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FPGA与美国FPGA差距
FPGA是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理解为万能芯片,有人理解为芯片界的橡皮泥,目前这个市场被美国四家公司垄断,一直是我们的短板。
2017年,有中国背景的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想偷偷去收购美国的莱迪斯,结果被特朗普叫停,看来美帝的警惕心很强啊,捷径还是走不通啊。
但是我们有没有FPGA呢?答案是有,而且还有好几家。美国垄断了99%,剩下的全世界瓜分,然后我们在这1%里,要是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当然是0%。
国内的FPGA公司有京微雅格、复旦微电子、高云FPGA、同方国芯、上海安路、西安智多晶微等,但是由于要从美国四大公司牙缝里抢食,能生存下来已经实属不易。
从SWOT分析当前国内发展FPGA的前景
(1)首先说优势。相比较xilinx和altera,国产FPGA厂商目前基本没有绝对优势,只有比较优势,比如起点高,再也不用从微米级技术开始做起,一开始就从几十纳米进入,工艺差距可以缩小到2-3代的水平。另外,中国是FPGA芯片的应用大国,国产FPGA有本土化的各种优势,比如对中小客户需求的理解等比国外巨头要更接地气等。
(2)劣势的话很明显,从专利、技术产品到人才及市场品牌等,国产FPGA厂商都和国外巨头存在很大的差距。
(3)再说机会,当前中国厂商面临的机会比较多,因为从国家层面来看已经把FPGA列为国家战略芯片,政府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可能会逐步增加,虽然政府直接主导这个产业发展未必是好的方式,但是给予民营企业各方面的支持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能吸引到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加入,尤其是一些高端的FPGA领军人才,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最后,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发展,FPGA市场容量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
(4)最后说威胁。说到威胁,专利是一个。当中国企业还很弱小,远远对国际巨头构不成竞争的时候,这个风险还不大,如果已经形成竞争关系的时候,可能巨头们就会拿起专利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如同中兴、华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样,这就要求中国的FPGA厂商要苦练内功,在专利和技术方面踏踏实实做好积累,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专利战以及国际化,否则即使能做出产品,可能也走不远。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中国在FPGA这个领域比国外的主流厂商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政府对芯片产业的高度重视,还有这个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国产FPGA和国外主流厂商的差距会逐步缩小,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但趋势是无疑的。
近些年中国陆陆续续诞生了一些FPGA厂商,如京微雅阁、安路、同创、高云半导体等公司,都先后推出自己的FPGA芯片,有的已经在商用,有的在大公司进行样品认定和试验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在今年的“IC-CHINA 2017”大会中,高云发布了3款新品,不仅发布了集成ARM3的SOC FPGA,还有基于55nm SRAM工艺的“晨熙”系列和基于55nm嵌入式Flash+SRAM的“小蜜蜂”4个系列11款产品,基本覆盖了lattice 70%~80%左右的产品,特别是小蜜蜂系列,对应lattice 的XO2/XO3,对其形成强有力的替代竞争优势。另外,高云28nm的产品已经在研发中,预计2019年左右推出。目前高云FPGA芯片累计出货量即将达到200万片,对于一个成立才3年左右的公司,这个发展是相当迅速的,如果芯片的良率在应用中得到逐步提高,芯片可靠性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这将会对国外厂商产生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安路也发布了它最新55nm的第二代“小精灵”ELF2系列高性能低功耗和内嵌mcu的SOC FPGA,向国外厂家的中低端产品发起了挑战。
回头看中国每个发展得不错的行业,基本都遵循一个逻辑,先是从低端开始突破,对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替代,在行业站稳了脚跟之后,开始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产品、服务以及专利积累等,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可以在细分领域里面创造一些需求,以不断向高端进军,最终在行业里面的高端占有一席之地。中国通讯制造业、高铁制造等都是遵循这个逻辑发展的。“低端突破-》持续改进-》创造需求-》高端引领” 是中国各个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FPGA行业来说,也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发展。
责任编辑:lq
-
FPGA
+关注
关注
1628文章
21724浏览量
602902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694浏览量
423034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160浏览量
238139
原文标题:国内FPGA发展前景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9d70b445f494,微信公众号:FPGA设计论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