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转供是什么?
配电网运行是智能电网中连接主网和面向用户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线路已实现双电源供电,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当系统发生故障或者计划检修时,通过合解环操作在无停电或者少停电的前提下实现负荷转移。
来看一下小场景:
在下面的系统中,对#1进线及开关进行计划检修。
为了使#1主变及其所带负荷不停电,需要先合上开关A,使#1主变通过#2进线供电。合上开关A就是一个典型的合环操作,在合上开关A的瞬间形成了如图中红色虚线的环网运行。然后再断开开关B,即解环操作,可以完成负荷转供。
看起来是不是非常简单?其实现场要完成合解环操作有诸多要求:
1、合环前必须确认相位一致;
2、合环前尽量将电压差调至最小,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一般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0%,最大不超过额定电压的30%;
3、合环时,一般应经同期装置检定,功角差不大于20度;
4、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磁环网未经计算不得进行合环操作;
5、合、解环前,应充分考虑合、解环后潮流的变化,确保合、解环后系统各点电压在规定范围以内,任一设备不超过各项稳定极限及继电保护运行等方面的限额;
6、合、解环操作时,应注意调整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使其与运行方式相适应;
7、合、解环后应核实线路两侧开关状态和潮流情况。
竟然有这么多条件?!同时满足这么多条件很不容易吧。那如果条件不满足会怎么样呢?
没错,现场操作真的不容易。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若合环时电压大小、相位不一致,合环时合环点两侧的电压矢量差在合环瞬间消失,由此产生的合环稳态电流及冲击电流可能引起线路过载或保护误动作;合环后负荷的突然增加,馈线末端电压过低也会影响供电质量,严重时甚至造成导线变形、电气设备损害,导致合环操作失败,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因此在电网不同供区的110kV变电站在切换负荷时经常会出现因不同供区间负荷因素,造成不停电转供负荷线路超过线路短时过载能力,需要根据日负荷曲线进行多次计算,确定解合环时间,有时可能运维人员需要在凌晨2-3点进行操作,增加了操作风险。
正是由于合解环操作后配电网运行状况的不确定性,大多数电网仍需采用“先断后通”的冷倒方式进行负荷转移,尤其是配网线路存在固定角差的电网,这样势必会造成用户停电次数增多、停电时间加长,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
有了智能合解环装置这个神器,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南变
石磺变
“以前进行一次供电切换操作,操作人员往往需要花上半个到一小时,有些角差不满足的变电站在倒电操作时甚至要把变电站全站短时停电。”绍兴公司变电运维室技术员何辉深切感受到了智能合解环装置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他解释道:“现在只要在电脑后台进行操作,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随着合解环装置的推广应用,绍兴公司编制了相应的典型操作任务、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等相应制度,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保证了生产安全。
截至日前,已在绍兴市安装65台,并推广至全省,在浙江省其他地区共安装20台,全省共安装85台。
该“神器”的使用不仅解决了运维人员的操作难题,由它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容小觑!
1)它延缓甚至完全避免了通过主变更换的投资。传统方式下,存在30度相角差的线路转供负荷必需要停电,如要消除线路角差,就必需更换部分主变。
一台220kV主变更换大概需要900万元,一台110kV主变更换大概需要500万元, 一台35kV主变更换大概需要70万元。
目前智能合解环装置已经在绍兴110kV变电站安装20台,在35kV变电站安装10台。共可节约投资成本如下:
2)避免了因为停电转供所造成的用户,尤其是大用户的停电损失。手工断电切换供电方式,一般需要停电半小时,采用不停电转供,只存在毫秒级的合环过程,不存在停电过程。
一次停电损失负荷35kV按1万千瓦计,10kV按0.5万千瓦计。目前绍兴供电公司所辖电网,存在30度相角差的35kV线路共20组,10kV线路共50组,每组线路每年平均需调电10次,若平均每次操作需停电半小时,待安装智能合解环装置完成,消除全部30度角差问题后,预计平均每年可多供电量:
35kV:1*20*10*0.5=100(万千万时)
10kV:0.5*50*10*0.5=125(万千万时)
合计225万千万时。
该“神器”避免了停电转供,减少了用户的停电损失,为用户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用户的一致称赞。
责任编辑:PSY
原文标题:什么是负荷转供?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网智囊团】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电源
+关注
关注
184文章
17605浏览量
249549 -
负荷
+关注
关注
0文章
144浏览量
20659 -
配电网
+关注
关注
4文章
542浏览量
29745
原文标题:什么是负荷转供?
文章出处:【微信号:gridthink,微信公众号:电网智囊团】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