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 6800正式解禁上市的时候,我们曾经解析过其幕后的RDNA 2架构的设计与特性。现在,国外大神又根据RNDA 2的内核图,绘制了各个模块的分布。
RDNA 2架构的研发由AMD Radeon技术事业部工程研发高级副总裁David Wang(王启尚)主导,大名鼎鼎的GCN架构就是他的杰作。
王启尚早年供职于ATI,后随着收购加入AMD,前些年曾一度离开AMD前往Synaptics新思科技。
2018年,王启尚在苏姿丰的邀请下回归AMD,再次出手不凡,RDNA 2架构一举让AMD显卡回到了与NVIDIA在高端旗鼓相当的地位。
正是在王启尚的领导下,RDNA 2架构历时16个月研发完成,顺利实现了当初的设计目标:性能提升1倍、能效提升至少50%、完整支持DX12U和光线追踪等技术特性。
AMD曾明确表示,RNA 2架构的设计借鉴了Zen CPU架构的先进思想,还有报道称Zen开发团队直接介入了RDNA 2的设计,而在RDNA 2架构的布局上,也明显能看到Zen的影子,确切地说是Zen 2/3。
RDNA 2架构共有80组计算单元,分为两组,旁边则是两组各64MB容量的Infinity Cache无限缓存,其作用有些类似三级缓存,是不是像极了Zen 2/3上的两组CCX模块加两组三级缓存的设计?
RDNA 2架构的大核心Big Navi(Nvai 21)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制造,集成晶体管268亿个,核心面积519平方毫米,相比之下上代7nm Navi 10集成103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251平方毫米。
也就是说,Navi 21核心在晶体管增加1.61倍的情况下,面积只增加了1.07倍,就实现了计算规模翻番、性能提升1倍以上、能效提升50%。
以下是RDNA 2不同模块的简介:
红色:WGP,也就是Work Group Processor(工作组处理器),由两个计算单元(CU)组成,共计40组,包含5120个ALU单元,也就是常说的流处理器。
蓝色:Infinity Cach无限缓存,共有两组,每组容量64MB,总容量128MB。
灰色:Infinity Fabric互连总线、无限缓存控制器。
青色:二级缓存,每组256KB,共有16组,总容量4MB。
橘色:指令前端、几何处理器(存疑)。
黄色:ROP光栅单元,每组8个,共有128个。
粉色:光栅着色器、原语单元。
橙色:GDDR6显存控制器物理层,每组32-bit,总位宽256-bit。
绿色:XGMI/Infinity连接控制器、PCIe控制器、显示控制器、编解码控制器等。
责编AJX
-
amd
+关注
关注
25文章
5505浏览量
134779 -
显卡
+关注
关注
16文章
2467浏览量
6832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RDNA 4显卡定在3月发售 AMD解释原因
集特国产风华2号显卡性能如何?
![集特国产风华<b class='flag-5'>2</b>号<b class='flag-5'>显卡</b>性能如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30/wKgZPGdb35GAEjm5AASH6nKp4Lc087.png)
发现基于Zen 5架构的AMD Threadripper “Shimada Peak” 96核和16核CPU
![发现基于<b class='flag-5'>Zen</b> 5架构的<b class='flag-5'>AMD</b> Threadripper “Shimada Peak” 96核和16核CPU](https://www.elecfans.com/images/chaijie_default.png)
评论