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正式发布了“懂行·专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形象和理念。
当时我们认为,“懂行”的提出和建设能够在新技术崛起与新业务需求产生之间搭建一座以往未有的桥梁。而这座桥梁的搭建方式,就是一个循环。“懂行”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转化,也不仅仅是一种商业逻辑的改变,而是“技术-商业-生态”首尾相连的价值综合体;“懂行”不仅是ICT产业内部的责任,也不仅仅是行业应用者的义务,而是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与供给方深度沟通,达成环环相扣的价值增迁。
显然,“懂行”是一座全新的桥梁,驱动着一种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懂行”带来的产业落地与商业模式迭代必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在动态发展中被细化、深化、夯实。如果说6月的发布,让我们看到了“懂行”的方向;那么接下来,所有关注产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朋友,想必会好奇“懂行”如何一步步实践他的承诺,由一张“蓝图”变成真正的桥梁。
近日,以“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为主题的“懂行大会2020”在苏州举行。这是华为首届“懂行大会”,也是我们走进“懂行”内部,解答一系列具体问题的契机。通过本次大会对“懂行”相关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案例价值、各方思考进行了一次体系化的全维度解读,我想我们或许得到了一个类似无人机俯瞰地面的“上帝视角”:如果说“懂行”的出现是一只蝴蝶,那么这个视角可以看到蝶翅扇起的风,如何在一圈圈循环中向外扩散,影响数字化转型的产业生态,进而释放为社会经济的时代动能。
顺延着这个思路,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三个问题:
1、“懂行”之路上,华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将进行怎样的探索与改变?
2、“懂行”的价值循环向外释放,终将如何影响到身处某个具体行业的你?
3、在这个5机协同的特殊节点,“懂行”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什么?
“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懂行通过自身的价值循环,激发了数字化转型产业循环与社会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循环的持续转动。只要我们把视角拉高,就可以在姑苏城里,看到“懂行”在千行百业间的蝴蝶风暴。首先我们可能需要回归一个“懂行”发生的背景:这次的“懂行大会”,引发了线上线下上千万人次的观看。而“懂行”能快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共识,背景在于技术的发展,以及政企行业数字化转型对新技术、新动能的需求,都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度。
蝴蝶煽动翅膀,能够引彼岸的风暴,并不是因为蝴蝶力大无穷,而是其所处的各方气压已经来到了一个临界值。一个顺势而为的举动,就会引发极大的连锁效应。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ICT技术两端的“巨型压强”。一方面5G、云、AI等新数字技术高度成熟,带来全新的技术动能;另一方面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新变局,以及新基建产业周期中,急需要数字技术来驱动核心生产力发展,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释放商业价值。
强大的数字溢出效应,加上普遍的产业数字化需求扩容,就导致ICT产业与各行业之间的联接急需更新,来适配“气压”强大的供需关系。
具体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实践里,技术与企业需求的升级,导致越来越多的全新需求场景诞生、多技术协同成为常态、业务对象变成了极其复杂的巨无霸系统。这样的业务挑战不是某种技术可以克服的,也不是一家企业可以承担的。所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之路,必须建立在产业生态高度合作、ICT产业与应用行业之间高度理解的基础上,并且发展出一套与这种创新业态相适配的技术实现方式、合作搭建模式、商业服务方法。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世界中,政企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这个高度确定性的未来,华为决定让一只名为“懂行”的“蝴蝶”,开启数字化变革。如果说,对于数字化转型“气压”的认知与判断,是一个提出“懂行”的支点,那么在“懂行”提出后,围绕这个支点展开的第一轮变化,就是华为构建的“懂行”价值循环。在“懂行大会”中,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蔡英华对“懂行”进行了深层的价值解读——从“懂行”循环的形象符号出发,阐释了由“价值发现、创新使能、持续运营” 构成的“懂行”价值循环,即“三阶理论”。
更形象一点解释“三阶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华为在面向“懂行”之路,希望与产业生态一起做出的三个变化。只有勇于变化才能拥抱未来;只有新能力的建设才能做大蛋糕。三阶理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齿轮,驱动“懂行”的价值循环开始转动:首先是逻辑上要变,从等待需求变成价值发现。
过去的企业数字化服务,更多是等待需求上门再提供相应的产品。而在新的产业阶段,ICT企业必须去深入了解行业,与行业沟通,在此基础上共同发现企业客户的转型锚点,挖掘未来价值。这就需要产业生态能够找准场景,逐层解析复杂的业务需求,并且为高价值广复制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打开空间。在与政企行业客户的合作中,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要升级为契合客户的业务战略发展,主动拥抱业务需求。
为此,蔡英华希望华为和合作伙伴能够实现三个升级:做早,尽早参与到行业客户需求的规划设计阶段;做深,深度理解业务,了解关键场景业务需求;做准,锁定准确机会,找到普适性强,广复制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这三点升级支撑了整个产业逻辑的全面迭代,让ICT企业升级为政企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参谋和军师。
其次是技术上要变,积极实现产业上的创新使能。新的产业逻辑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技术实现方式。华为认为,政企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变化关键在于“云优先”。云化服务的灵活承载与能力融合属性,有助于长时期、多技术协同、价值最大化帮助政企行业客户打造满足深层业务转型需求的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基于此,华为希望面向开发者与合作伙伴提供数据使能,应用使能,AI使能三大平台,与伙伴一起在创新的技术底座上探索未知,实现更多场景的准确打开。
再者是数字化服务要变,从交付即完成走向持续运营。以往的政企数字化服务,是交付验收即完成。但在全新的数字时代,企业的ICT系统即是生产核心,需要在不断的运营、融合与升级当中帮助企业触发新价值。这种情况下,企业服务必须转化为持续运营模式,不断加深与行业的沟通,构建运营服务的全面升级。
懂行业,云优先,强运营,这“三阶理论”也明确了华为面对时代新变化,驱动整个产业生态升级的方向。我想,或许可以称之为“懂行”的”预循环”。而当华为开始与伙伴不断践行三阶理论之后,“懂行”的价值循环也就开启外放,推动“懂行”生态的繁荣发展。
如果说“三阶理论”带来的改变,是“懂行”体系的动力核心,那么其动力释放到整个数字化转型产业空间里,就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纵观我国政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从盒子交付到解决方案交付,再到“懂行”阶段的技术创新与行业需求高度融合,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独特的产业落地方式、生态合作方式、市场打开方式。这三个角度各自支撑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成为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撑点。对于开发者、行业伙伴或者ICT服务商而言,这三个因素也构成了融入“懂行”生态的三个问题:如何与华为合作?能获得哪些价值?如何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挥的行业场景?
让我们看看“懂行大会”上提供了怎样的答案:
首先在懂行的产业落地方式,是华为与合作伙伴构建高价值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懂行大会”上,华为联合伙伴重磅发布了智慧政务、应急指挥、智慧水利水务、金融分布式新核心、公路治超、智慧教室、智慧医院、工业视觉、智慧社区、车路协同等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涵盖智慧城市、金融、交通、教育、医疗、制造、大企业等多个行业。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何达炳认为,打造场景化方案需要具备三大要素,即:数据驱动、平台使能和场景创新。首先,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打造要从客户实际业务出发,基于企业架构方法,读懂业务数据,从数据架构支撑业务应用,进而真正解决客户实际业务问题。其次,通过华为云上的ROMA、DAYU、ModelArts等使能平台,与应用ISV们更加紧密的联合,更快、更好、更智能地打造方案,从验证走向使能。最后,解决方案需要在场景中验证,实践中创新,华为OpenLab在苏州、北京、广州、西安成立了分中心,帮助、支持全国伙伴进行场景化创新和联合验证。
这三个关键点,涵盖了应用开发者、行业伙伴等从读懂客户业务,能力提升,再到持续创新的整个流程。华为的技术底座、产业实践与平台打造可以有效帮助开发者改变产业落地方式,依靠创新能力完成对行业场景的融入。目前,华为已经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出100+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难题、创造价值。场景化解决方案,就是“懂行”价值循环的具体载体。
其次懂行的生态合作方式中,华为希望与伙伴共同建设“2+5+N”的懂行价值共同体。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杨文池表示,懂行生态系统需要凝聚共识,聚合多种能力,从分蛋糕到做蛋糕,为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来源;而构建融合共享的数字平台,创建以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为纽带的新型合作模式,构建更强的组织协同能力,都将释放生态新动能。
践行这种判断,需要共建“2+5+N”懂行价值共同体,即在ICT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转型2大价值空间,联手销售、解决方案、人才、投融资、服务等5类生态合作伙伴,打造多个生态合作矩阵,共建“懂行”生态。在懂行体系中,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方式是共创价值空间,共享价值增长,最终达成共同肩负起中国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使命。
为此,“懂行大会”上华为还携手15家各行业核心咨询公司、研究机构重磅发布了“懂行联盟”。依托懂行联盟,华为将与联盟伙伴共同行动,洞察更广的行业趋势,锁定更大的机会空间,创造更多的转型价值。而面对各行业广泛且深刻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需要不断发现场景,做深、做细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此,华为希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利用华为的技术融合、全国部署,以及生态创新等优势,去深挖场景,不断发现新价值。
众所周知,华为固有的优势在于前沿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积累,不仅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更能实现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在政企行业市场,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同样深耕已久,拥有十四个行业业务部,可更好地识别行业核心业务场景需求;并在全国设有地市业务部,可以深入到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客户,随时捕捉场景化机遇。基于此,华为携手各地伙伴,根据场景、伙伴的行业优势等,打造出更多适合业务需求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让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够获得发展机会,收获转型价值。
从发现场景的能力,到解决方案打造的能力,再到生态协同上的能力,这三大能力构成了一个完成的产业闭环,可以有效保证合作伙伴、客户的多方利益,从而完整驱动数字化转型产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构成一个全新的产业价值循环。显然,这个循环已经超出了华为自身涵盖的产业范围,变成了产业生态中共有、共享、共建的产业驱动力。如果你希望以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作为发展方向,或者你所在的行业也需要ICT技术来提升生产力,那么“懂行”的产业风旋就与你息息相关。
如果说,“三阶理论”构成了“懂行”价值循环的原动力,“懂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2+5+N”的生态合作方式则促生了产业数字化循环,进而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当中提出,技术革命的最终走向需要符合“技术一经济范式”。当科技成果走入社会,需要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完成产业共识达成、用户群接受,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经过逐步的整合与调整,最终迈入社会生产力普遍发展的“黄金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懂行”的价值循环在经济学视野中,就是一个达成产业共识,建立新一代“技术-经济”范式的过程。其来自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机遇,但又指向行业需求与行业沟通理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经济转化通道。“懂行”通过打造高价值的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加速行业客户转型,创造行业新价值,进而为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带来新动力。具体来说:
对于行业企业,可以基于“懂行”,跨越数字技术与业务应用之间的鸿沟,完成由内而外的深层次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行业,可以得到具有高度可复制价值,能够规模化、模块化推广的场景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与产业竞争力,获得长线的经济发展抓手。对于数字经济,可以在各个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后,让整个产业获得“鳞片效应”。即每个生产力发展点都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与升级,不同的经济刺激之间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即“懂行”正在助力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而对于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参与者而言,理解“懂行”,融入“懂行”生态,共创“懂行”新价值,或许就是跑赢数字时代的关键。从“懂行”的“三阶理论”,到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循环,再到产业链的创新升级和数字经济的突破,“懂行”的蝴蝶其实只扇动了两下翅膀:一下叫从行业中来,一下叫到行业中去。
fqj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262浏览量
251018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8553浏览量
6158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