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重创世界经济,但国内机器人产业却逆势上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需求自3月以来持续复苏,9月单月产量达2.32万台,同比增长51.4%,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服务机器人产量也实现了单月70%以上的同比增速。
这些“新生”机器人都去哪儿了?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受哪些板块驱动,对中国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机器人都去哪儿了?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有60%左右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以及3C电子行业(即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行业)。”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梁万前说,进入二季度,这两大板块的回暖,稳住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自4月份首次转正以来,持续增长,进入三季度,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0%以上,其中1月至8月、1月至9月增速均保持在11.7%的高位。 在汽车制造业方面,尽管1月至9月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同比下降16.7%,但自3月以来累计同比降幅逐月收窄。
从机器人产业上游的视角来看,“今年我们来自新基建板块的订单强势增长,特别是轨道交通领域需求表现亮眼。”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远告诉记者。 北醒作为国内激光雷达企业的代表之一,对下游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板块的回暖尤为敏感。 “激光雷达是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类可动高端智能装备的核心部件,相当于这些装备的‘眼睛’,是高端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产品。透过激光雷达这扇窗口,不仅可以观察国内制造业的变化,有时对全球经济走势也可窥知一二。”李远说,自今年7月开始,公司激光雷达产品的欧美市场出口量回升。
工业机器人下游产业、与新基建概念相关的挖掘机数据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李远的观点。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今年9月纳入统计的25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各类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4.8%,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71.4%,出口同比增长31.3%;1月至9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国内同比增长33.2%,出口同比增长22.2%。 被业内称为“空中机器人”的无人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也是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之一。 “今年国内经济‘重启’后,我们的订单比以前更多了,水利和电力巡检、环保、安防等板块的需求增长明显。”一家无人机企业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虽然公司出口受到了国外疫情的影响,但内销需求较高。
除了上述领域,线缆、水泥、钢铁、家具、建材、药品、以及口罩和防护服等轻工领域今年的机器人需求也有所增加。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进一步推广,汽车制造和3C电子行业在工业机器人市场中的份额份额正在变小。”梁万前说。 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今年以来,服务机器人进一步深入到医疗、家居、餐饮、物流仓储、环卫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小AI同学”和扫地机器人的服务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日常,传菜机器人也出现在一些单位的食堂了。 机器人需求缘何锐增? 分析今年机器人产量和需求锐增的动因,离不开疫情的大背景。
“从下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的增量来看,其中有上半年因疫情导致的需求积压,在下半年全面复产后集中释放的贡献。”梁万前说,但更重要的是疫情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观念的改变,以及劳动力供给格局的改变。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前,一些城市用工荒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机器换人的步伐早已开始,只是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95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84万人,同比下降2.1%。 “疫情发生后,人员回流受到了限制,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生产陷入停顿。
虽然后来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考虑到疫情反复的风险,部分一线工人最终还是选择在家附近找工作,不愿远走。”梁万前说,这让一些企业下决心采购机器人,投资智能化生产线。 作为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企业,德国软件公司思爱普(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Mark Gibbs)也注意到了下游用户的这一变化,以及关于智能化转型的更深远考虑。 “在疫情之后,我们发现企业除了关注运营效率的提升,还会关注自己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以及员工团队的韧性。我觉得这是疫情发生之后带来的宏观趋势。”纪秉盟说。 “疫情加速了很多单位,对无人操作的思考。”
上述无人机企业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南方发生大范围洪灾,水利、电力巡检需求加大,用无人机巡检,不仅巡检范围更大,而且可以实现无接触巡检,这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现实选择。 此外,据梁万前介绍,国内机器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成本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性价比显著提升,这让部分企业不只有需求,而且有能力配备智能化生产装备。 在政策层面,纪秉盟认为,新基建加上中国其他的一些政策,以及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有效手段,为中国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营商经济环境,能够让新技术迅速为企业所采纳,助力经济可持续修复。 “我们认为,今年以来,国家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也促进了工业机器人需求的恢复,不少设备供应商表示其客户获得贷款的难度远小于以往。”平安证券分析师胡小禹表示。 机器人产业有望进一步增长
展望未来,多位专家都看好“机器人产业的成长性”,认为这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市场需求支撑。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列入其中。 思爱普有关负责人判断,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可能走一条不一样的工业4.0、智能制造之路,甚至迎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拐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机器人产业有望得到更多支持。 “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设备,将是一个成长动力充足、充满投资机会的行业,且此次疫情提高了中小企业进行产线自动化改造的积极性。”胡小禹等认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推广计划。
在地方层面,也不乏机器人产业的支持计划。以北京为例,今年6月北京经开区制定了新的产业规划,提出以实现6000亿元产值目标进一步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其中就包括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 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疫情对机器人产业的影响,梁万前预计,今年工业机器人产业整体可能跟去年持平,或者略有增长,明年会有较大增长。 中国电子学会则预计,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但胡小禹等也提醒,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力不济的厂商可能会面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风险。若全球经济因疫情影响出现严重衰退,将对设备行业的需求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机器人产业的增长。 “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在中上游的自主率,也要提升最终产品的附加值。”李远说。
责任编辑:xj
原文标题:机器人都去哪儿了?从机器人产量锐增看中国制造嬗变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创新生态】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466浏览量
207313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350浏览量
238759 -
智能制造
+关注
关注
48文章
5570浏览量
76372
原文标题:机器人都去哪儿了?从机器人产量锐增看中国制造嬗变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places,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创新生态】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