子高热辐射效能,将热能转化为红外线射频,传递散热效能。纳米碳超高的热辐射系数(0.983)克将热量快速辐射出去”
这么一解释便能看懂了,利用新型材料将热能转化成红外线射频,就能将充电头产生的废热迅速排出,这便是今年GaN充电头中所宣传的新型散热技术的原理。原理弄清楚了,笔者便来实测一下散热效率(由于没有合适的对照组,便简单的测下高功率输出时的温度提升)
实测结果
测试环境为开启空调的室内,空调设定为25℃,当前室温约为25.8℃,使用FLIR ONE PRO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
▲△为了确保充电头在测试时间内一直满功率输出,笔者首先将MBP电量用至75%,并开启达芬奇进行视频渲染输出,确保持续时间内MBP一直处于高功率运转状态。另外65W的充电功率肯定无法在满载情况下轻易充满标配87W充电头的15寸MBP▽▼
▲△测试时长为达芬奇进行视频渲染输出的用时,约40分钟。持续时间内,室温由于空调持续运转从25.8℃降低到了25℃,拍摄测试前后的两张热像图,我们就能得出结论▽▼
▲△不知道是热像仪分辨率不够,还是红外热像恰好撞上了红外射频散热技术,跑完测试后的充电头,热区明显外溢~充电头温度未突破50℃,虽说也有一定的发热,但不至于烫手。这个表现称不上十分优秀,但相对普通充电头来说已经强上不少,充电完毕后随手拔起毫无波澜。而这点恰恰是apple原装充电头所不能做到的
总结
关于多口的输出功率智能划分,笔者直接汇总了一张表格,如下▽▼
比较在意的点有几个
USB-C1+USB-C2的双口模式组合下,USB-C2的协议中是缺失Apple 2.4A的,而其他任何模式下USB-C2都会有Apple 2.4A,不知道为何单独在这一模式中屏蔽该协议
USB-C2与USB-A的双口模式下,明明检测结果最高只能到12W,但在MBP中实测有15W的输出功率
USB-C2与USB-A一旦同时连接设备,USB-C2会屏蔽PD协议
三口模式下USB-A的输出功率暂时未知,不知道是否与其他厂商一样,与USB-C2共用15W的功率
前文有说到,笔者比较心仪的是能单口PD100W的满血GaN充电头,这款65W的虽然很不错,但有些细节的部分受限于总功率有所妥协。且65W与60W之间有个非常大的区别,仅仅多5W的功率,就需要升级更昂贵的带E-Marker芯片的线缆。如此看来,65W只是一个过渡品,等技术成熟后,厂商定会挺进100W+的市场,届时市场将如何反应,很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nubia 氘锋 GaN Pro 65W 三口充电器」是一款颜值非常高的充电头,多口模式下功率自动分配,其USB-C1常连笔记本的情况下,能保证最低45W的充电功率;功率密度非常优秀;散热表现良好;价格实在!在PD单口100W GaN全面铺货前,该充电头算是一款值得入手的过渡型产品。期待不久的将来,nubia 氘锋120W的优秀表现。
责任编辑:PSY
-
充电器
+关注
关注
100文章
4056浏览量
114466 -
拆解
+关注
关注
82文章
602浏览量
114329 -
充电头
+关注
关注
0文章
40浏览量
721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