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文分析中国IC事业的发展

h1654155282.3538 来源:唐卫清 作者:唐卫清 2020-11-06 18:04 次阅读

芯片集成电路(以下简称IC)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倍增器作用,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在2020年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技术论坛“新变局下的IC自主研发战略”上介绍,1元产值的IC可带动100元以上的国民经济增长。除此之外,仅从实用角度看IC也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物资,因而有能力的国家对于集IC的科研、产业布局十分重视,中国也不例外。但目前中国在IC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能否摆脱IC领域的“卡脖子”境况对于中国的发展特别重要。为此政府、科研界、产业界等都在积极探寻中国IC的发展道路。本文是在总结CNCC上两位特邀嘉宾的报告,以及上述CNCC技术论坛的发言内容后形成的,主要目的是让大众了解中国IC事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让专业人士能够找到IC事业的发力点,共同推进中国IC事业的发展。

一、IC的发展进程及面临的技术挑战

IC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一直以来基本遵循着摩尔定律在快速发展。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单位面积的IC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另外一种说法是,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

IC的发展涉及设计、制造、应用等环节,设计又涉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和IP(IntelligenceProperty,知识产权)、结构等;制造涉及材料、装备(如光刻机等)、封装、测试等环节;应用涉及商业模式、产业生态链等。IC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材料方面,本世纪以来,已有47种新材料进入IC制造。器件结构方面则是从平面到立体,如立体栅结构的FinFET,台积电已经开始以5nm工艺量产。另外处理器经历了SSI、MSI、LSI、VLSI、多核VLSI等阶段,即将迈向第5代。集成技术方面,从平面到三维集成的转变,拓展了器件密度提升的维度。光刻技术方面,从光源、镜头的材料与结构、图形传递模式多元化的创新,到极紫外光刻(EUV)技术的突破,使5nm技术的实现有了保证。商业模式方面,从早期的IDM模式,即IC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集于一身(该模式下IC领域进入门槛高,属于少数人的游戏),逐渐发展出Foundry模式,即IC开始了设计、制造、封装的相对独立发展,给予更多玩家进入该领域的机会,整个产业发展也更加蓬勃。

当前IC发展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如:

1.FinFET器件微缩挑战:5nm以下技术节点中,较薄的Fin引起迁移率严重退化;较高的Fin形成源漏外延质量变差,通过应变技术提高器件性能有限。

2.器件结构:从FinFET到垂直堆叠Nano-sheet,再到Fork-sheet/CFET,以进一步优化面积利用率、提高集成密度。随着IC微缩到5nm以下,预计FinFET将走到尽头,而垂直堆叠的环绕闸极(GAA)Nano-sheet被认为是由FinFET器件自然演变而来。为了将Nano-sheet器件的可微缩性延伸到2nm节点及以下,目前业界寄希望于Fork-sheet/CFET器件。

3.埋入式电源线(BPR):将Vcc和地线埋入前端工艺中,压缩标准单元面积、节省互连空间。埋入式电源线被认为是5nm及以下工艺制程的重要技术。

4.光刻技术:EUV技术的持续改进。

5.AirGap侧墙技术:可降低栅极寄生电容25%以上,该技术可使7nm工艺的产品在性能上甚至优于5nm工艺的产品。

6.新的互连技术:引入新材料,采用新集成技术来降低互连RC延迟。

另外,设计工具、制造封装工艺等方面的改进也面临重大挑战。

二、中国IC发展的瓶颈

中国IC产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3539亿元,同比增长16.1%。产业从过去的“大封测、小制造、小设计”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大设计、中封测、中制造”,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但中国IC产品的自给率低,2019年中国IC进口额超过30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IC自给率可达到16.7%[3]。从技术角度看,目前我国在IC设计环节有所突破,但整体上和先进国家差距甚大,且越往高端差距越大。以处理器IC为例,国产芯片的占有率如下表所示[3],产业生态令人忧虑。

我国IC产业在通用芯片领域完全无法和国际优势厂商竞争,桌面处理器市场被Intel和AMD完全垄断,服务器处理器市场Intel占比达96.7%。

在IC产业链的EDA、IP、装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掩膜制造、材料等环节上,中国在IC设计上勉强说得过去,而在其它环节均处于弱势,特别是在IP、EDA、光刻机、IC制造4个环节被卡住了脖子!

而若想打破这种受制于人的困境可谓是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相关的软件生态庞大复杂,芯片市场化壁垒高。

2.芯片制造产业链长,涉及130多种装备、5大类500多道工艺、7大类530种材料,一环被卡,整体就会被卡。

3.中国还没有自主的生态,芯片的生态由别国企业掌控。

4.专利和IP壁垒,很多时候很难绕过去。

5.EDA软件风险:使用先进的EDA软件才能设计出最好的芯片,但如果最好的EDA不销售给中国,或者EDA中留有后门,后果肯定会比较严重。

6.从科研到产业,投入巨大,科研需要积累,产业形成需要时间,这加大了芯片产业赶超的难度。尽管目前政府和企业对芯片产业十分重视,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同时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但短期解决全部问题是不可能的。

7.学科和人才培养方面,IC相关技术涉及面广,需融合电子信息、物理、化学、材料、自动工程等40多种学科,需要从业者有综合知识背景、交叉技术技能、融合创新等素质,目前的教育体系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

三、我国IC产业发展路在何方?

我国IC产业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还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这说明发展IC产业没有所谓捷径可走,需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将所有难关攻克。个人的一些观点如下:

1.国家层面整体规划十分重要。由于IC涉及面广,发展IC产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

2.放弃全面超越的目标。全面超越是近期无法实现的目标,在产业链中形成互相制约的局面即可。

3.寻找少量关键点重点支持和突破。在上述思路的前提下,寻找可以迅速突破的一些点位,重点投入,重点突破,形成可以互“卡”、可良性发展的局面。

4.寻找新的技术增长点,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局部占优。

5.改善科研和教育体系。科研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另外一方面要重视技术和工程及应用,不唯论文;教育方面要重视能力训练而不是目前的知识灌输,同时要围绕IC工程系统布局相关专业和学科。培养一大批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精神和具备科研、工程、产业能力的专业人士对于IC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6.做好持久竞争的准备。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做好持久投入的准备,长远布局,长期坚持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7.打击学术和产业骗子。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会引来一些滥竽充数者,需要加大识别和打击力度。

8.要以开放的心态发展基础科研、技术和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9.要有信心。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已建立起现代的科研、教育、工业体系,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会有巨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人:CC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5990

    浏览量

    176419
  • 中国IC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

    浏览量

    944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2024中国AIEV产业智驾创新企业」揭榜,远知行光荣上榜

    远知行在过去的发展中,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创新能力。2024年12月20日,知名信息平台亿欧网公布了「2024中国AIEV产业智驾创新企业」的榜单,“全球Robotaxi第股”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37 153次阅读
    「2024<b class='flag-5'>中国</b>AIEV产业智驾创新企业」揭榜,<b class='flag-5'>文</b>远知行光荣上榜

    京瓷发布高效复合机,助力企事业单位降本增效

    对于印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以及使用场景复杂的企事业单位而言,选择款合适的复合机对于提升工作效率至关重要。近日,京瓷推出了最新款的A3彩色数码复合机——ECOSYS MZ2400cidn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4:43 299次阅读

    百度心智能体平台荣登中国互联网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近日,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正式发布,百度心智能体平台凭借其卓越表现成功入选。 百度心智能体平台依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1:28 573次阅读

    读懂MSA(测量系统分析)

    读懂MSA(测量系统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1:08 1127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读懂MSA(测量系统<b class='flag-5'>分析</b>)

    扎根中国 服务全球——松下发布工业自动化系统事业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和系列重磅产品,展现了松下扎根中国自动化市场的信心与决心,也向外界展现了丰硕的事业成果。 图: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参展2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0:03 292次阅读
    扎根<b class='flag-5'>中国</b> 服务全球——松下发布工业自动化系统<b class='flag-5'>事业</b><b class='flag-5'>中国</b>战略

    远知行获加州无人驾驶汽车载人测试许可

    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先锋远知行,近日传来喜讯,正式获得美国加州公用事业监管机构的批准,获准在加州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载人测试。这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7:42 677次阅读

    RISC-V在中国发展机遇有哪些场景?

    RISC-V在中国发展机遇广泛存在于多个场景,这主要得益于其开源、开放、简洁、灵活等特性,以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大国和信息技术市场的重要地位。以下是些RISC-V在
    发表于 07-29 17:14

    NI被收购以后还会怎么发展

    NI已经成为艾默生旗下的事业部,感觉在中国的业务在不断的萎缩,在工程中的应用感觉还小众语言,LabVIEW技术更新的脚步会不会也慢下来,以后还有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虚拟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
    发表于 06-07 09:10

    同星智能荣获沙利认证“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客户覆盖度第

    2024年4月,同星智能获得由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Frost&Sullivan,简称“沙利”)授予的“中国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客户覆盖度第”市场地位确认证书。沙利
    的头像 发表于 05-18 08:21 474次阅读
    同星智能荣获沙利<b class='flag-5'>文</b>认证“<b class='flag-5'>中国</b>市场汽车软件工具链客户覆盖度第<b class='flag-5'>一</b>”

    紫光展锐蝉联“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奖

    了紫光展锐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备受认可。 紫光展锐已连续七年 荣膺 “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奖 作为公开市场全球前三、大陆唯的全场景通信技术芯片企业,紫光展锐深耕5G-A、6G、卫星通信、AI等前沿科技,助力数字经济可持续高质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0:18 579次阅读
    紫光展锐蝉联“十大<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IC</b>设计公司”奖

    珠海智融科技荣膺“年度创新IC设计公司”

    评选得出。 关于中国IC设计成就奖 2024 CHINA IC DESIGN AWARDS AspenCore 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全球领先的技术媒体机构,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1:23 1156次阅读
    珠海智融科技荣膺“年度创新<b class='flag-5'>IC</b>设计公司”

    格科微再次获评中国IC设计成就奖“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

    2024年3月29 日,在2024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IC领袖峰会上,格科微再次获评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4-01 16:43 1063次阅读
    格科微再次获评<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IC</b>设计成就奖“十大<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IC</b>设计公司”

    喜讯!谷泰微荣获2024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极具投资价值IC设计企业奖”!

    的出色表现,荣获2024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极具投资价值IC设计企业奖”!   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20:06 1032次阅读
    喜讯!谷泰微荣获2024<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IC</b>设计成就奖之“极具投资价值<b class='flag-5'>IC</b>设计企业奖”!

    中国网络交换芯片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交换芯片市场的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技术进步、政策推动、市场需求以及全球产业链的变化等。以下是对该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4:02 989次阅读

    耐高压16V锂电池充电ic FS4064英资料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耐高压16V锂电池充电ic FS4064英资料.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18 11:27 1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