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界,也就是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行为。在国外,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三星集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手机到家电,从汽车到造船,从电池到芯片,几乎无所不能。在国内也有这么一家企业,将跨界做到极致,堪比中国的“三星”,这家企业就是比亚迪。
比亚迪这个品牌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曾经对这个品牌嗤之以鼻,认为是低端,没有品味的代名词。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制造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看到的是技术和质量的差别。比亚迪从深圳的一个电池工厂起步,短短数年就横扫电池行业,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工厂,如果当时比亚迪选择继续在一个领域继续做下去,那么恐怕也就没有了今天的比亚迪。
三次著名的跨界
比亚迪成立至今,历经的跨界不计其数,像今年年初比亚迪就大规模生产口罩,成为最近的一次跨界行动。在国内很多人的眼里,对此很不理解,因为很多是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就比如比亚迪做手机,连手机外壳,液晶显示模组,连接器,FPC,模具等都有涉足。从成立至今,比亚迪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跨界,第一次是从电池制造跨界生产汽车。
90年代,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已经声名鹊起,早年占据市场优势的日本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就像深圳本地所有的企业一样,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被市场淘汰,为此,比亚迪决定开始生产汽车。拿下汽车生产资质后,比亚迪推出的曾经一度大受市场欢迎。
第二次跨界是则是进军手机代工业务,比亚迪因为做手机电池而进入手机零部件行业,并顺理成章进入了手机整机的ODM领域,也就是俗称的手机代工行业。众所周知,富士康一直是手机代工领域的龙头,尽管OEM才是它最擅长的领域,不过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富士康曾经先后多次发起对比亚迪的侵权诉讼。
第三次著名的跨界来自芯片领域。今天国人已经深知芯片的重要性,而比亚迪早在2005年就开始布局芯片产业,并且一出手就是全产业链,包括原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制造和应用等领域,与华为从芯片设计领域切入不同,比亚迪就是要做一个IDM,从一开始就将芯片制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据媒体信息,目前比亚迪IGBT芯片的晶圆产能约为每月5万片,具备了8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IGBT作为一种功率半导体,有着电力电子行业“CPU”的美誉。
不是为跨界而跨界
比亚迪的跨界一直让国内企业看不懂,虽然对国外大的企业集团来说,跨界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在笔者看来,比亚迪的跨界有两个目的。第一,比亚迪的每一次跨界都伴随着技术的演进和远见。2008年,进入汽车行业才5年的比亚迪决定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没有人会想到比亚迪的转型会如此坚决,即使销量严重下滑也在所不惜。在这一方面,比亚迪与纯电动汽车的龙头特斯拉有着相同的远见,特斯拉在同一年推出了第一款纯电动跑车。
比亚迪在纯电动车领域坚持了10年之久,最近几年才逐渐获得收获。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IT代工领域,尽管比亚迪很早就预见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商机,并且早在功能机时代就已经切入,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比亚迪错失了国际市场。不过对于比亚迪来说,IT代工承载着更大的梦想。如果能抓住机遇,打造一个像富士康一样的万亿巨头不是没有可能。这也是比亚迪不断跨界,扩大规模的另一个目的。
从零部件生产到IGBT芯片,是比亚迪的另一次技术飞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一领域基本被英飞凌,三菱等跨国企业控制,比亚迪的出现打破了西方企业的垄断,使我国具有了新能源汽车的整套核心技术。由于拥有动力电池和IGBT两大“核芯”,比亚迪也因此成为纯电动车领域技术最全面的企业,即使特斯拉也不例外。相比之下,同样拥有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的富士康,最近才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意义,传出有意收购一家马来西亚芯片厂。
墙内开花墙外香
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比亚迪的价值在国内长期被忽略,而在国外,比亚迪的技术却不断得到跨国企业的认可。目前与比亚迪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的国外企业有德国的奔驰,日本的丰田,日野等。而且比亚迪的电动客车已经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国内曾经的跨界巨头逐渐蜕变为真正的国际巨头。
责任编辑:tzh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4文章
50444浏览量
421935 -
比亚迪
+关注
关注
19文章
2270浏览量
54069 -
晶圆
+关注
关注
52文章
4850浏览量
127810 -
IGBT
+关注
关注
1265文章
3762浏览量
24834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