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科学家对蜘蛛吐的丝很感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到底这些动物是怎么吐出这些既强又韧的丝。
《科学进展》杂志刊登了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可持续资源科学中心的研究成果,科学家表示,吐丝的一个关键步骤是,蜘蛛要把蛛丝蛋白从包裹在丝腺内的水缓冲液中分离出来——这一步会使蛋白质高度浓缩;随后,大量涌入的酸性物质促使蛋白质安全地互锁。
研究人员还发现,液体状的蛛丝蛋白在移动过程中的脱水是这种自我组装的先决条件。进一步研究表明,时机和效率都是吐丝过程的关键要素。如果蛛丝太早变硬,就会阻塞蜘蛛的腺体;时间太晚,蜘蛛可能只吐出不成形的液体。
这篇论文用简化的实验室模型取代真实的蜘蛛。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蜘蛛侠
+关注
关注
0文章
2浏览量
542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的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B8/wKgZO2dhatSAfFdoAAB-gZ4BGR4747.jpg)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08/wKgZPGdal-GAJGtlAACRXobG1qA521.jpg)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4.6.1的多项更新
如今,AMD FSR 3.1可用于五款新游戏,包括《对马岛之魂导演剪辑版》、《地平线西之绝境完全版》、《漫威蜘蛛侠:迈尔斯·莫拉莱斯》、《漫威蜘蛛侠重制版》以及《瑞奇与克兰克:时空裂痕》。在4K或
受人眼启发!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新型事件相机系统与标准事件相机系统对比图。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照相机装置,可以改善机器人观察周围世界并做出反应的方式。受人眼工作原理的启发,他们的创新型照相机系统模仿
![受人眼启发!<b class='flag-5'>科学家</b>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9C/wKgZomadiqiAbl6IAADXHDtbOAY536.jpg)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温超导体被发现。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成功证实在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而且超导体积分数达到
天津大学科学家突破人类大脑器官成功驱动机器人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再次迈出了令人瞩目的步伐。7月5日,该校宣布了一项革命性的成果——科学家们利用前沿的干细胞技术,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拟人类大脑的类脑器官,并创新性地将其与机器人系统通过先进的片上脑机接口技术紧密相连,开启了人脑与机器深度融合的新纪元。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6月25日,新华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为标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传感器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发高通道神经探针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神经探针是一种用来记录神经活动的针状电传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b class='flag-5'>科学家</b>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B0/wKgZomZ9ONuAUhAVAAAZQU0iJ6k876.png)
前OpenAI首席科学家创办新的AI公司
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苏茨克维曾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线探测器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线探测器。这种探测器不仅“身段”更柔软,可贴合需要扫描物体的形状,从而提高患者筛查的准确性,降低肿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疗的风险,而且成本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4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复杂物理系统求解的量子科学计算算法、软件、应用与验证”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量子梦
可以模拟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科学家设计新材料、药物,甚至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过程。这将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加快新技术的开发。
总的来说,量子计算机的梦想是通过利用量子力学的奇特性质,解决传统
发表于 03-13 18:18
NVIDIA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担任首席科学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学任职12年,担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团队开发了系统架构、网络架构、信号传输、路由和同步技术,在今天的大多数大型并行计算机中都可以找到。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D9/wKgaomXa-UyAZL77AABVuKdmkjg477.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