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Facebook 和 Google为例的国外“信息茧房”案例研究
互联网为我们快速获取信息创造了便利,与此同时,它也可能于无形之中诱导我们进入信息密闭的空间。什么是“信息茧房”?其形成原因有哪些?可能带来哪些危害?针对信息茧房,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新浪新闻新媒体实验室、新榜研究室联合发布了《以 Facebook 和 Google为例的国外信息茧房案例研究》报告,报告以Facebook和Google为例,分析了两个平台上的“信息茧房”表现、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下为报告概览:《以Facebook和Google为例的国外信息茧房案例研究》
一、从信息窄化到信息茧房
2003年,桑斯坦提出了“信息窄化”的概念,并在2006年将其发展为“信息茧房”。所谓的“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信息茧房”的实质就是信息消费的个人化、消费内容的重复化、消费群体的割裂化。Facebook和Google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两款软件,一方面,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个性化服务,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茧房”效应。
二、Facebook不承认“ 信息茧房”的存在
研究发现,Facebook用户在选择好友时,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生活方式、政治派别和同质化的群体。此外,不同用户因“趣缘”而组成的群组,强化了内部认同感,同质性的交流使得用户所持观点变得极端,加重了群体极化现象发生,这都是“信息茧房”的具体表现。
Facebook“信息茧房”的形成因素众多,包括用户主动寻找消费内容、群组内分享的内容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Facebook的算法机制。
但Facebook并不承认“信息茧房”的存在,尽管其在算法、用户和社群方面进行了调整,包括严格管理群组内的极端言论、种族歧视等方面的言论,但它并不承认“信息茧房”的存在,并表明这一系列政策变化是基于美国社会层面的问题,而非针对信息茧房。
三、注销Google账号,“信息茧房”仍在起效
在Google浏览器上,不同用户搜索相同词汇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他们也无法得知搜索结果的缺失。此外,同一用户在私密浏览模式(退出Google账户)下的搜索结果与正常模式下的搜索结果大致相同,这就说明,私密浏览和注销不会显著减弱信息茧房,“信息茧房”依旧在起效。
研究认为,用户在搜索时的位置、账号、使用设备、历史记录和Google产品使用情况等会影响最终的搜索结果。虽然Google浏览器满足了大众在搜索时的个性化需求,但也增强了用户的预见性偏见,这是造成“信息茧房”的原因之一。
与Facebook不同,Google采取了相应措施来避免“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比如说优化算法、优先推荐人工审核编辑过的信息以及独立运营等措施。
四、“信息茧房”长期存在,平台算法的优化只是平衡“信息茧房”的因与果
“信息茧房”可能带来个人认知窄化、族群极化、虚假信息泛滥、影响社会稳定等结果,因此针对“信息茧房”进行管理和优化显得十分重要。但用户数量众多且调整难度大,打破“信息茧房”的尝试就集中在信息供给侧——媒体与平台,尤其集中于平台算法机制方面,平台算法的优化,只是减轻信息茧房,平衡“信息茧房”的因与果,无法消灭“信息茧房”。
责任编辑:PSY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63浏览量
103387 -
算法
+关注
关注
23文章
4615浏览量
92979 -
信息安全
+关注
关注
5文章
656浏览量
3891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