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正在全力备战空间站建造任务,力争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计划,为后续实现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营进行准备。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运载火箭及其他分系统的部分产品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
2020年5月5日18时,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预计从2021年到2022年,我国拟通过11次飞行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将高密度实施飞行任务,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还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发射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为“第三步”空间站研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空间站工程按计划、按节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所需的关键技术已全面突破。
早在10年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就启动了空间站的研制任务,今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与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航天员系统等各大系统进行了合练,全面考核了空间站系统的正确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介绍,现在是核心舱最关键的研制时期,团队正紧张地进行各项地面验证,以确保有效地识别风险,控制好产品质量,把问题消灭在地面研制期间。
按照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我国还将对空间站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包括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杨宏说,全体研制人员经过10年的努力,目标就是早日建成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建造成国家级的太空实验室,开展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挥载人航天的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此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工程还在组织载人月球探测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责编AJX
-
空间站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5浏览量
15247 -
航天航空
+关注
关注
0文章
190浏览量
76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告别“里程焦虑”,ER-QA-03C ---助力航天器精准“定位”未来!
![告别“里程焦虑”,ER-QA-03C ---助力航天器精准“定位”未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79/wKgZO2dJdxeAcQ-yAAAYE0OXr_g921.png)
NASA将首次通过Twitch平台直播国际空间站活动实况
桥田2024复盘 目标全落地,任务已完成
2020-2022-2024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官方推荐芯片对比分析比较
日本将发射首颗木质外壳卫星,预计9月抵达空间站
NASA本周六批准波音Starliner试飞,首次载人飞行测试在即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完成满月工作生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十七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在轨任务,即将返航
国际空间站镍氢电池碎片坠屋,美宇航局正调查
NASA选定三家企业研发月球车,目标最早2030年初探月
SpaceX 发射龙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新科研设备和物资
中国2030年将进行火星采样返回计划
SpaceX成功实施载人航天任务,四名宇航员升空
尼康Z9相机与镜头至国际空间站,助宇航员捕捉高质影像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万,已完成14万个运算任务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万,已<b class='flag-5'>完成</b>14万个运算<b class='flag-5'>任务</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