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出于 “巧合” 还是 “傲慢”,苹果将今年最后一场发布会的举办日期放到了 “双十一”—— 一个各种活动都要刻意避开的日子,并且贴心地为发布会配备了英文及日文字幕。
还好,苹果没有让蹲守在电脑前的粉丝和媒体人失望,搭载自研芯片的三款 Mac 设备如期出炉,用厨子的原话就是 “Huge day for Mac,huge day for Apple。”
那么是否真如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Cook 所言,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发布会?新的 Mac 又会对当前 PC 市场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请往下看。
M1 芯片 + 新版操作系统 + 三款 Mac
发布会第一款,也是最为核心的一款产品并不单独售卖 —— 苹果专门为 Mac 系列产品设计的M1 芯片。
这是一款基于 5nm 制程工艺,集成了 CPU、GPU 以及神经网络引擎、缓存等众多组件于一体的 SoC(片上系统),整个芯片封装了 160 亿个晶体管。
M1 内置了一款 8 核心 CPU,包含 4 个高性能核心和 4 个节能核心。苹果强调 M1 是最快的处理器,拥有 2 倍于竞品的性能,且仅需要其 1/4 的能耗。值得注意的是,M1 的 CPU 部分采用了同苹果手机芯片一样的 ARM 架构。
图 | M1 芯片 CPU 性能 & 能耗图
GPU 同样是 8 核心,苹果将之称为目前最快的内建显卡,拥有同级别竞品的 2 倍性能,但能耗仅为后者的 1/3。
M1 亦整合了 16 核心的神经运算引擎,以及用于 iOS 设备的 Secure Enclave 。后者为 iPhone 实现 Face ID 、Touch ID 与 Apple Pay 等重要安全功能提供支持,因此未来非常可能会出现搭载相关功能的 Mac 设备。
紧接着,苹果发布了为 M1 芯片量身定制的操作系统 ——macOS Big Sur。苹果宣布,该系统将于美国时间 11 月 12 日发布。为充分发挥 M1 芯片的性能,苹果针对 macOS Big Sur 进行了专门的优化,有效提升了性能和续航。
现有的各种 Mac App,即使尚未更新到 Universal,也可通过苹果的 “Rosetta 2” 技术无缝运行;而 iPhone 和 iPad 上的各种 App 则能直接运行。
发布会现场,苹果展示了 Photoshop、Lightroom、Final Cut Pro、Office、Maya 这些偏向生产力的专业领域软件的流畅运行画面。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到了买买买的环节。苹果发布了三款基于 M1 芯片的 Mac 设备:MacBook Air、MacBook Pro(13 寸)、Mac mini。
得益于 M1 芯片,这三款新产品的 CPU、GPU 以及 AI 运算速度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待机时间上也提高不少,MacBook Air 续航达到了 18 小时,较之前多出 6 小时;MacBook Pro 的续航时间更是长达 20 小时,创下 Mac 之最。
在售价方面, MacBook Air 7999 元起,MacBook Pro 9999 元起,Mac mini 5299 元起,并且现在就能下单购买。
需要说明的是,苹果在本次发布会中并没有作过多技术和测试方面的说明,具体的数值还需要等待后续的测试。还有一点略显遗憾,根据演示视频,背板发光的苹果 Logo 没有回来,充电头的磁性吸附也未见踪影。
等待 36 年的 “关键拼图”
虽然发布会的内容相对简单,但不可否认,这场发布会对于苹果和很多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作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两万亿美元的公司,苹果一直于热衷于通过推出屏幕大小不一的智能设备来抢占用户的 “注意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用户完全沉浸在它所创造的屏幕世界里,苹果几乎做到了极致 —— 通过前沿的科学、工程技术建立高墙,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建立防御,通过千万开发者、百万应用程序建立生态,通过从底层到顶层,对每一行代码、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的管控走到今天。
理所应当,苹果把几乎所有核心技术都紧紧握在了自己手里,自 10 年前的 iPhone4 开始,苹果便开始使用基于 ARM 架构的自研 CPU,至今已经在正式产品中迭代了十余次,不仅如此,3 年前推出的 iPhone8 更是搭载了苹果自研的 GPU,这样做的结果是,苹果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异常强大。
如果没有炉火纯青的内外兼修,恐怕苹果早就在同行性价比的攻势中败下阵来,沦为一个只会空谈产品体验的花瓶,也正因此,它成为了友商难以逾越的高山,苹果也可以在自己开辟的沙滩上沐浴着自己制造的阳光。
然而凡事没有绝对,美中不足的是,在重要的大屏设备 Mac 系列上,苹果一直未能使用自研芯片,从最初 1984 年的摩托罗拉 68K,到 1994 年的 PowerPC,再到 2006 年的英特尔,Mac 在历史上已经更换过两次核心,但无一不是供应商的产品。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15 年间,没有一台 X86 Mac 在机身贴有标志性的英特尔贴纸,而反观其他 PC 厂商,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拿钱贴标。苹果掌握核心技术的决心可见一斑。
苹果很早就开始尝试将自研芯片搬到可以作为生产工具的大屏幕上。
2015 年,苹果发布了搭载自家芯片的加强版的 iPad Pro,这是一款搭载了 12.9 英寸视网膜屏幕,最高存储 256GB,最高内存 4GB 的平板电脑。到 2020 年 3 月,iPad Pro 已经更迭四代,成为了标配 6G 内存,存储空间最高 1TB 的桌面级设备。
最新的 iPad Pro 搭载一颗 A12Z 苹果自研芯片,那么它的性能如何呢?有网友使用 Geekbench 5 得出了如下结论。
图 | Geekbench 5
可以看到,同为 2020 年发布的产品,内置于 iPad Pro 的 A12Z 芯片,在多核心的评分已经超过了英特尔家的 Core i5-1038NG7,这说明,iPad Pro 的理论性能已经超越了 MacBook Pro。难怪苹果在官网写道 “Your next computer is not a computer”。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英特尔家族的芯片最高采用了 10nm 制程工艺,而苹果的 A12Z 则是采用台积电 7nm 工艺,所以不仅性能,在功耗方面苹果的 ARM 自研芯片也先天优于英特尔。
硬件不再成为拦路老虎的同时,Mac 的市场占有率也已今非昔比,成了能挑战 Windows 统治地位的不可忽视力量。
2015 年初,在微软的 Windows 10 发布会上就出现了尴尬的一幕,现场嘉宾的笔记本电脑,几乎清一色地亮着白色的苹果 logo。
经过多年的发展,据 statcounter 信息显示:2020 年 10 月,全球范围 macOS 的市场份额是 17.65%;中国占比偏低,为 6.73%;欧洲占比则高达 19.19%;美国占比更是超过四分之一,达到了惊人的 28.39%。
如今,苹果的自研芯片终于被搬到了电脑上,自 Mac 诞生之日算起,苹果已经为此铺垫了 36 年。
这款战略级的产品,让苹果的 iPhone、iPad、Mac 三条关键产品线终于打通了任督二脉,融为一体,它也终于摆脱痛苦的 “两线作战”,将内部的力量高效统一。
后 “摩尔定律” 时代的英特尔
此时此刻,距高登・摩尔发表著名的摩尔定律已经过去 55 年,纵使风云变幻,定律本身已经难以为继,其创立的英特尔依旧是地表最强 IDM 半导体公司。
但苹果 ARM 版 Mac 的发布,无疑吹响了向英特尔进军的号角。失去订单导致营收下降还是其次,英特尔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莫过于未来苹果对其个人 PC 市场份额的持续侵蚀。
根据英特尔发布的 2020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个人计算(Client Computing Group)业务占其全部营收比重的 53.3%,之后是其数据中心业务,占比 32%,PC 业务显然是英特尔目前最重要的营收来源。
图 | 英特尔 2020 年 Q4 营收情况
而将时间跨度拉长就会发现,其个人计算业务的同比增长 2018 年还在 20% 以上,2019 年便快速回落到了不足 2.5%,利润更是直接降低了 10% 以上。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英特尔自身之外,其对手 AMD 的 “爆发” 绝对是主因之一。
据 Mercury Research 报告显示,2020 年第三季度 x86 处理器桌面市场,英特尔占比 81.3%,AMD 占比 18.6%。乍看数字光鲜亮丽,然而就在 2016 年,AMD 的市场占比还是可怜的 8%。
回首当初,2006 年英特尔推出了著名的 “酷睿” 系列处理器,在性能上远超 AMD,加之其高明的营销手段,通过 5 年时间把原本平分秋色的市场占有率拉高到了 76%。2011 年,AMD 独辟蹊径推出了 “推土机” 系列芯片,想打个翻身仗,奈何事实证明这种芯片性能不佳。之后,AMD 的市场占有率一路走低,一度跌到 10% 以下。
彼时的英特尔,可谓一览众山小,人称 “i5 秒全家”(指的是英特尔 i5 系列的 CPU 性能优于 AMD 所有系列的 CPU 性能)。不过也就是在那几年,英特尔芯片因性能提升缓慢,被冠以 “牙膏厂” 的代号。
转折发生在 2017 年,AMD 发布了全新的 Ryzen 锐龙处理器,在功耗、发热、性能方面有了大幅提升,一改了硬件被英特尔碾压的局面,开始了有力反击。不仅如此,在制程方面,因为有了台积电的加持,AMD 的 CPU 可以采用其成熟的 7nm 工艺产能,而反观英特尔,自家的 10nm 制程处理器,几经跳票,直到去年才量产,用在了当时苹果最新的 MacBook Pro 上。
图 | 英特尔最近一年的股价走势
论制造工艺,英特尔比不过台积电;论芯片设计,AMD 也有着不俗的表现;论用户体验,苹果表示在座的都是弟弟。那么英特尔现在还有什么呢?答案是巨大的存量市场。
x86 架构最早于英特尔 1978 年推出的 8086 处理器中首次出现,而 ARM 架构最早诞生于 1985 年,且到 1990 年安谋公司才正式诞生。英特尔一直将其在桌面设备的领先优势保持到了今天,甚至一直以来,大家都忘了去思考,性能已经不输电脑的 ARM 芯片为什么不能被用到电脑上?
答案是当然可以。今年 6 月,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 TOP 500 榜单公布,排名第一的日本超算 Fugaku(富岳)所使用的就是 48 核 ARM 芯片。如今,随着 ARM 版本 Mac 的发布,苹果也用事实给出了作答。
历史造就的裂痕正在弥合,事情正在回归它本来的模样。
原文标题:苦等36年终迎首颗自研芯片!苹果正式发布搭载M1芯片Mac,直接运行iOS App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4文章
50460浏览量
421981 -
苹果
+关注
关注
61文章
24352浏览量
196916 -
iOS
+关注
关注
8文章
3393浏览量
150458
原文标题:苦等36年终迎首颗自研芯片!苹果正式发布搭载M1芯片Mac,直接运行iOS App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