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间消息,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与国际合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0今天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在演讲中表示,疫情加速了新技术应用,今年中国已经建成了近70万个基站,这个数字比中国之外的全球加起来的总量还多,基本上是中国之外5G基站总量的2倍多,5G终端的连接数现在已经超过1.8亿。
此前在10月22日,国新办就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公布截至9月底,我国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个,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了1.6亿户。
刘烈宏表示,良好的基础设施促进了许多新的基于5G的应用,比如在疫情期间,在智慧教育领域催生出了5G+超高清远程互动教学、AR/VR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等众多新的模式、新的业态。
他还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有序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包括数据中心、云服务的业务)。首先在上海、海南等自贸区进行试点。继续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支持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服务政策都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
此外,他还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未来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解决行业共性难题,服务创新型行业的领军企业,发挥这些企业在重大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推进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在一些特色专业领域我们还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并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信息服务、技术交易、人才服务、并购融资等创新服务型企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与中外的企业家、专家、朋友们围绕变局中的技术创新与合作这一话题共同探讨交流。
首先,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肖亚庆部长对各位长期以来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疫情导致全球一定范围内生产中断、物流阻滞、需求下跌,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或从暂时性、局部性逐渐演变为长期性、系统性,此时我们有必要以辩证思维看待当前面临的形势。
首先,此次疫情的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充分暴露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近30年来全球经贸格局已由最初的市场分工、产业分工走向价值链分工,在此过程中分工越细、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越高。但同时供应链也会变得越脆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卡顿,整个链条都将陷入梗阻。例如汽车、电子、机械等供应链长且复杂,高度依赖专业化生产和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在疫情爆发前期,停工、停产现象时有发生,整个产业链面临停摆的挑战。
另外,由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为全球贡献了约65%的终端需求,此次疫情也造成了全球消费低迷、订单减少、国际贸易下滑,可见新冠疫情的不断加重使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脆弱性进一步放大,供应链的全面恢复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其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信息通信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此次疫情也加速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比如在今年我们加强了5G的建设发展和应用,今年中国已经建成了近70万个基站,这个数字比中国之外的全球加起来的总量还多,基本上是中国之外5G基站总量的2倍多。 5G终端的连接数现在已经超过1.8亿。良好的基础设施促进了许多新的基于5G的应用,比如在疫情期间,在智慧教育领域催生出了5G+超高清远程互动教学、AR/VR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等众多新的模式、新的业态。
中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进程,产生了智能制作、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和数字化管理等新的功能,为很多工业软件企业和工业控制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很多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同时也开辟了新的赛道,这为全球企业和国家都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契机,特别是在一些技术路线和竞争规则尚属空白的新兴领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正如习近平主席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尽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连接,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整体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几个月来,中国依靠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化能力,有效保障了应急防控医疗物资生产,短时间内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不仅满足了国内抗疫的需求,更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截至10月20日,中国已向全球150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中国出口的口罩有1790多亿只,防护服17.3亿件,检测试剂盒5.43亿人份,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担当。可以说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各国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能够独自应对疫情。我们坚信未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需要全球广大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需要汇集起国际合作的强大力量,身处疫情之下变局中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全球技术创新与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近年来工信部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原则,积极出台相关举措,推动制造业领域企业的创新与合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坚持协同创新,推动企业间合作创新。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跨领域集成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制造业的主流创新模式。顺应这一趋势,我们服务行业创新需求,营造开放合作创新环境,促进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过程中,中国商飞公司通过互联网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研发机构和合作伙伴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协同创新网络。其中不仅有来自中国国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有美国的通用、霍尼韦尔、CMM国际发动机公司等飞机制造领域的跨国公司,它们成为了C919大型客机机载系统的供应商。
二是围绕行业共性技术,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平台。
众所周知本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呈现出不同领域技术的多点迸发和交叉融合的特征,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是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的共同基础。为此近年来我们通过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集成产、学、研、融创新力量,着力于提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能力,目前为止我们在信息光电子、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组建了1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共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创新联合体的方式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合作模式,例如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联合美国国内外33家企业成立了技术开发联合体,已经成为这一领域内全球5个联合体之一。工信部还与德国能源部共同签署了中小企业领域合作协议,推动了中国企业与大众汽车、西门子等德国公司的合作。
三是提升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能力,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是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及技术支撑,也是创新链条上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应用,大力推进国际标准交流与合作,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力,构建和畅通了创新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理事国,担任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等重要职务。全球245个ISO技术委员会中有29个设在了中国,加强了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共同探讨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发展态势等问题。
四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创新环境全面优化。
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始终坚持走开放发展的路子,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好地发挥开放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开放的脚步明显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税收、金融、人才等产业创新环境全面优化,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的一般制造业正在有序全面放开,汽车、船舶、飞机等重点领域正逐步取消股比的限制。过去三年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由93条减至33条。2019年中国的工业产品出口能够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分别占全国总出口的71%和全球需求金额的21%,成为了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个月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我们正在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好创新与合作这两个关键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产业主管部门,进一步紧密围绕金属创新与开放合作两大主题,需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解决行业共性难题,服务创新型行业的领军企业,发挥这些企业在重大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推进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在一些特色专业领域我们还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并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信息服务、技术交易、人才服务、并购融资等创新服务型企业。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撑力量,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自修订,建立健全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重点领域海外专利布局,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转化能力,加强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建设,重点提升在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基础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优化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我们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巨大的创新潜力有效释放出来,形成更加市场化的创新机制,针对一些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继续深化落实商事制度、贸易监管、金融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举措,优化制造业创新环境。
四是深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支持经济全球化,推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一方面我们通过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要素优势与制度优势系统集成,努力实现以开放促进制度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有序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包括数据中心、云服务的业务)。首先在上海、海南等自贸区进行试点。继续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支持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服务政策都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另一方面,我们主动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大趋势,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的网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合作”,我们欢迎和支持更多的企业来中国发展,参与到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合作中。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营造更加公平、宽容的创新环境,为各国企业和机构开展创新合作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辟新的格局。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内容参考自工信部、TechWeb,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824浏览量
137454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59浏览量
56442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